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当今的伦理学研究应加强对道德本质到道德现象的中间环节——道德心理的探讨。这是因为:(1)道德本质转化为道德现象,其实质是建立在自律的基础之上,为此,需要个体调动各种心理功能以保证道德行为的完成。(2)道德个体由于文化、教育、志趣等方面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道德心理素质,同一道德本质经过不同的个体心理的“过滤”后会转化为不同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82.
军事辩证法作为科学概念,是50年前毛泽东同志首先提出来的。《孙子兵法》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战争以及战争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19世纪普鲁士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大量运  相似文献   
83.
认识的主体性是指认识对象、认识过程和认识结果渗透、凝结着主体因素和主体属性的那样一种特性。人总是按照既有的认识图式去把握世界的,没有主体性的认识不存在。但是认识的要求却是客观性,即主体必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事物。认识的主体性特性和客观性原则构成了认识的深刻矛盾。面对这个矛盾,许多人断言:“客观眼光”是没有的;认识的客观性不存在。其共同错误在于没有正确理解认识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84.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是包罗万象的、最普遍的发展规律。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深刻的、同样包罗万象的即包括所有运动形式的历史主义,也存在于唯物辩证法的原理之中。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远比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博大精深。后者的局限性不仅在于把有限的认识领域引入了宇宙的实体,还在于它的两个极为重要的性质之中:第一、黑格尔否认自然界有历史发展;第二、历史本身在资本家地主的国家里是静止不动的(在这里,黑格尔体系恰  相似文献   
85.
张军成  凌文辁 《心理科学》2016,39(4):927-933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和人-境互动视角,应用bootstrap法根据260份有效问卷的数据执行路径分析,探讨时间领导对员工助人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时间领导正向预测助人行为;时间领导影响助人行为部分是通过和谐式激情与强迫式激情的并行多重中介作用来实现的,且和谐式激情的个别中介效应较大;由于主动型人格的调节作用,时间领导影响助人行为的直接效应和总效应在员工主动型人格较低时更强。  相似文献   
86.
在条件性恐惧记忆再巩固模型下, 预期错误被证明是引发记忆不稳定的必要条件, 但其在不同强度恐惧记忆下的作用尚不明确。对于高强度可能导致的提取无效, 缺乏相应的探索以寻找解决办法, 而应激(stress)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值得探索。本研究考察人类被试中, 预期错误在不同强度恐惧记忆下的作用, 以及提取之后施加外源性应激对于消退进程的影响。结果发现, 对于较弱的恐惧记忆, 单个预期错误提取后消退可显著抑制恐惧自发恢复; 而对于较强恐惧记忆, 单个预期错误不能提取恐惧记忆进入再巩固, 已消退的记忆还会复发; 且在该种情况下, 如果在提取后施加外源性急性应激, 会进一步增大恐惧恢复。  相似文献   
87.
本文通过对海德格尔的《现象学的基本问题》一书的解读和分析,阐述了海德格尔知觉现象学的意义和特征。在这本书中,海德格尔借助对康德存在论题(“存在不是一个实在的谓词”)的现象学阐释,表明了对知觉行为进行现象学探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从两个层面具体阐述了他自己的知觉现象学:一方面,是对知觉行为的现象学描述,指出了知觉行为的意向性特征;另一方面,是阐明了知觉行为的存在论基础,进而突显了知觉现象在此在存在论建制中的地位和功能。  相似文献   
88.
董延奎 《天风》2021,(1):18-19
"董弟兄,这个月的《天风》,仔细看,好好学习,努力装备自己."上个世纪80年代初,青岛市崂山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任王玉琨牧师每次下乡到南北岭教堂,都一定会带一批《天风》赠送给当地长老、执事和骨干信徒.当地教会义工常在聚会时诵读《天风》,分享全国各地基督教两会和国际基督教新闻报道、灵修讲章.如今王老牧师早已安息主...  相似文献   
89.
阿霉素(adriamycin,ADM)临床上广泛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但ADM可致严重的心肌毒性。目前许多肿瘤疾病采取先化疗后麻醉、手术治疗方案,化疗药对心肌的损伤并没有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尤其是麻醉科医生,我们应慎重考虑阿霉素等化疗药对心肌的影响,保障围手术期的安全。  相似文献   
90.
1999年5月26日,由中国精神文明学大型丛书编委会主办、珠海市国税局横琴分局和珠江电影制片公司服务部协办的“《当代中华凝聚力》新著首发座谈会”在广州召开。省内知名专家学者张汉青、张江明、张磊、李权时等60多人,就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会和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的30多位作者历时6载、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华凝聚力》这部长达110万字的新著进行了热烈的座谈。与会者一致认为,这部适时应运的专著,不仅是作者们向新中国50周年大庆献礼的精品,而且是进行爱国主义理性教育的佳作,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