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七发》是西汉初辞赋家枚乘写的一篇规模宏大的汉赋。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心因致病和谈话疗法等心理学思想。使人在今天读来仍受益非浅,所以对之进行分析是颇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32.
科普杂志目录编排效果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研究探讨了读者在阅读科普杂志目录时的眼动特征。实验仪器为美国应用科学实验室生产的Model504型眼动仪。实验设计为2(插图颜色:彩色、黑白)×2(插图注解:有、无)×2(文字颜色:黑、蓝)。被试为大学生。研究发现:(1)被试对彩色插图的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比黑白插图的多;(2)被试对有注解的插图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要比无注解插图的多。实验结果表明,所阅读目录中的信息量决定读者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33.
我像妈妈     
在我的一生中,常常会听到有人对我说:“你长得真像你妈妈。” 年轻的时候,我听到这话并不在意,因为我压根儿就不相信。  相似文献   
34.
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与古老的绘画艺术的结合使动画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的大众艺术.回顾中国的动画史,我们也曾出品过优秀的动画片,并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赞誉.仔细研究我们发现,这些成功的动画作品都从中国民间美术中汲取了营养,我们只有植根本于民族的文化同时吸收外国先进技术和创作手法,才能为中国动画的发展开创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35.
Tugend一词从词源学上来讲,有美德、德行和能力三重意思。尼采认为,苏格拉底将理性求知等同于德性,亚里士多德将自然德性(植物性的生长能力)排除于人的德性之外。基督教兴起以后,德性逐渐与能力脱离了关系。于是,理性概念成了评判一个人是否有德性的唯一标准;然而与此相反,德性首先应该与卓越的自然能力有关,它牵涉人的本能,而不是理性;自然能力源于健康良好的生长,能够健康良好地生长就是幸福,因此幸福是生命的前提,而不是目的,展现自我的德性和能力才是目的;生命只有摆脱道德重负,重新回归无辜和健康,才能够获得幸福,并进而实现自身的德性。  相似文献   
36.
《新青年》的再读与反思──《回眸〈新青年〉》代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历史层次上,1915年由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它的历史意义及其深远的影响,于中国现代史上,大概没有任何其他的刊物,可与相比的。第一,它代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过后约七个月,孙中山在写给海外同志的信中说:“此种新文化运动,在我国今日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原其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致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文中所谓“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指的是陈独秀、胡适等人。而引起“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的,当然就是指《新青年》的言论了。孙中山虽不…  相似文献   
37.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后现代许多艺术家采用各种眼前的题材和媒介材料,引进自然科学的先进成果,探究材料与表现这一艺术领域,意识到材料本身的审美价值,赋予材料以新的精神内涵,。他们从文化与观念的角度寻找创新与发展,从材料语言的角度拓展艺术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38.
话说成功     
一百多年前,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在马德拉群岛抖格伦海岛上考察时,发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乌上无数的昆虫中,只有极少数生有巨型翅膀。能够飞翔,而绝大多数则完全没有翅膀,只能在地面上爬行。为什幺会出现这种截然相反的两极分化现象呢?中等翅膀的昆虫为什幺完全见不到呢?  相似文献   
39.
鲜花献给谁?     
佳韦 《佛教文化》1994,(6):15-15
今年8月上旬,我收到两本第4期《佛教文化》。这两束“鲜花”献给谁?当然应该献给……。 说来也巧,“十一”前夕。  相似文献   
40.
我是天津人,1969年5月随着知青下乡的人流,来到内蒙古喀喇沁旗。千里有缘来相会,已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四个年头。有人问我:“在这里生活工作了这么多年,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我回答:“在我心中有一位从未见过的但却使我久久不能忘怀的大师——智然和尚。”大伙听后哈哈大笑,有人说:“你也想出家?那大嫂怎么办?”我说:“出家?恐怕我不够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