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佛教是文化”这一概念,最早是毛泽东提出的,佛教自东汉年间传入中国,中印文化就双向交流,互相融合,从佛教经典、诗偈、传说故事,还有寺庙建筑、壁画、造像、雕刻等无不体现了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2.
正古往今来,有不少寓意深长的尊老敬老咏老联,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思。这联寓意是,禽兽都有"孝敬""报恩"的本能,人若不孝敬、报恩老人,则连禽兽也不如。读之品之,怎能不受到启  相似文献   
133.
语言理解的体验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体验哲学和体验认知的蓬勃发展,在语言理解中出现了强调经验作用的新观点,这就是语言理解的体验观。其基本观点是语言根植于知觉和运动,语言理解就是对语言所描述的情境建构心理模拟。这种模拟是以理解者的身体的、情绪的和社会的经验为基础的,因此语言理解实质上是对语言所指代的情境的心理上的经验重演。在语言理解的体验观中,索引假设、浸入式经历者框架和语言的神经理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34.
公共危机管理法治化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危机管理法治化问题本质上是关于突发事件引起的公共紧急情况下如何处理国家权力之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公民权利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总体上可以概括为政府处理公共危机的基本准则、公共危机管理法治化的基本内涵以及公共危机管理法治化的制度建构三个方面的问题.如何权衡在危机状态下政府权力与公民基本权利之间的关系,既保持危机状态下政府行为的合理性,又保证政府行为的合法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35.
大师走了,以92岁仙寿高龄;大师他没有走,音容宛在,德昭后世,风范长存. 认识陈莲笙道长是在23年前的1986年中国道协代表会议上.当时我在中国道教学院专修班上学,列席了那次代表会议.记得陈莲笙道长虽然已年近古稀,但身体健朗,精神矍铄,容颜慈祥.  相似文献   
136.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由单一利益主体向多元利益主体的转变过程之中,这些全面而深刻的转变,在人们心灵深处产生了激荡和冲突。复杂的社会现实引发各种思想倾向,一些唯心论、有神论、各种封建迷信趁机得以蔓延,使一些人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出现信仰危机,迷失了前进的方向,甚至腐化堕落成人民  相似文献   
137.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建筑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了。城市建筑施工的环境容易造成污染,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有效地控制建筑施工的环境。科学地、连续地、系统地控制建筑施工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8.
自然山水,作为外在于人自身的存在,在被审视的视野中,呈现出的是多种状态.虽然它很早就引起了观者的注意并诉诸笔下,但还只是作为一种衬托的点景抑或只是某种的道德比附而存在.在经历了多重的意义流变后,山水景物的存在美感,才在魏晋南北朝成为艺术世界中的一个独立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9.
《大般涅盘经》三二:“尔时大王,即唤众盲各问言:‘汝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王言:‘象为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再,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术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占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相似文献   
140.
宽容之美     
大千世界,生机勃勃。万物各有其性,每种生命形式都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如何共处?首先需要的就是宽容的精神。房龙在他的名著《宽容》中这样定义宽容: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宽容是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共同主张。本刊特邀不同宗教的五位人士阐发他们对宽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