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语言理解的体验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体验哲学和体验认知的蓬勃发展,在语言理解中出现了强调经验作用的新观点,这就是语言理解的体验观。其基本观点是语言根植于知觉和运动,语言理解就是对语言所描述的情境建构心理模拟。这种模拟是以理解者的身体的、情绪的和社会的经验为基础的,因此语言理解实质上是对语言所指代的情境的心理上的经验重演。在语言理解的体验观中,索引假设、浸入式经历者框架和语言的神经理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52.
感觉与料理论是个古老的哲学理论,20世纪上半叶更是极为流行,奥斯汀以艾耶尔的《经验知识之基础》为靶子,采用语言分析方法,对这一理论做出多方面的批判。奥斯汀指出,这一理论中包含了过度概括、虚假两分等常见的哲学谬误,以扭曲的方式使用直接/间接、实在、真正的、看起来等一系列相关语词。奥斯汀还连带批判了当时甚为流行的“两种语言”理论。最后,奥斯汀指出,艾耶尔并非当真对感知问题感兴趣,他当真关心的是认识论,并且继承了一个重大的传统错误,即妄图确立不可能误错、不可能需要纠正的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53.
<正>人类中心主义断言,人类比其他自然生命有更高的价值。这种信仰表明,我们每个生命个体并不是在无意义的自然关系中充当着孤独的单子。恰恰相反,我们每个人都是在非常有意义的自然整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这个整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个人行为的一举一动,对于实现自我进化过程,甚至对于个体在整个自然界的价值和意义都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54.
<正>众所周知,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据《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的预测,预计我国在2022年左右,由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届时65岁及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以上。这一发展过程仅耗费了22年左右,老龄化速度远高于最早进入老龄社会的法国和瑞典等欧洲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55.
民俗无处不在。民俗是一条永恒的溪流,从古到今流淌着民族的灵魂。不要小看它那些琐碎的枝枝节节,你读懂了它,也许给你一种无尽的创造源泉。  相似文献   
56.
医学中专生人格素质的培养是现时代命题山东省淄博第二卫生学校(255015)孙永波,高晓霞,张慧民,肖天英一、医学中专生人格素质的结构与特点医学中专生人格素质结构寓有信念、心理和行为三层次。信念层次上要求学生拥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学习信念、医德观念、...  相似文献   
57.
58.
<正>共同体是当代社会哲学、政治哲学、法律哲学和道德哲学等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重要问题。近代和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共同体衰落,导致依附于特定共同体的人,丧失原有的身份认同和安全感,追求新的能够获得认同和归属的共同体成为其共同理想。这个问题甚至成为现代性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背景下,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9.
高志刚 《天风》2022,(1):20-21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宗教界要弘扬爱国精神,要讲大局、讲法治、讲科学、讲爱心.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在政治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讲大爱、讲担当,向来是基督教界秉承的优良传统,向来是基督教界践行的社会使命.疫情就是命令,2021年11月27日,新冠肺炎病毒再次突袭内蒙古呼伦贝尔满洲里市,...  相似文献   
60.
铜镜是我国古代玻璃传入以前比较常用的一种生活用具,主要用于照面和佩饰以及道教术士的法器等。透光镜和其它古镜一样都是用铜、锡、铅合铸而成,本无透光之理,只是根据有的铜镜承日照之,镜背花纹透影在壁的现象而定名,国外有人还称之为“魔镜”,民间俗称为“照妖镜”。这种镜经过探索和研究,目前已基本上掌握了铸造技术,上海、西安、河南等地已复制出绚丽多彩的透光宝镜。但是,在我国古代,最先研究和掌握而且始终秘而不传的这种铸造工艺则是当时的道教术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