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谁能成功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奋斗、创业、成功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多少人在努力奋斗,多少人在渴望成功。那么,谁能成功?下列十种人最容易登上成功的峰巅。  相似文献   
62.
魏文星 《法音》2009,(3):67-67
本刊讯2月22日下午,大理崇圣寺与日中临黄友好交流协会缔结友好关系仪式在云南大理崇圣寺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云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刀述仁居士,大理佛协会长圣兴法师,大理佛协副会长暨崇圣寺方丈崇化法师及云南省宗教局局长熊胜祥先生、大理州相  相似文献   
63.
均匀设计在心理实验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均匀设计是一种由中国数学家王元、方开泰在1979年提出的一种新实验设计方法,保留并提高了正交设计的均匀分散性。实验次数等于处理水平数。均匀设计包括选择均匀设计表和安排实验等步骤。适合于探索性实验,特别适合于侦测多个因素(2~18个)的交互作用。不但能处理连续变量,还能处理离散变量。可以在心理实验中应用  相似文献   
64.
65.
近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发表了一系列讨论符号学中的认识论问题的重要论著。各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几乎同时转而研究我们迄今完全忽视了的一个问题,这难道是一种偶然现象吗? 我们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发展所必要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66.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和文化差异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的对象是云南汉族和六种少数民族儿童,年龄在5—15岁之间。实验选用了皮亚杰的具体运演阶段五项守恒、序列和类包含,形式运演阶段的物体组合、比例和钟摆。实验的结果表明,不同民族儿童的认知潜能没有本质区别;但某些差别是不容忽视的。教育与文化背景对这些差别具有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67.
在南通市佛教界。提起孙勤,几乎人人知晓,有口皆碑。现年77岁的孙勤法缘深厚。她14岁进厂当童工,工余喜欢到附近的居士林读经闻法,从此信佛茹素,不久到苏州报国寺皈依印光法师。1940年,她只身投奔盐城大丰县高鹤年居士创办的刘庄妇女安老净土院(前称  相似文献   
68.
不同移情训练法对儿童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玉桂  李幼穗 《心理科学》2001,24(5):557-562
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实验情境,比较了两种不同移情训练方法:情境讨论法和角色扮演法对儿童分享行为产生的影响。本实验选取了幼儿园中班、小学一年级和小学三年级三个年龄段的162名被试,将他们按实验要求随机分成情境讨论组、角色扮演组和控制组,然后进行为期~个月的情境讨论移情训练和角色扮演移情训练,通过即时后测和延缓后测让放试去分享奖品和玩具来检测两种不同的移情训练方法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1.无论哪种移情训练方法均可有效促进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2.情境讨论法的训练效果随儿童年龄增长而提高;角色扮演法在幼儿园中班ijJl练效果最好、小学一年级次之、小学三年级最差。3.对于小学一年级和小学三年级儿童来讲,角色扮演法比情境讨论法对分享行为更具有延缓作用;对于幼儿园中班则没有明显体现。  相似文献   
69.
<正>长久以来,因果性被认为是哲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在逻辑实证主义流行时期,这一问题被相对忽视,而在20世纪后期的哲学中,对它的研究兴趣又再次兴起。因果性近年来已成为语义学、心灵哲学、认识论以及科学哲学等研究领域的核心话题。唐奈兰、克里普克和普特南的工作使因果联系成为说明指称与意谓的不可或缺的部分,这反过来又推动了德雷斯克、福多等人关于信息和内容的因果理论的产生;葛梯尔问题的研究则导致了戈德曼和普兰廷加等人的因果知识理论的复兴。同时,概率理论、非单调逻辑、人工智能等形式科学的发展,使得对因果性进行精密的形而上研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0.
魏文星 《法音》2012,(1):63-64
本刊讯2011年12月20日,山西省阳泉市佛教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盂县永清寺召开。阳泉市委统战部部长刘星、副市长刘兆林、市宗教局局长马爱民,山西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魏文星、义亮法师、义山法师等有关领导以及参会代表10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阳泉市佛教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阳泉市佛教协会章程》,审议通过了阳泉市佛教协会第二次代表会议决议,选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