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1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以往考察儒家问题时,主要有两个视角:第一,只顾其思想与学说,并且先秦时期高度理性化与宋明时期高度理论化的儒家学说还具有先入为主的地位;第二,更多地是注意儒教中的信仰观念,包括它的鬼神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天命观念。此外,有不少研究虽也注意到儒家丰富的伦理道德资源,但往往是从纯粹的思想来论述的,因此即便冠以儒教的名称,其宗教性特征其实并未得到彰显。这些现象都表明,我们现在对儒教的理解还存在着很多误解。本文试图从一些新的视角来考察儒教问题。全文由六个部分组成:(1)儒教形成的时间概念,共包括五个节点,即周代、春秋战国、西汉、东汉和魏晋南北朝;(2)儒教的主要信仰观念有四个方面:鬼神崇拜、祖先崇拜、占卜与巫术、天命论;(3)儒教或儒学的两个问题:由祭祀活动导致了仪式化和形式化,作为儒家精英层面与社会普通层面的疏离或隔离;(4)儒教在宋代以后出现了新气象,这主要是儒教共同体的形成以及儒教从原本的信仰性宗教发展成伦理性宗教;(5)儒教伦理的一个突出表现即是戒律化,并且有法规的担保,这与犹太教是相似的;(6)儒教伦理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即是普世性,其中包含了大量人道、仁爱、趋善、改过的内容,所有这些都是儒教与基督教相同的地方。而宋代以后的伦理性儒教正是儒教的精华所在。  相似文献   
82.
刑事犯罪已成为当今各国面临的普遍性社会问题,因此急需可靠有效的测谎技术以适应当前打击犯罪的严峻形势。本研究采用犯罪知识测试范式(Guilty knowledge test, GKT),以犯罪嫌疑人为对象,以真实犯罪现场为素材,探究真实环境下与测谎探测相关的脑电指标(P300、CNV)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行为数据显示,目标刺激的反应正确率显著小于探测和无关刺激,探测刺激的反应时显著小于目标刺激和无关刺激。脑电数据显示,相较于目标刺激和无关刺激,探测刺激诱发的P300波幅最大且P300的检出率为92.5%,而在CNV指标上目标刺激诱发的波幅最大, 无关刺激次之,探测刺激最小。结果表明,与CNV相比,P300能够有效检测被试所隐藏的犯罪细节信息,且检出率较高,稳定性较好,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测谎指标。  相似文献   
83.
当前组织创造力和创新研究与实践的一大误区,是重视员工的创意生成而忽视决策者的创意识别。决策者对组织创新的影响更大,探讨决策者创意识别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是本领域研究的新方向。决策者的心智模式——即个体用以描述、解释和预测事物并指导判断和决策的知识及信念结构,是影响创意识别准确性的关键因素。然而,其重要性尚未得到充分认识。本项目以创造力的系统观作为理论框架,综合采用实验和现场研究方法,通过4个子研究揭示固着型与成长型两类决策者的心智模式影响创意识别的中介机制,并探讨决策者、创造者和环境三个子系统影响决策者创意识别的协同作用。本项目从决策者角度探讨其创意识别的过程及结果,在理论上为组织创造力和创新研究引入了新视角和新议题,并有望为决策者如何规避创新决策的陷阱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4.
本项目突破了以往研究过于聚焦"助人行为"这一瞬时行为的局限,把工作场所中的助人决策理解为一种基于动态性心理契约的社会性风险投资决策过程,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实践能够在组织内部为员工之间的这种社会性风险投资决策,创建和维持适宜的投资环境,促使员工愿意、能够、敢于进行助人这种社会性风险投资决策。基于上述思路,项目首先构建工作场所中助人决策的过程机制模型,然后就该模型与以往模型存在的核心差异——反思调整——进行深入探索。随后,就影响助人决策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角度,分别探讨工作设计和薪酬管理两个方面的重要变量对助人决策的影响机制。最后,基于本项目研究成果,提出能切实促进员工助人决策的、体系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85.
迄今为止,人们对意识的产生、运动及特征的认识仍有某些缺失.通常所言的意识应是社会性意识,而婴儿感觉经历的存留和重复刺激所产生的则是生物性意识;“类”的出现是个体社会性意识形成的标志.意识一经产生就像悬浮的颗粒体一样,在具身的当下时空和虚拟的悬设时空中漂浮转换;喷涌、飘忽和倏忽即逝是其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86.
刘东  陈长松 《法音》2014,(4):68-71
正为进一步巩固、深化汉传佛教讲经交流成果引领和推动佛教界讲经说法活动的开展,在全国佛教界促成研读经典、宣讲经典、学修经典的优良风气,2014年3月27日至4月1日,中国佛教协会主办了以"清静·和谐"为主题的2014汉传佛教讲经交流巡讲活动,巡讲团先后奔赴海南、广西山东、贵州、北京等省、自治区、直辖市讲经说法本次巡讲团组建了第一、二两个分团,分别以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卢浔、秘书长王健为团长。第一  相似文献   
87.
李琳  段进东 《学海》2001,(6):32-36
在我国加入WTO之际,银行与证券业如再封闭经营不但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更难以应对"入世"后国外银行及证券公司的挑战,银证结成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无论对证券公司还是银行和投资者,以及对民族金融业的发展来讲都是一个明智的科学选择.  相似文献   
88.
《忏悔录》原名“Confessiones”,在古典拉丁文中,这个词的意思是“承认、认罪”,在教会的术语中它转为对神的“确认和歌颂”。奥古斯丁(公元354年至430年)使用它时,包括了这两层含义。这部自传体作品,写成于公元400年左右(约395年或396年至401年之间),是西方思想史上公认的名著。自奥氏起,“忏悔录”成为欧洲文坛上自传的别名,屡为人采用,其中较著名的有十八世纪卢梭的同名作品。  相似文献   
89.
《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著,全书共分八卷。这是西方思想史上第一部在体系上把政治学与伦理学分开、专门论述政治学的著作,但在内容上,它仍然包含有十分丰富的伦理学思想。 《政治学》指出:任何社会团体的存在都是为了实现某一善果,而城邦的存在则是为了实现至善。因为人在本质上是政治的动物,他是趋向于城  相似文献   
90.
还是在1953年,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一封给其友人J·E·斯威策的信中这样写道:“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