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7篇
  1997年   35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背景行动理论是职业生涯研究中的新理论。此理论以人类职业行动为基本研究单位,认为:(1)人类的职业行动在本质上都是意向性和目标指向的;(2)应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人们的职业观念、解释和选择;(3)职业是社会建构的。行动-项目质性方法基于此理论产生,从外显行为、内在过程和社会意义三方面收集职业行动的完整信息。背景行动理论对职业行动、发展过程及社会意义的认识为职业生涯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02.
保罗的神学     
我们研读保罗书信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通过研读他的书信,可以确定保罗在早期教会史上的地位,可以研究第一世纪妇女的社会地位,也可以研究第一世纪的人们在写作时所用的修辞方法,还可以从体裁和结构方面将保罗书信与希腊一罗马世界的其它书信拿来做对比研究。这些是否就是我们研读保罗书信的目的呢?以上这些理由(也许还有更多)当然都可以引起我们研究保罗书信的兴趣,而且每一种研究方法都能够丰富我们对使徒保罗和他书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3.
<正>在这篇回应中,我将主要讨论资本主义本身是一种宗教的问题,以及反资本主义的道路是否本身也具有宗教的气质,也就是说,这条反资本主义的道路本身是对世界的"再加魅"(reenchantment)还是对现代主义的"祛魅"(disenchantment)  相似文献   
104.
在学术界,批评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批评自己的前辈,被认为是自然而然的和合情合理的,新一代学者可以坦然自若地重新审视一度被认为是无可争议的结论。这是伦理规范的基本原理之……  相似文献   
105.
论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用“合理性”表示什么意思呢?我们时常倾向于努力运用形式的术语来描述其特征。例如,可以认为合理性就是逻辑连贯性。我们可以称一个既肯定p又肯定非p的人是不合理性的。广而言之,一个明目张胆地进行违背他自己的利益、或者违背他自己公开宣布之诸目标的活动的人,也可以被认为是不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106.
自从N.康蒲·史密斯1905年写的关于《休漠的自然主义》一文发表后,对休漠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意义有两个对立的理论。一个理论康蒲.史密斯认为是许多英格兰和苏格兰哲学家,包括他在文中所攻击的目标托马斯·希尔·格林在内的人所采取的。这个理论是;“休漠没有任何一套确切的信念,他仅仅是将他从洛克和贝克莱继承来的诸原则发展出怀疑主义的结论。”这个结论用这许多哲学家中的第~位托马斯·黎德的话说就是:“在宇宙中既没有物质也没有心灵;除了印象和观念之外什么也没有。我们所说的物体只是一束感觉;我们所说的心灵只是一束思想、…  相似文献   
107.
面对反对法国革命的言论,还是有人有勇气和胆量,对反革命的理论家予以回击的。《向欧洲各国君主索回他们迄今压制的思想自由》的青年作者费希特,出于对反动措施的义愤(他本人就是这些反动措施的受害者,而害怕革命的君主把这些反动措施强加给德国的一些政府),而且,由于他刚刚读完卢梭的著作而满脑子充满卢梭的思想,于是他抓住雷贝格的书大受欢迎而给他提供的机会,重新拿起笔,在世界面前捍卫自雅各宾党人取得胜利以来被抵毁和污蔑的革命事业。对革命的捍卫,并不在于把革命引向政治热情,也没带着近乎憎恨的亢奋(事件已充分证实)…  相似文献   
108.
《精神现象学》第七章的标题是“宗教”,第八章的标题是“绝对知识”。这个“绝对知识”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就是黑格尔哲学的完整体系,或者就是黑格尔后来在《哲学全书》中详尽阐述的“科学”。因而,在第八章,谈论的已经不是绝对知识的内容,而是作为“财富”的这个知识本身了。应该描述这个知识必须是什么,以用完整的和恰当的方式显示出实存的存在的知识武装起来的人必须是什么。特别应该描述这种哲学式的绝对知识同在基督教的启示中以及由其产生的神学所包括的也被绝对地称为知识的那种东西之间的区别。第八章的重要论题之~,就是…  相似文献   
109.
[原编者按]200年以前,康德发表了他的文章《论永恒和平》。对于康德来讲,永恒的和平是一种可以给世界公民的状态带来生动活力的理想。这样,康德就在权利理论中引入了第三个领域:在国家的权利之劳,在国际法的位置上,这就是富有成果的改革,也就是世界公民的权利。国内的权利状况应该在一种全球性的权利状况中加以规定,这种全球性的权利状况可以联合世界各个国家,消除战争。当然,康德是在理性权利的概念中,在他那个时代的经验范围内来阐发这个思想的。无论是概念性还是时间间隔,都把我们与康德分开了。后来人的知识是更多更准确了…  相似文献   
110.
尽管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涉及了环境伦理的各种问题并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但从专业角度看,《环境伦理学》是用一种相当严密的和某种技术性的方式来处理年轻的、有争议的环境哲学分支中的问题。罗尔斯顿大概已感觉到,他的众多读者对学术争论中的主要人物和历史根源并不感兴趣,因此他不想让他们卷入进来。然而,对于这一领域的同行来说,罗尔斯顿在《环境伦理学》中不懈地追求环境哲学核心的理论问题:非人类自然实体和整体自然的内在价值,这一点是非常清楚的。他的书的副标题是“自然界的价值及其人对自然界的责任”。不过,就像罗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