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15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情商对人的生存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医学卫生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基地,除了要注重医学专业知识的培养外,更要重视学生高情商的培养,促进学生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价值的顺利实现。通过对当代医学院校大学生情商问题的概括和分析,探讨大学生情商教育的相应目标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2.
腹内脂肪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密切,它在形态、脂解等方面不同于皮下脂肪.脂肪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明确腹内脂肪致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有益于代谢综合征的防治.  相似文献   
23.
苦茗妙味     
去年12月25日,赵朴老给《佛教文化》编辑部送来了一首诗。诗文是:“酪乾细嚼苦茗送,不殊西藏酥油茶。妙味得来添法喜,昔年曾饮上人家。”随诗附条说这是目己早餐时偶得之句,想到这也算茶文化,问我们可否在《佛教文化》上发表。对于他在养病期间王动给我们送来自己的诗,还谦逊地征求我们是否能刊登,编辑部的同道都很感动。我们相信读者也会欢喜,毫不犹豫地子以发表了。主编考虑到这是今年第一期,又适逢春节,有意将诗稿村了洒金的红底,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一种喜庆的气氛,果然反映不错。说心里话,当时我只觉得这诗写得平实录切,体…  相似文献   
24.
诗意的认识     
上面发表的诗,是赵朴老二十余岁时的作品。那一天,我在医院和赵朴老闲谈,讲到当前社会上有些人痴迷于金钱的事,他忽然随手拿过一方裁下来的宣纸提笔写了这首诗。他说:“这是六十多年前的事了,我和几位朋友坐在从南京到上海的慢车上。有一个原来和我关系不错的同学,眉飞色舞地对大家说自己的生意经,大吹自己做投机的成绩。我的心一下子似乎冷凝住了,捧着茶杯转向一边,周围人被他吸引,跟着起哄,一片乱嘈嘈。我在人群中感到非常孤独和寂寞。”我被这段话与诗感动,留下了这一片纸。大约过了一年多,一次,朴者和我谈他过去所写过的…  相似文献   
25.
人间好时节     
主编让我主持这一栏目时,我觉得是件比较轻松的事。因为佛言祖语恰似根深叶茂的大树,每一片树叶都闪烁出智慧的光泽,随便摘取一叶便能发人深省,起到指点迷津之效。几期一过我发现这事并不那么简单。关键问题是要“应机”:要有针对性,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心态与需要。就像点眼药一样,真正发挥作用的只是点进眼里的那一滴。兜头盖脑浇上一脸盆就成浪费了。为了应机,达到应有的效果,我真诚地希望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与要求;或者为本栏目撰稿.直接地投入,让《菩提一叶》真正地起到启迪智慧的作用。本期出版正值春天来临,一般来说人们对春天总是欢喜的,那么就佛家的观点来说应该是怎样的呢?我选择了云门文偃禅师的一首禅诗。  相似文献   
26.
主持本栏目之初,我就想引用佛在尸舍婆林中对弟子说的一段话,当时查阅经书遍寻无着,惟恐记忆有误遂罢此念。去年《法音》杂志登了净因法师的文章,其中正好有这一段,今天转引过来,希望引起本栏读者的思考。“有一次,佛陀在桥赏弥(今印度阿拉哈巴特附近)一座尸舍婆林中经过时,取了几片叶子放在手里,问他的弟子们道:‘比丘们啊!你们意下如何?我手中的几片叶子多呢,还是此间林中的叶子多?’‘世尊,你手中只有很少几片叶子,但此间尸舍婆林中的叶子却多得不可胜数。’‘同样,我所知道的法如同尸舍婆林中的叶子,而我已经告诉你们的如同我手中的叶子,只有一点点,我所未说的法还很多呢!而我为什么不为你们说那些法呢?因为他们没有用处,不能引导人证涅槃。这就是我没有说那些法的原因。’”世上的法多如大地土、林中叶,而到用时往往只需爪中一粒,林中一叶。关键在于应机、方便、实行。佛说法四十九年,目的在于度众生,使之证涅槃,因此佛所说的法有时只是一句,但若施行便需终生以致。而如能坚持施行则自能证得菩提,这便是我们摘取菩提一叶与同道共修的用意。今天我们选取《本生心地观经》中的一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八个字将是有心向善的人终生为之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27.
菩提一叶     
虽多诵经集,放逸而不行,如牧数他牛,自无沙门分。 虽诵经典少,能依教实行,具足正知识,除灭贪瞋痴,善净解脱心,弃舍于世欲,此界或他界,彼得沙门分。 《法句经·双品》 佛法讲求实行,如果光是诵读而不认真地守戒施行,就好比替别人放牛,早上放出晚上如数交还牛主。  相似文献   
28.
菩提一叶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看得破而放不下(上联) 善有善报恶有恶果讲得好而做不来(下联) 这是我过去读过的一幅对联,回忆起来仍深有所感。 一个人经过挫折、遭遇失败、看破一些世事、明白一些道理,不算太难。但若能心甘情愿地放下一个“我”字,却真不容易! 弄懂具体的事理,需要聪明,从根本上觉悟,那是智慧! 前些时我似乎明白了自己“耳不顺”的由来,可是单靠在待人处事时克制自己,并不能解决问题。“愚者自知愚,彼即是智人”,这固然真实不虚,不过这“自知”必须是针对全部的“我”。“我”还要认真在生活中修行,才能得到真智慧。  相似文献   
29.
一个人应该明白个人是绝对有限的;个人的智慧是微不足道的;个人不论有多大成功都是离不开因缘的! 佛说:他说过的法只是“爪中土”,他未说的法则是“大地土”。作为凡夫来说,一生修学,竭力参悟,尚且很难得到正果。有谁能自以为是智者呢?愚夫罢了! “无明是佛成道处”,知道自己的“无明”,虚心修学,好话、坏话都能入耳化道,这样才能不断转愚成智,去除三毒。  相似文献   
30.
菩提一叶     
《佛教文化》创刊号上,我们曾献给大家一段很重要的经文。今天本栏目要摘给大家的菩提一叶,还是从这最基本的教义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