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1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不同理解能力的个体在词汇加工中的抑制机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该研究根据多媒语言理解测试,筛选出汉语综合语言理解能力高、低不同的两组被试,通过两个实验,以自控速移动窗口阅读与选择性再认相结合的实验范式,考察了两组被试在理解加工汉语双字词的过程中抑制外在干扰信息的能力。结果表明:(1)干扰材料的性质影响抑制机制的效率;(2)语言理解能力不同的个体在抑制机制上存在差异;(3)在干扰强度不同的条件下,自控速对低理解能力者抑制机制的改善作用也不同。  相似文献   
32.
指代者对其先行词可提取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个实验,考察了在理解含有指代法表述的句子过程中,指代者对其先行词(即所指者)的可提取性的影响及其与先述参与者可提取性上的优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指代者对所指者的激活有促进作用,对非所指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了所指者的可提取性;(2)指代者对所指者和非所指者的这种作用有一定的时间进程;(3)指代者对所指者产生作用的时间进程随指代法表述的特性而变化;(4)句子先述参与者在可提取性上的优势是一种较普遍的认知现象。它与指代法表述中所指者的易提取性现象是一种动态的关系,指代法表述或者增强先述参与者可提取性的优势,或者会消除这种优势。  相似文献   
33.
陈永明 《心理学报》1989,22(3):68-76
本文结合汉语处理的问题,叙述和讨论了国外有关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的某些主要的方法和途径。作者认为,从语言理解研究的发展过程来看,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的研究,已由最初的主要是属于语言学的问题,逐渐成为主要是认知心理学的问题。因而,只有深入了解人类理解语言的实际过程,才能建造出有效的理解自然语言的计算机系统。  相似文献   
34.
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当代心理语言学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阐述了研究有关问题的理论基础,基本思想及现状,指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35.
在可见光谱范围内(380nm-780nm)。人眼对不同波长的辐射,即各种颜色光,具有不同的感受性。一般说来,人眼对可见光谱中黄绿色的感受性最高,对光谱两端的红色和紫色,感受性就低得多。人眼对光谱不同区域视觉感受性不同的这种特点,通常叫作光谱视亮度或光谱感受性,并以其函数来表征,称为光谱相对视亮度函数。它的图示,就是  相似文献   
36.
问 题 人眼对光谱各波长的灵敏度,是产生一种阈限反应或主观相等亮度所需要的辐射能量的倒数。它们原称光谱视亮度,现在我们称之为光谱相对视亮度。即使是等能光谱,各波长引起的相对视亮度也很不相同。具体测量时除绝对阈限法外,一般常用匹配法:使人眼将不同波长的光谱色光分别和一个固定强度的白色标准光作亮度匹配,达  相似文献   
37.
汉语歧义句的消解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以汉语同形且切分层次相同的歧义句为实验材料,采用句子验证任务,着重探讨前语境或后语境在歧义句歧义消解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时间进程,被试为48名大学生。结果发现:(1)抑制机制受语境位置的制约,前语境的抑制作用优于后语境;(2)ISI为300毫秒时,对歧义句不适当意义的抑制已经发生,但尚未完成;ISI延长到1000毫秒时,对歧义句不适当意义的抑制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8.
词汇歧义消解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现象是指同一语言形式可以表示多种意义的现象,它是一种语言语法系统里的错综复杂和精细微妙的反映,是语言的一种比较普遍现象,可以在词汇、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多个水平上发生。与句法、语义和语用歧义相比,词汇水平的歧义则是一种基本的歧义现象。词汇歧义消解(lexical mbiguity esolution)的过程涉及到了语言理解的多个水平,探讨词汇歧义消解过程的价值并不限于考察歧义现象本身,它还有助于了解人类语言加工系统的一般机制,即激活和抑制机制。  相似文献   
39.
何华  陈永明 《心理科学》2002,25(4):470-471
从刺激呈现时可能伴随的许多激活的亚信息中选择出某种意义以整合前文的半球机制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有关研究正逐步增多。  相似文献   
40.
中国心理学的未来发展——中国心理学会会士论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5月12日晚8:00~11:00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了中国心理学会会士论坛.会前散发了1985年<心理学报>2期的文章"心理学家的期望--心理学家迎春座谈会纪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