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01.
陈永远 《天风》1994,(11):20-21
1993年12月4日,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天是大家盼望已久的浦口教堂新堂落成典礼的日子。浦口堂的建成是上帝特别的宏恩。  相似文献   
802.
如果让人们描写一下独生子女的特点,不少会用“孤僻”、“不合群”之类的词来形容。在人们对独生子女的各种成见中,最突出的就是认为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容易变得孤独、难相处。近年来国内外的大量有关研究却向这种传统的观念提出了挑战。独生子女的实际状况是否能证实那种似乎颇为流行的否定性评价呢?对这个问题的探讨,除了其内在的科学价值之外,还有着日益增长的实践意义。近年来,我国的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不少研究。总的来看,虽然发现独生子女确实有一些性格特征上的毛病,但并没有发现其有特别不合群的倾  相似文献   
803.
804.
805.
继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在东西文化深层比较的大背景下,对传统文化展开了又一次全面的反思。以新的角度和方法对传统文化的特点、命运、前景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其中传统文化落后的原因,仍然是讨论的重点之一。当历史在另一个层面的同一点上出现回旋滑坡的时候,所出现的问题也往往与以往十分相似,也正是因为历史的这种重复性,才使我们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看得更为清楚,理解得更为透彻。但令人不无遗憾的  相似文献   
806.
储翔昱  陈千惠 《学海》2023,(1):188-196
近年来,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主张代孕合法化或有限合法化的趋势愈发明显。本文基于公序良俗的本土性和时代性特征,采纳以尊严为中心、权利义务相统一的话语体系,秉持明定主义的理论立场,结合对权利泛化现象的辩证分析,论证代孕在观念日新的当下并不具备合法化的法律和现实基础,禁止代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是我国应当坚持的立法选择。我国现行禁止代孕的立法设计还存在不足,以致代孕行为屡禁不止,因此应尽快出台《人类辅助生殖法》,协调各相关监管机构开展联合执法,加强行政处罚力度等,从不同维度对代孕行为进行打击和监管,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807.
<正>祆教,中国古称火教、火祆教、拜火教等,源自古代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琐罗亚斯德教诞生于约公元前10世纪之前的中亚南部和东伊朗地区,因教主琐罗亚斯德(Zoroaster)而得名,信仰先知查拉图斯特拉(Zarathustra, 古伊朗语,古希腊人讹译为Zoroaster)之启示,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该教的核心教义是神学上的一神论和哲学上的二元论,  相似文献   
808.
二千多年来,佛教以其慈悲、和平的形象,充满智慧的教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的传播,发展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这是令广大佛教徒感到自豪和欣慰的。不过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佛教在各国的传播极不平衡,即便在某一个国家的各个历史阶段,其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比较典型的事例就是在各个佛教国家或地区,历史上都曾不同程度地发生过统治阶级大规模排佛毁寺.事件,佛教界称之为“教难”或“法难”。例如【印度就曾发生过多次法难,并最终由于印度教的兴起和伊斯兰教国家的入侵和统治,使佛教过早地在其发源地消亡(约在公元十二世纪…  相似文献   
809.
叶尔羌河水滋润了泽普这片绿州,绿洲上的各族人民携手并肩,建成了自治区第一个“民族团结模范县”。这光荣也有阿訇、毛拉的一份。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增强了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810.
炎黄文化与华族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名誉会长陈共存炎黄文化的形成中国5千年历史的过程中,炎黄文化对上古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有明确的贡献。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天下大乱,群雄割据,道德沦落。在这动乱的时代中,却产生了诸子百家的学说。这些学说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以人为本”的精神,他们的共同的愿望都是要如何教育人民,改造人性,达到国泰民安的理想,其中最为突出者是孔子的儒家学说。中华文化也就是以孔子的学说为主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最高的人生理想。经过历代著名学者,加以研究综合而形成了光辉灿烂的炎黄文化。儒家思想的价值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历经汉、晋、隋、唐、宋、元、明、清,2千多年来,每个朝代开基皇帝一上台也就大力提倡儒家思想、孔孟之道。可是真正能够彻底履行孔子的理论,而且能够做到富国利民的却不多见,反而是利用孔子的招牌来作为巩固王朝的政治工具。从汉朝开始到清代,除了唐朝贞观之治和清朝的康熙年间,人民曾经享受了一个时期的太平盛世以外,其余绝大多数年代的人民都是在动荡不安的局势中过着苦难的日子,歪曲了儒家思想又违背孔夫子本意。历代帝王利用孔孟学说教育人民,为人民谋福利者,犹如凤毛麟角,少之又少,而大多数却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