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7篇
  1997年   35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J.洛克英  李季璇 《世界哲学》2012,(1):120-136,161
这里,洛克讨论了两个主题:是否有自然法?如何认识自然法?经验向人类表明,如果没有自然法,则无良心、善恶之分,甚至不会有人类社会的存在。但是,如果的确有自然法,又何以并非人人受其约束?这表明自然法绝非人人知晓的天赋观念。显然也不可能经由传统、教育和普遍同意来获得自然法的知识,因为传统、权威学说千差万别。所以,在洛克看来,人唯有依凭其本性,即感觉经验与理性这两种天赋能力的共同指引获得自然法的知识,它之普遍性寓于共同的人性中,即寓于洛克所认为的人之共有的感觉经验与理性领悟中。而对如何认识自然法的论述也初步表达了其经验知识论的思想。  相似文献   
72.
父子互隐的言论表明,孔子主张伦理的有限性或"消极伦理"。这种"消极伦理"否定特定情况下的伦理原则,给予诸如基于亲情和友情的行为以优先权。从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看,作为伦理学两种最重要替代品的"爱"与"法律"是两种"非道德"(amoral)状态。在谈论儿子对待偷羊的父亲的态度时,孔子的道德不是道德主义意义上的道德,而正是这种非道德。在儒家看来,所有美德都根植于孝弟之类的非道德因素,即根植于一种情感。儒家"有限的"或"消极的伦理"不仅适用于中国,而且具有普世性。  相似文献   
73.
处在世纪之交的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下面发表的斯焦平院士的文章是对他毕生研究的知识领域思考。作者试图依据哲学的发展过程,揭示其在文化史中的地位。作为近数十年“苏联时期”哲学的见证人,以及“苏联时期”早年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斯焦平指出了我国哲学研究的丰硕成果。与众不同的是:在评价马克思主义时,作者视其为西欧哲学思想的流派之一;他指出,就应当这样看待它,而不能把它看作是凌驾所有学说之上的学说。今天看来,这一点似乎是不言自明的;实则,要使这种情况在我国得到确认,尚有许多东西有待改变。每当谈及哲学,在人们的(特别是老一代人的)意识…  相似文献   
74.
自从马克思论述了劳动的异化以来,工业化的市场经济体制就在为劳动与资本的关系而烦恼。这些国家中的许多公司都曾设法减轻异化的那些引起混乱的影响,这些影响一方面导致了劳动生产率的损失,另一方面导致了对自由企业理想的追求。同时,在高度工业化的市场经济中,对于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劳动者的“贬值”或失于个性还存在着某种困难。我将证明,这种明显的反常,即关心工人的异化而不理解它的道德影响,是由一种积极异化论造成的,首先阐明这种理论的是亚当·斯密。我将证明,斯密对劳动分析的独特贡献在于他的这一命题:经济自由是从…  相似文献   
75.
《哲学问题》发表的国际学术讨论会的材料引起我纷杂的感受。第一,衷心感谢杂志编辑部对俄国和美国俄罗斯哲学史家小型例会(第三次)的关注。尤为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杂志对发表的材料进行了很专业的处理,使读者不仅得知了发言人的姓名和发言题目,还传达了这次例会的精神,使我们了解到就俄罗斯哲学展开的严肃争论中的基本分歧所在。第二,唤起对杂志在1989年组织召开的同类型讨论会的回忆。这种感受与前者不同,带有淡淡的伤感的味道。厄运竟然老是伴随着俄罗斯哲学,为什么老是实际上迫使所有的人不是去寻找“俄罗斯的哲学性”就是去探索…  相似文献   
76.
所谓俄罗斯哲学,按照传统的意思来说,我们指的首先就是俄罗斯思想家的著作,这些著作不能被理解为,只是对现代其他民族在思想领域中创造的那些东西的补充或对其所做的改头换面,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现象。这种哲学就是由B基里耶夫斯基,A.C.霍米亚克夫、B.索洛维约夫,别尔嘉耶夫,C.H.布尔加柯夫、H.O.洛斯基、A.弗洛连斯基,弗兰克以及其他俄罗斯思想家在19世纪后半叶—20世纪前半叶发展起来的那种哲学。人们通常从这种意义上把俄罗斯哲学与从精神上说与它最接近、在很多方面与它相似并对它产生过很大影响而同时又与…  相似文献   
77.
作者在本文中梳理了当代实用主义史,通过把实用主义区分为语言实用主义和身体实用主义,指出舒斯特曼在目前身体实用主义中所处的地位。他通过研究舒斯特曼的实用主义关学,在参照实用主义整体视野的前提下,得出了舒斯特曼的实用主义是对古典实用主义者,特别是杜威等人的经验概念的继承和发展的思想。他认为,舒斯特曼的实用主义美学,着意强调身体美学之“经验”的基础地位,他的实用主义是把经验和实践中的至善论相结合的身体实用主义。  相似文献   
78.
L.科拉科夫斯基(1927--2009),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波兰著名的哲学家,西方哲学史专家。对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欧洲大陆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人本主义、实证主义、分析哲学,现象学都十分熟悉,并撰写了许多相关领域的论文,多部论著还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在西方哲学界影响很大,其宗教批判理论更是极富创见性。本文中,针对学界普遍关注的所谓基督教危机问题,科拉科夫斯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他看来,基于基督教最原初的主旨和最本真的意义,今天任何对于基督教正在发生危机并走向穷途末路的断言都是轻率和不负责任的。  相似文献   
79.
逻辑经验主义的社会科学哲学常常受到忽略,但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早期逻辑经验主义者中,其核心成员纽拉特致力于社会科学元理论研究,并提出了物理主义的社会科学思想。像逻辑经验主义一样,纽拉特也主张科学统一,但他提出的百科全书式的统一思想,其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一元论框架的统一科学观,反对把社会科学规律还原为物理学规律,也反对方法论个人主义,并从说明原则的类型上论证了社会科学律则的不可还原性。纽拉特的非还原物理主义思想并不要求社会科学能像自然科学那样来运作,社会科学实践中存有大量不可预见的现象。当然这既没有导致经验社会科学终结,也没有导致科学统一理想终结,而是表明正统逻辑经验主义的形式主义科学说明以及科学统一的复杂等级观念并无多大意义。门格尔、考夫曼和齐塞尔这些逻辑经验主义的边缘成员,与纽拉特既有共同之处又有深刻分歧,他们之间在对社会科学本质理解上存在的争议推动了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0.
怀特海和列维纳斯的哲学思想并不总是相关联的。怀特海是著名的美国哲学家,早期致力于研究数学和逻辑分析哲学,而后成为系统的形而上学家。列维纳斯是著名的法国哲学家,主要研究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他的哲学目标主要致力于探讨:在不可避免的俗世世界中“超越”是否可能。本论文是对列维纳斯和怀特海的一个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察觉到了他们在某些领域的重合。尤其在以下两个领域中,可以把列维纳斯和怀特海视为对话者,或者甚至是思想上的互补者:第一个是“作为第一哲学的伦理学”;第二个是对“他者的注释”。尽管把两位思想家的深思视为等同或归纳到一起,这样的做法可能并不恰当,但是我们认为探寻两位思想家之间的一致性、共鸣,也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