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美国自闭症与发展性障碍监控(ADDM)网络的最新数据显示,每110名儿童中大约就有1名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我国近期相关调查也显示,自闭症儿童的数量在我国呈现不断增长趋势。自闭症是由器质性病变引发的一种终身精神疾病,其典型症状为认知、语言和社会交往障碍及刻板性行为问题。目前,由于医学上对此疾病暂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心理治疗就成为自闭症应对的重要手段。心理学领域利用一切心理资源来探寻应对自闭症的干预方法时,宗教因素受到研究者们极大的关注,主要聚焦于自闭症患者的宗教信仰、宗教在自闭症治疗及其家庭中的作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62.
在西大街的出口处,人们时常能看到一个相貌平常的鞋匠。他约摸40来岁。在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一双眼睛时常充满着温柔和友好。当有人来修鞋时,他总是微笑着用手向人家比比划划——原来他是个哑巴。  相似文献   
63.
矩阵完成问题的项目生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Embretson提出的认知设计系统方法,设计并编制了矩阵完成问题的项目生成系统,实际生成了矩阵完成问题测验。探讨矩阵测验与瑞文测验的关系,以及认知模型对矩阵问题的难度和区分度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认知模型对矩阵项目的性能参数有一定的预测能力,生成的矩阵测验与瑞文测验有基本相同的心理测量属性。可以使用该系统生成的矩阵项目来测量被试的抽象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64.
等级反应模型下项目特征曲线等值法在大型考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中国最大的资格考试之一的经济专业资格考试中,为保证不同年度间考试的可比性、进行题库建设和为计算机自适应考试做准备,应用项目反应理论中等级反应模型下的项目特征曲线等值法,采用铆测验等值设计,实现了4个年度考试资料的项目参数和能力参数的等值,并成功地组建了经济专业题库。在此基础上,利用等值技术对不同年份试卷的划界分数进行了比较,为经济考试的合格标准制定、确保考试的公平性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65.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是个体未来自杀意图、自杀行为以及长期心理障碍等问题的重要风险因素,了解能够预测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持续或停止的因素有助于为该行为的早期预防及干预提供新视角。基于Nock的整合理论模型,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发现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持续或停止具有预测作用的因素主要集中于生理机制、个人特质(情绪与认知、人格因素等)和社会因素(同伴因素、家庭因素等)三方面。未来相关研究应注意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及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测量技术,拓展被试群体和研究领域来探究对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发展进程具有预测作用的风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并深入探究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66.
1968年常被说成改变了我们对什么是政治的感觉.对于巴黎和西方数不清的其它城市里成千上万的年轻示威者来说,政治突然从马克斯·韦伯所喜爱的那种比喻,即在硬木板上缓慢地打孔,变成了像对这样一种能力的再投资,即使人的生命可与感知现实的束缚相抗争:"成为现实主义者,就是要求不可能之物",这是另一个流行的口号.从那时起直至现在40年间,总的来说,也许除了1989年11月的柏林墙倒塌以外,政治往往是在缓慢地打孔,而不是处在想象的潮起浪涌之中.然而,尽管政治的确是一个不断出现在我们话语当中的对象,我们却很少稍事停留,对它加以定义.这正是我在这篇文章里想做的事:在对社会性(the social)的某种理解的基础上,我将首先尝试尽力完成为政治提供一个定义这项任务.然后,我将按照四种能够使其得以阐明的哲学范式,即商谈(dis-course)、判断(judgmerit)、承认(recognition)和赠予(gift),对政治的某些构成性要素(constitutive moment)进行观察.最后,我将回到政治对想象的关系这个问题上来,把它从作为1968年的一个起点的那种直接的简化(short-circuit),重新塑造为一种反思性的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67.
人生的真谛     
人生由于名利,引起烦恼,引起挫折,因而生出痛苦。那么,根据佛法如何来求得人生的真谛?什么是人生真实的道理?怎样才能真正解脱烦恼痛苦?  相似文献   
68.
医疗活动本身存在着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一对内在矛盾,由不确定性引发的医疗过失等是影响病人安全的主要因素。在目前以医院为管理主体的前提下,建立医院内部风险基金制度,提高医务人员的执业风险意识,减少医疗过失的发生,是保障病人安全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69.
为了明确交往焦虑和孤独感是否在负性评价恐惧与问题性手机使用之间关系中起中介作用,采用简明负性评价恐惧量表、交往焦虑量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孤独量表、简版问题性手机使用量表,对666名大中学生(平均年龄为18.33±2.33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负性评价恐惧、交往焦虑、孤独感和问题性手机使用之间呈显著正相关;(2)交往焦虑和孤独感分别在负性评价恐惧和问题性手机使用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3)交往焦虑和孤独感在负性评价恐惧和问题性手机使用之间起序列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大中学生负性评价恐惧与问题性手机使用之间的心理机制,为预防和干预大中学生的问题性手机使用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70.
朱雷 《道德与文明》2017,(2):130-137
《孝经》以作为伦理原则的孝为核心,将邦国礼制与伦理主体结合在一起。在儒学发展到甚为重视孝道并已将"孝"与"仁"联系起来的思想史背景中,《孝经》以"孝"为中介,将国家礼制的必然性建立在伦理主体之中。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孝经》并非一篇以"孝道"及行孝的伦理主体为核心的美德伦理学文本,相反,《孝经》的关注点是行为取向的,是以行为与行事的规则和规范问题为核心关注点的。在《孝经》中,孝德的价值主要是通过论证它与孝德的后果亦即在位者所能得到的政治利益来达到的,而在孝德与孝德的后果之间,《孝经》又穿插进了许多对于在位者的一般行为准则与礼制上的要求,这就使得《孝经》所反映的孝道的价值更多地呈现为一种工具合理性的面貌,表现出一定的后果主义取向。另外,学术史上"《孝经》用夏法"的说法也需要澄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