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258篇
  免费   4891篇
  国内免费   9158篇
  2023年   963篇
  2022年   1083篇
  2021年   786篇
  2020年   912篇
  2019年   1346篇
  2018年   1669篇
  2017年   861篇
  2016年   956篇
  2015年   795篇
  2014年   1931篇
  2013年   1581篇
  2012年   7858篇
  2011年   9532篇
  2010年   3612篇
  2009年   3050篇
  2008年   8425篇
  2007年   8057篇
  2006年   7396篇
  2005年   6207篇
  2004年   5522篇
  2003年   5101篇
  2002年   4524篇
  2001年   3281篇
  2000年   4194篇
  1999年   1772篇
  1998年   627篇
  1997年   596篇
  1996年   548篇
  1995年   602篇
  1994年   596篇
  1993年   521篇
  1992年   489篇
  1991年   462篇
  1990年   485篇
  1989年   459篇
  1988年   594篇
  1987年   579篇
  1986年   444篇
  1985年   539篇
  1984年   441篇
  1983年   457篇
  1982年   367篇
  1981年   356篇
  1958年   641篇
  1957年   524篇
  1956年   448篇
  1955年   425篇
  1954年   334篇
  1953年   304篇
  1952年   29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872.
曹傳詠  沈曄 《心理学报》1963,8(4):32-38
問題 普通心理学中談到的知觉的几个主要特性,在不同程度上都参与着中枢的、主观因素的作用。在現存的知觉心理学諸学派中,有两个各走极端的学派,一个是格式塔学派,他們基本否定了經驗、学习在图形知觉中的作用。这可以哥德沙尔德(K.Gottschaldt)的早期工作为代表。另一极端是有意无意之間过分地強調主观因素的作用,把图形知觉  相似文献   
873.
問題 关于大小与距离知觉的相互关系問題,近年来有不少研究。继郝尔威和波林(A.H.Holway and E.G.Boring)关于大小知觉恆常性的著名研究之后,勃朗斯威克(E.Brunswik)、吉伯逊(J.J.Gibson)、吉林斯基(A.S.Gilinsky)等人,对此問題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在很大范围应用并发展了a=A/D(网膜視象大小=知觉大小/知觉距离)这一公式,尝試以数学函数說明知觉大小与知觉距离之間的关系。海諾曼和納赫麦斯(E.G.Heinemannand J.Nachmias)根据控制眼球运动調节的研究,提出大小知觉恆常性并不依賴于距  相似文献   
874.
卡达穆尔的《真实性和方法》一书是用以论证一种“哲学诠释学”的,它的第一部分在方法论上是其他一切部分的基础,涉及审美尺度的超验问题,并在这个基础上设想出一种艺术作品的本体论。如果我们要对这部广博的、内容丰富的著作加以批判,我们首先就必须讨论它的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875.
近来在印度学家中间,从马克思主义立场来深入研究印度哲学的历史开始获得愈来愈大的威望。虽然在这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者刚刚走上开始的阶段,他们却巳写出了一系列印度哲学史的重要著作,其中包括Д.П.恰托帕驮耶的这本著作。还在1956年,该书首次以印地文出版;但是对本书的兴趣如此之大,以致于1959年出版了它的英译本,1961年出版了从英译本转译的俄译本。恰托帕驮耶的这本书无疑是从马克思主义立场研究印度哲学某些根本问题的较有份量的著作之一。作者用了大量的实际材料,其中大部分以往从未进行过科学的整理。该书不仅探讨了古代  相似文献   
876.
“那末,我说,人以及一般说来每个有理性者都是作为目的存在着,而绝不能仅仅被当作手段。”这是康德的一个足以自豪的诊断。如果康德没有从这个情绪上有利的地位倒退到用一种非常令人不满的推论去代替证明,那末我们由于对这个论断的崇高意义怀有某种模糊的感情,可能会倾向于对它表示同情。康德写道:“人以及一切有理性者是自在目的这个原理,不是靠我的观察或者经验  相似文献   
877.
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一书收集了M.石里克、R.卡尔纳普、O.纽赖特、F.魏斯曼、H.汉恩、F.D.朗塞、C.G.汉贝尔、B.罗素、A.J.艾耶尔、C.L.司蒂文逊和G.莱尔等的文章。这些文章最早是在1924年(如罗素的文章)发表的,晚止于1946年(如莱尔的文章)。在今天都不是容易看到的了。它们之合成为一个单行本,正像艾耶尔宣称的,特别可以证明逻辑实证主义并没有构成一个学派,并且也说明了那些散居在各地而又往往互相对立的思想家们的某些立场的类似倾向。  相似文献   
878.
我认为,目前在我国,存在主义相当流行。即使不是“存在主义”这种自己意识到的思想,起码是存在主义的情绪或者态度在迷惑着人们。这种状态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产生的;即使在自称为现代唯物主义者的人当中,也因此而出现了名为“主体唯物主义”的修正主义主张,由此可见它的影响。其次,在存在主义哲学家中间,创办了“雅斯贝尔斯协会”(雅斯贝尔斯是现代德国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这个协会现在改名为“存在主义协会”,出版季刊《存在主义》。  相似文献   
879.
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感性的经验或感性经验这一概念是作为认识的第一阶段的标志使用的。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为形态所引出的对物质现实性的具体直观的映象的感性经验,还没有表达出人类经验的全部和实质。如果谈到共产党和工人党在为了民主和社会主义反对剥削和压迫、反对帝国主义和战争的革命斗争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时,这就非常清楚了。显然这里所指的不单是感性经验形态的经验,而是从革命实践中所取得的、具有判断性质的概括形式的认识。如果人们进一步观察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具有多种多样形式并且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表现的经验交流时,那就可证明,感性  相似文献   
880.
自由与权威     
在中世纪对权威的反抗以后,19世纪的欧洲,每个人所获得的自由已达到了全部历史进程中前所未有的程度。可是,结果却似乎是,许多人并不知道如何去对待他们所赢得的自由。这仍然是正当的自由吗?在欧洲的许多地区,人们显然是失去了对代价巨大的珍贵的自由之真正的了解;并且,也忘记了他们的先辈为了获得自由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自由堕落成任意行动。因此,其结果,反抗权威的斗争问题就被承认真正的有效的权威问题所代替了。可是,恢复失去了的权威就像装置舞台布景一样的不自然。没有一个人相信它。因而发生了巨大的骚乱。在某些欧洲国家中,一些个人和政党大出风头,他们以建立集权主义的权力来代替了流行的无政府主义。他们破坏了这种布景,把暴力统治作为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