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行者无疆     
“舟子一生浮诸水上,马匹至死行于途中”。感受生命,就要用行程来装载生命。天涯海角,行者无疆,东南西北皆有生命的悠扬;春夏秋冬,行者无疆,四季的轮回中,我们一路远行,道路幽幽,心路幽幽,远行中一路释放刚强。  相似文献   
12.
党的八屆十中全会提出了加强阶级、阶级斗爭的教育指示后,阶级教育在全国学校中更广泛地开展起来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是共产主义思想与道德的基础,是抵御帝国主义与现代修正主义思想意识侵蚀的武器,是人们为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而斗爭的思想动力。不以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武装年轻一代的头脑就不可能把他们培养成为坚强的革命接班人。“毛泽东同志提出,为了保証我们的党和国家不改变颜色,我们不仅需要正确的路  相似文献   
13.
14.
黔西行     
悯心 《天风》1996,(7):12-15
从贵州毕节地区回来数月,每次提笔想写那些可爱的弟兄姊妹,心里都充满太多的感受,总怕这支笔太轻写不出那份沉甸甸的爱。 那是去年秋末,三年的神学造 就结束后回到主的工场作工,为了吸取一些教会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5.
正"不夭其生,不绝其长"出自《荀子·王制篇》,体现了古人朴素的生态意识。《逸周书》中说:"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吕氏春秋》中说:"巢覆毁卵,则凤凰不至;刳兽食胎,则麒麟不来;干泽涸渔,则龟龙不往";《管子》中说:"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  相似文献   
16.
胡锐  陈颖 《宗教学研究》2023,(6):229-236
《李神君碑》文是一位被称为“李神君”的四川蓬溪县地方神明的传记,为扶乩所出。碑文主角李神君主读书人仕籍得失。碑于南宋壬辰(1172)扶出,为当地儒生集团主导;它与蓬溪县刘安胜道士团体扶鸾出道教文昌帝君(张神君)系列道经的事件几乎在同时同地发生,但两位神明的命运却截然相反。李神君是失败的文昌,但并不是沉默的神明。本文以碑文为出发点,结合道教与地方叙事,探讨微观社会情景下李神君的命运,借此一窥宋代以降地方道教所面临的短期和长期的微观情景和动力。文昌帝君成为获“国封”和“道封”的高级神明的过程并非如大传统叙事那般流畅明快,而是卷入政治与权力、中央与地方、正统与民间种种关系的具体博弈之中;宋代以降的道教正统凭借国家权力,捍卫了中古以前的道教神学传统,并制定了地方神明的准入标准;被拒绝的神明则在多种权力的博弈中继续生长,在地方社会信仰生态中发育成“双中心”祭祀模型,二者独立而又互相影响的祭祀样态和逻辑构成了多层面相的中国宗教和神明体系的整体。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历史迁移、高速铁路的出现、钢铁煤炭等企业的去产能、城市铁路干线变迁等因素的产生,导致国内很多城市出现了许多废弃的火车车厢,这些车厢有一些直接被遗弃,也有一部分被回收。这些老车厢记录了特殊的历史文化,承载了人们对时代的记忆。当前,铁路遗产的研究是一个热点,但对铁路遗产中废弃列车车厢的研究相对较少。以室内设计为视角,对列车车厢如何再利用进行研究与归纳,将会为铁路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流行的借用哲学概念阐述艺术本质的图景之下,当代艺术出现了另一个图景:美的下降。现在我们应该逐步远离由阿圭那的"美"的三要素和以感性学之名为美建构起来的哲学之美,去接近来自神圣的诗意的荣耀之美。王爱君就属于那一类接近来自神圣的诗意的荣耀之美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19.
陈广耀  张维  陈庆  赵雪汝  何先友 《心理学报》2014,46(10):1426-1441
探讨类别型状态不确定独立否定句(如“裙子不是蓝色的”)的动态表征过程。实验1和实验2分别仅给被试提供“与事件备择选项一致的图片” (红色裙子)和“含有否定标签的与事件否定状态一致的图片” (含有否定标签的蓝色裙子); 实验3同时提供以上两种选项。结果发现:3个实验中被试在早期均对“与事件否定状态一致的图片”注视概率更高, 在晚期阶段, 实验1仅对“与事件备择选项一致的图片” 注视概率更高, 实验2和实验3均仅对“含有否定标签的与事件否定状态一致的图片”注视概率更高, 并且选择为事件的最终状态; 实验4的评定结果表明, 当被试有充裕时间完成任务时, 37名评定者中有30名选择“与事件备择选项一致的图片”为事件的最终状态。4个实验的结果为锚激活与限制满足模型和抑制假设提供了进一步证据。  相似文献   
20.
心皓 《法音》2008,(9):20-24
佛教三部大经之中,《法华经》历来被誉为成佛的法华.这部经倡导修行以一佛乘为归.将大乘菩萨行者称为佛子、如来使。经中把佛子定义为明了佛乘、修习六度的菩萨,佛子应当具足定慧双修、精进求道、忍辱大力、对机说法等等的德行。关于佛子这一名称的来由,《法华经·譬喻品》说到,舍利弗尊者听闻了佛陀应三请方说的一乘妙法以后.欢喜表白说:“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