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谐音型歇后语是汉语特殊的语汇表达形式, 对其加工常常需要通达后一语节的同音线索来完成语音、语义隐喻映射。本研究通过2个实验探讨相对熟悉度和同音线索类型对谐音型歇后语加工的作用。实验1结果表明, 在高熟悉度条件下, 被试对语汇的加工策略取决于歇后语的同音线索类型。当后一语节为同音字时, 加工较为快速; 当后一语节为谐音字时, 通达歇后语隐喻意义的路径受阻。对熟悉度较高的谐音型歇后语进行加工, 语义通达表现出预存性; 在缺乏同音线索的条件下, 语料加工时间较长, 反应准确率较低, 支持概念隐喻模型和概念合成假说。而对熟悉度较低的歇后语进行加工, 被试更倾向于采用即时(on-line)策略, 支持概念合成理论和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假说。实验2结果表明, 呈现“错误同音”线索对歇后语的加工形成干扰, 不支持概念合成理论和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理论。总的结果表明, 相对熟悉度和同音线索类型影响谐音型歇后语的通达, 谐音歇后语加工需要同时激活语音和语义两条通道。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 辱虐管理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 以探讨中国文化情境下辱虐管理影响员工创造力的中介心理机制及边界条件。采用多阶段-多来源的策略, 以93名主管和369名员工为对象, 通过多水平结构方程建模技术对三阶段主管-员工配对调查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主管的辱虐管理行为会通过心理契约破坏的中介作用, 对员工创造力产生间接的消极影响; 但该负向的间接关系的强度对高中庸思维者而言较弱。本研究有助于揭示辱虐管理影响员工创造力的心理机制及边界条件, 研究结果对企业员工创造力及创新行为的管理实践也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43.
弘扬良好家风是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家风具有教化功能、调解功能、保护功能和规范功能,每个功能作用的转变都对不同历史时期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明晰家风功能的现代化转变,对注重家庭建设,探究良好家风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一致性,用优秀家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4.
关注人文素质教育语境下的中医医史文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换,人们呼唤重新审视医学的目的和价值,期待着医学人文关怀传统的复兴.于是,加强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倡导人格教育理念,成为医学院校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医医史文献教育教学的视角,分析素质教育语境下的专业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45.
马斗成 《管子学刊》2004,(4):5-9,42
“刑、德”命题是古代政治法律思想中近乎永恒的命题。《管子》中有丰富、深刻的刑德思想:《管子》肯定刑在治国施政中的必要性,却大抵主张轻刑;《管子》更重视德,倡导以利民、惠民、养民为内容的德政及以“礼义廉耻”为主要特色的德教。其刑德兼施、先德后刑思想,可谓远绍周、吕,近承管、晏,下启苟、董,在中国古代正统刑德法律思想发展史上是重要一环。《管子》刑德思想还打上了齐地阴阳五行学说的烙印,具有浓厚的齐学色彩。  相似文献   
46.
2003年11月29日,来自韩国、澳大利亚、匈牙利、越南等国家及中国大陆的专家学者群贤毕聚泉城济南,参加由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一届齐鲁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其后的4天会议过程中,专家学者们议论风发,畅所欲言,“和而不同”,在友好、热烈的气氛中拓宽拓深了齐鲁文化研究,可谓区域文化学术大聚会。  相似文献   
47.
从道德普遍性的角度看,群体选择进化理论构建的道德模型是不成功的。这种不成功体现在如下两方面:其一,可能相容于群体选择理论的两种模型——强道德实在论模型和理性逻辑推扩自然情感的模型——均不能解释道德如何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其二,由新达尔文主义者弗兰斯.德.沃尔提出的、可能相容于群体选择理论的解释道德"应该"的模式不能充分说明道德为什么是普遍的。  相似文献   
48.
考察焦虑情绪状态对老年个体基于位置和基于颜色返回抑制的影响。被试为22名焦虑老年者和21名正常老年者,实验为E-prime软件编程、返回抑制为范式的行为实验。实验任务要求被试辨别靶刺激的颜色,记录被试反应时和错误率。结果:(1)焦虑组老年者和正常组老年者均出现了基于位置的返回抑制,且两组效应量差异不显著。(2)正常老年组出现了基于颜色的返回抑制,焦虑老年组并未出现该效应,且两组的效应量差异显著。因此,焦虑作为一种负性的情绪状态,影响了老年组被试基于颜色特征返回抑制的出现,导致被试对于相同颜色的抑制失败,而基于位置特征返回抑制的出现却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9.
"竹林七贤"名号之流传与东晋中前期政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林七贤"之名号,自史学大家陈寅恪提出是东晋士人比附佛教内典而成,并非历史事实后,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本文仔细爬梳了有关史料,指出最早记载"竹林七贤"名号的是出自西晋末期、至迟是两晋之交时期的<魏纪>.而其在流传过程中引发的种种争议,与东晋初期琅琊王氏、颍川庾氏、陈郡谢氏三大家族的矛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0.
在《庄子》的许多篇章里,都经常提及一个"忘"字,对此,究竟应该怎样正确理解?该忘掉什么?怎么忘?此中大有深意。在《大宗师》篇里,庄子假托孔子与颜回的对话,谈及"坐忘"的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