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10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作者鉴于自然语言中各种类型问句的多样化,从而企求扩大问句分类的范围。问句的分类主要是根据问题的中心而定,我们认为这是合理的。为此必须把“问题的中心”这样的概念弄清楚。可是这一概念在问题逻辑的专著中,还从未进行过专门研究。为了提出问题,首先必须确定问题的中心。问题的中心就是问句所要询问的内容。例如,直接问  相似文献   
92.
93.
据报道,世界著名餐饮企业肯德基连锁店,有一项服务标准,客人点菜后不能让其等候的时间超过32秒钟。科学分析显示,人们交谈时,想得到对方的反应时间以32秒钟为限,超过这个限度,人就会感到焦急。为此肯德基将这一科学理论应用到他们的经营中,明确规定顾客点菜后必须在32秒钟以内把所点的菜送到客人面前。32秒钟不过是微微一瞬间,一般的餐饮经营者甚至顾客都会毫无感觉。然而,肯德基则不折不扣地将此作为一项服务标准予以落实。可想而知,连这样微小的32秒他们都能倾注这么大的心血,那么其它服务工作还能有丝毫的懒惰和冷漠吗?无独…  相似文献   
94.
问题逻辑的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逻辑是应用逻辑的一个新分支。问题逻辑研究的对象是问题的结构、分类和逻辑本质,是问—答情景的分析,是问题的语形、语义、应用等方面的理论问题。对问题逻辑进行研究还是不久以前的事。近几十年出版了不少研讨问题各方面的专著。其中论述水平较高的有以下一些人的著作:K.埃杜克维奇,H.别尔纳普和T.斯蒂尔,B.别尔科夫,E.K.沃伊什维洛,T.库宾斯基,别特罗夫,K.A.谢尔盖耶夫,D.哈罗,H.欣蒂卡等等。  相似文献   
95.
96.
一、问题的提出在以前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苏联总是错误地认为遗传学是唯心主义的“资产阶级科学”,极力反对“魏斯曼——孟德尔——摩尔根主义”,完全否定“优生学”。当时这种观点在苏联心理学和教育学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反映:在个体身心的发展中,否定遗传因素的积极作用,而把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不恰当地夸大了。这对我国心理学和教育学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基本上保留至今。例如:(一)“素质是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性,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  相似文献   
97.
中国佛教高僧、前北京广济寺住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正果法师,迁化升天,光阴转逝,已是十年。追思大师伟绩,心中无限感慨。大师生前,曾有幸蒙其亲切教诲与点化,其至理名言,余铭刻在心。大师人如其名,慈颜、慧目、和声悦色,实乃高僧风范。一、拜谒正果法师初次拜见正果法师,是在北京广济寺。进入山门,便是名刹广济寺。肃静庄严的气氛,让人有点不能相信,它居然是座落在繁华、热闹的北京市中心。以大雄宝殿为首、圆通殿、多宝殿等众多殿宇雄伟壮观。日本佛教源于中国,此时身处广济寺,就象回到了我心灵中的故乡,亲切之情,难以…  相似文献   
98.
日本代表团基调发言全日本佛教会会长高井隆秀尊敬的日、中、韩三国佛教的各位指导者,各位学德兼备的高僧大德,及各位信心深厚的在家佛教徒,真诚欢迎大家远道而来参加会议!真是辛苦了!首先,感谢使我在今天的日、中、韩三国佛教交流会议的席上作基调演说的珍贵法缘和...  相似文献   
99.
同现在一部分学者的主张不同,本论认为司马迁最初使用的“道家“并不能被看作是一种把老子和庄子完全排除在外的概念。把解释为君对臣的统制术的“无为“和吸收诸子之长的“混杂性“便是黄老学最重要的特征的论述方式,其出发点在于将道家和黄老学设定为了同一概念之上。这篇论文旨在阐明汉初所使用的道家的概念,说明它并不包含在黄老学之中。  相似文献   
100.
“摧”与“催”、“寥”与“廖”是两组容易混淆的词,它们因字形相近、读音相同或相近,人们在使用时往往会发生差错。先说“摧”与“催”。“摧”有两种读音:一种是“cuī”,含有毁坏、破坏、折断、挫败、讥刺、伤等意思,如摧残、摧折、无坚不摧、摧枯拉朽等;另一种是(“cuò”错),通“莝”,锄草。“催”只有一种读音:“cuī”,它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催促”(叫人赶快行动或做某事),如“催他来信”、“催你回家”等;另一种是“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