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811.
1844年7月3日签订的中美《望厦条约》规定,"合众国民人凡有……携带鸦片及别项违禁货物至中国者,听中国地方官自行办理治罪,合众国官民均不得稍有袒护"。此与其时英国政府所持对华鸦片贸易问题的态度与政策迥异。由于《望厦条约》之前美国政府处理对华事务以及制定对华政策,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那些通晓中国语言、谙熟中国文化的早期美国在华传教士,所以,美国政府当时禁令本国商人从事对华鸦片走私活动,亦主要起因于这些传教士的极力反对。而这些传教士之所以反对鸦片贸易,则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贸易不仅有悖于基督宗教的伦理道德,而且会严重破坏福音在中国的广泛传布。  相似文献   
812.
翻阅资料,读到一位知名大学博士的文章。文中举了一个例子表明人对科学的迷信。这里引用原文:“比如一个人炼(应为‘练’字——笔者注)什么功,相信自己可以飞,于是摔成了肉饼。这是(应为‘时’字)我们会说,因为他‘不相信’科学,所以遭到了科学规律——在这里是落体规律——的惩罚。但是,科学靠什么实施这种惩罚呢?如果跳下去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只玻璃杯,这只玻璃杯摔成了碎渣是否也是遭到了落体规律的惩罚呢?另外,科学为什么要对人实行惩罚,从这个说法里我们可以看到,是因为‘不相信’。如果以‘不信’为理由实行惩罚,又与宗教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在这个拟人法中,规律(科学)实际上被拟成了具有人格的神。这就是唯科学语境中的科学形象。所以在我看来,我们许多人是以迷信的态度对待科学的。”(见2001年2月9日《科学时报》)  相似文献   
813.
自孔子在《论语》中开始阐述这一问题伊始,经权关系便成为儒家在道德、政治哲学中最高且最为难以把握的一项原则。这一原则在《春秋》中便广为使用,而"原心定罪"与"功过相抵"则成了其中两条重要的评判标准。但自两汉以降,对于"权"的含义及经权关系的论争也在"反经"与"返经"间不断进退。由于行"权"之特殊性使得对于"权"之轻重的区分以及何人方可行"权"的问题也成为历代学者讨论的焦点所在。而"权"这一最为讲究变通的原则也终于非常完备地保持了它所应该保持的原则性。  相似文献   
814.
近年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在学科建设、课题研究、课程设置、团队建设、机构建立、领域拓展等方面取得了诸多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研究方法陈旧、缺乏创意,研究视野趋于西化、缺乏独创,研究内容零散、缺乏系统等。  相似文献   
815.
陈星桥 《法音》2003,(9):20-22
十、僧人与养生养生之道不仅是一种重要而复杂的知识或认识问题,最重要且更困难的是能否实践以及如何实践的问题。人人都希望健康、长寿,但由于各人的生理、心理以及所处自然和社会环境差异很大,因而对养生的认识和实践也就很不一样。也可以说,不同社会职业的人,其养生之道或养生之术也会有所不同。如前所述,佛教的养生之道既有一定的普遍性,也有相当的特殊性,它由一类特殊的社会成员———佛教的高僧大德和广大信徒在实践佛教的教理教义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因此,探讨佛教徒———出家僧人和在家居士———的养生问题,有利于我们加深对佛教…  相似文献   
816.
817.
青年穆斯林滿文治,解放前是个流浪者,解放后成为紗厂里的工人。几年来,在党的培养和教育下,在偉大的社会主义建設过程中,他发揮了积极性,創造了奇迹,为国家和人民积累了不少財富。滿文治是个27岁的青年小伙子,原住安徽寿县,家靠近淮河边上。解放前在敌伪和国民党反动統治时期,住在淮河两岸的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过去有句老話“十年倒有九年荒”,真是一点几也不錯。  相似文献   
818.
陈星桥 《法音》2003,(8):24-32
八、佛教的饮食理念与养生饮食对于一切生命来说,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需要之一。中华民族历来十分重视饮食,故《汉书》谓“民以食为天”。饮食与人的健康关系十分密切,因而成为各种养生术关注的一大焦点。佛教作为一种宗教的哲学体系,对饮食与人的健康、修行、传教的关系有着许多独到的研究和规定。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依食住”。住有生存、安住之义,也就是说,一切众生必须依“食”而得以生存、安定。佛教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将食分为以下四种:1、段食,指人体由对食物营养及色香味的生理需求而进行的摄取行为,由于饮食有粗细、餐次的不同,…  相似文献   
819.
陈福山 《天风》2010,(1):22-23
<正>"自从有了这眼井,村民生活方便多了。"太原市阳曲县北小店乡北小店村委会张主任激动地说。2007年,太原市基督教两会下乡慰问信徒时,发现北小店村的村民生活非常艰苦,他们  相似文献   
820.
说话人人都会,可要说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说话不仅仅是表达人的内心,而且也是一门艺术。正如一句俗谚所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