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周代的“敬德保民”思想中包括了三个方面的经济伦理思想内涵:一、“无逸”的劳动伦理观和“孝养父母”的生产观;二、反对“独专于利”,主张利益分配的公正性;三、在生活方式上,主张“恭俭惟德”的消费观。这些思想具有德性主义的性质。  相似文献   
532.
细胞凋亡与疾病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年前,人们就开始注意细胞凋亡现象,但由于当时人们细胞信号传导及真核基因调控所知甚少,因此只能孤立地看待“细胞凋亡”,20年后,人们重新认识“细胞凋亡”发现它是一种生理性死亡,是通过一种细胞固有的DNA编码的自杀程序,系统思维方法,使人们将凋亡与当今疾病的治疗联系起来,科学家们一方面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达到治疗肿瘤目的,另一方面又通过阻止这种细胞凋亡来治疗艾滋病,我们从中看到事物的辨证统一,充分体  相似文献   
533.
经典测验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对题目分析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伟明  陈富国 《心理学报》1987,20(3):94-100
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rse Theory IRT)被一些人认为是当代心理测量三大发展方向之一。在某些方面,它比经典测验理论(Classical TestTheory CTT)更为合理。本文利用1986年上海市师范类高等院校招生考试的理科数学试卷中选择题的实际考试资料,先用CTT计算有关题目指数,再用IRT对题目绘制题目特征曲线ICC(Item Charicteriotic Curve)并按Logstic模型对题目参数作出了估计,从而对题目分析结果作了对比研究。最后,本文对IRT与CTT在我国的运用、提出了若干看法。  相似文献   
534.
【原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生而动,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备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错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校订】 (1) 本章第四句,《韩非子·解老》作“民之生生而动,动皆之死地”,唐傅奕校定《老子》古本亦同此,河上公、王弼两本和其它版本或碑刻都作“人之生,动之死地”,这两种不同的句法,前一种比后一种多四个字,意思较为明显,又与下文“生生之厚”句有联系,今从《韩非子》。但“民”和“人”在字义上是有区别的,“民”是统治者对于被统治者的称呼,“人”是泛指一切人类而言,本章说的是人类生死问题,与国家政治无关,今从诸本把“民”字改作“人”字,似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535.
幼儿堪称直觉的道德家。虽然4—6岁儿童对道德没有什么深刻理解,他们却有直觉的道德能力。这表现在他们对有关道德规则问题的回答中,表现在他们替自己违反规则行为作辩解和对别人违反规则行为的反应中,最近,N.玛奇和R.施维德,L.努西和E.图列尔,D.L.普尔、施维德和玛奇,以及图列尔等人的研究都证明,儿童具有辨别非道德评价的道德理解力。4—6岁儿童不但能使用和成人相同的原则(如道德义务、道德  相似文献   
536.
顾援  陈会昌   《心理科学进展》1988,6(2):29-32
儿童友谊概念的发展有什么规律,这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題。对这个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不但在实践上可以使我们对儿童友谊的发展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是更利于对他们进行杜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教育,而且在发展心理学领域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537.
一、人的愿望无论是谁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愿望,它给予人生的力量是很大的.不过在诸愿之中,有的能实现,有的不能实现,通常来说不如人意的居多.现实的人生是错综复杂的,我想人如果思想豁达,就能幸福,否则就会感到不幸和悲哀.在这方面,古代的格言和寓言故事很多,例如中国的"塞翁失马"寓言就很有名.  相似文献   
538.
中国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天主教“两会”主席(主任)、唐山教区主教刘景和于1989年8月6日,在唐山市王家庄新建大堂为河北省神学院毕业生唐山教区的方建平、胡勇二位修士举行了隆重的晋铎典礼。方建平、胡勇二位新神父是1984年进入河北省神学院学习的。在修院里,他们在神长和老师的精心培育下,勤奋学习,克己修德,在神哲学、神修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毕业后在唐山教区实习期间,曾帮助神父牧灵工作,得到了众信友的好评与信任,于1989年经审查合格,准予晋  相似文献   
539.
有资料证明,用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测得新中国儿童的言语智商明显高于美国儿童,但操作智商则低于美国儿童.有人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中国和美国家庭教育的不同方式有关.中国的父母重视孩子言语的发展,孩子有较多的时间听故事、阅读.而美国的父母重视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孩子有较多的时间玩玩具和参加家务劳动.  相似文献   
540.
“大/小”隐喻是空间隐喻的一种.本研究设置了两项绘画主题, “警察抓小偷”和“园长和老师”,考察了5-7岁儿童在两项绘画任务中对“社会地位”这一抽象概念的“大/小”隐喻表征.结果发现:(1)儿童将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物画得较大,将社会地位较低的人物画得较小,表明5-7岁儿童的概念体系中已经建立了社会地位的“大/小”隐喻;(2)不同绘画主题下,儿童绘画中的“高社会地位”与“低社会地位”人物大小差异的年龄变化趋势不同, “警察抓小偷”主题绘画中,随着年龄的增长, “警察”和“小偷”二者的大小差异逐渐缩小,但“园长和老师”主题绘画中却未发现这种差异,这一结果表明儿童的社会地位概念隐喻系统还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