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山路弯弯     
外婆今年已82岁了,她老人家一直住在我的故乡——江南的茶园乡五岭村。数日前,舅舅突然发来电报,告诉我们外婆去世的消息。悉此噩耗,我顿时泪如泉涌,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记忆如同潮水冲破了闸门,一下子又把我带回了那天真童稚的幼年时代。 小时候,我一直住在外婆家,和舅舅们生活在一起,在那里我度过了自己浪漫的童年和梦幻般的少年时期。我是外婆带着一步一步长大的,也是外婆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第一粒福音的种子。 故乡有一条绵延10里的山路,孩提时代,  相似文献   
142.
无相剑     
这是一个很美丽的传说。有位剑侠,神功绝技,名扬天下,号称“天下第一剑”,后来他听人说:真正的天下第一剑是“无相剑法”,学到此剑法,天下无人能伤到他,此创练成,即证仙佛正果,比“剑侠”的“神光剑”还要高明。据说,剑侠的“神光剑”并非真剑,乃神奇法术,练成后随心所欲,白光到处,即剑妙用,无剑无形。剑使听后暗想:我是天下第一剑侠,岂料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竟有无相剑法。他四处打问此剑传人,有一长老说:“这是佛门修行大法,外以断尘中恩怨,内以证佛道圣果。此无相剑法,是峨眉无相禅师证道后所传,传于无得禅师,…  相似文献   
143.
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事本身……它是意识及其对象性?还是在无蔽和遮蔽之中的存在者之存在?海德格尔1962年9月11-13日,海德格尔在黑森林托特瑙堡主持了关于他的“时间与存在”演讲的研讨课,在讨论记录中可以读到这样的看法:“胡塞尔本人在《逻辑研究》中──主要是在第六研究中──已经接近了本真的存在问题,但他在当时的哲学气氛中无法将它坚持到底”①。1973年9月6日,在海德格尔主持的弗莱堡采林根研讨课上,首先讨论的出发点问题是:“在何种程度上可以说,在胡塞尔那里没有存在问题?”②我们试图接着这里的问题思考下去。在海德格…  相似文献   
144.
“元气论”,“道德观”与“独取寸口”脉法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气论”、“道德观”与“独取寸口”脉法的形成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哈尔滨150040)关晓光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哈尔滨150001)侣雪平一、“元气论”:“独取寸口”脉法形成的内在动力在中国古代,“元”和“气”原本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元”有...  相似文献   
145.
唯心主义派別在英国哲学中早就佔有統治地位。但是唯心主义始終有反对者,現在的实际情况就是如此。因而战后出版的两本书,——“心的概念”(the concept of mind)(汉庆书店大学从书‘Hu-tchinsen's University Libary',1949年)和“论两端间的争辩”(Dillemmas)(剑桥大学出版,1954年)是由牛津大学教授和英国主要哲学杂誌“Mind”的编辑者治尔别特·拉依尔(Gilbert Ryle)所写的,它有着  相似文献   
146.
藏传佛教寺院"羌姆"神舞面具艺术探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藏传佛教寺院"羌姆"神舞面具的缘起、发展源流、种类型制、表现的内容与象征内涵、审美寄托、艺术风格特色、制作的形式美等作了较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7.
Human beings’ moral lif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forms, one based on moral instincts and the other on moral judgments. The former is carried on without deliberation, while the latter relies upon valuations and judgments. The two can ultimately be viewed as man’s innate moral nature and acquired moral conventions. Theoretically, preference for the former will lead to naturalism and for the latter to culturalism, but this is the reality of man’s moral life. Moreover, there may be a parallel relation between the moral structure of human life and the grammatical structure of human language. Translated by Yu Xin from Zhexue yanjiu 哲学研究 (Philosophical Researches), 2007, (12): 72–78  相似文献   
148.
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分析中的"滞留"(Retention)概念,在他十多年的时间现象学研究中有一个形成并在含义上变化发展的过程。它最后得到确定,并被用来标识内时间意识中的一个特殊意向,从而自身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回忆"。除此之外,胡塞尔在研究文稿中的相关思考以及对此概念使用的历程,也可以用来指证心智与语言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49.
一到骆加城的公司去的时候,我已经知道了他的大名——最年轻的城市资本家,谈笑有风度,这个城市的十大杰出青年,在电视上报纸上频繁露面。大学毕业和他的公司签约,大半为了留在这个海滨城市,小半为了他,他的创业精神和事迹着实让人感觉到震撼,一个民营企业家  相似文献   
150.
我去参加一个聚会。那是一个小型的聚会,只有4个人的聚会,我们4个人为一张报纸写专栏,所以,大家说聚一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