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前瞻记忆意向后效应会对日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研究发现这种现象在老年人中尤其突出。近些年来,研究者们从内外两方面对影响前瞻记忆意向后效应年龄差异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了解到认知老化所带来的抑制能力的衰退以及短时记忆缺陷是造成其年龄差异的主要原因。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拓展对认知老化的机制和抑制控制能力的认识。另外,可以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s)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等脑成像技术揭示前瞻记忆意向后效应年龄差异的加工机制及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2.
叶晓红  陈幼贞  孟迎芳 《心理学报》2015,47(9):1101-1110
为了探究基于回想和熟悉性的外显记忆及基于启动的内隐记忆在编码阶段的认知加工差异, 该文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 并结合迫选再认测验和相继记忆(Dm)范式, 把学习项目分为四类:随后记住、随后知道、随后启动及随后忘记。结果表明, 与启动关联的Dm效应表现在刺激后700 ms开始的中央区, 随后启动比随后忘记更为负走向, 即负走向的Dm效应; 与回想关联的Dm效应表现为从400 ms开始的右前额区正走向Dm效应以及800 ms开始的枕区负走向Dm效应, 而与熟悉性关联的Dm效应表现在300~400 ms的前额区及500~600 ms的顶区正走向Dm效应。为了进一步确定这些Dm效应与不同记忆类型的关联, 第二个实验中在编码阶段同时设置了干扰任务, 以探究编码干扰下Dm效应的变化, 结果发现, 在编码干扰的作用下, 与启动关联的中央区负走向Dm效应仍有存在, 而与两种外显记忆:回想和熟悉性关联的Dm效应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即在编码干扰下并未发现任何与回想关联的Dm效应, 但与熟悉性关联的正走向Dm效应仍有存在, 主要表现在600~800 ms的右侧额区。综合这些结果, 表明回想、熟悉性与启动在编码阶段的脑机制应该存在着分离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莹  陈幼贞  凤四海 《心理科学》2006,29(3):684-687
用黄希庭等编制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与王登峰等编制的《中国人人格量表》对大学一、二年级486名学生的测试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与人格特质存在高度的相关;(2)自我价值感的所有维度与人格特质中的自我指向特点呈显著正相关;(3)自我价值感的大多数维度与外向性、善良、才干、人际关系和处世态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处世态度和外向性对自我价值感的绝大多数维度都有良好的预测效果;(4)自我价值感的大多数维度与行事风格和情绪性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通过2个实验,对背景任务时间充裕和紧迫两种情况下的具体事件意向、类别事件意向、时间点意向、时间段意向四种前瞻记忆任务对背景任务的干扰效应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背景任务时间充裕情况下,类别事件意向对背景任务有干扰效应,具体事件意向、时间段意向和时间点意向都没有前瞻干扰效应;在背景任务时间紧迫情况下,时间点意向产生了干扰效应,具体事件意向、类别事件意向、时间段意向均无干扰效应。结果支持前瞻记忆的实现依赖多重加工的观点,时间性前瞻记忆并不一定比事件性前瞻记忆产生更大的干扰。  相似文献   
15.
基于重复前瞻记忆目标范式和视觉搜索范式,采用多种类型刺激呈现的眼动测量方式考察前瞻记忆意向后效应的加工机制。研究采用2(条件)×5(刺激类型)的混合实验设计,显著条件下前瞻记忆目标为红色,非显著条件下前瞻记忆目标和其他字母的颜色均为白色,背景为黑色。结果显示,显著和非显著条件下前瞻记忆完成阶段中对原前瞻记忆目标的反应时慢于控制条件,而且前瞻记忆目标在进行中任务目标之后的反应时慢于进行中任务目标之前的刺激类型。另外,非显著条件下,前瞻记忆目标在进行中任务目标之前和之后的眼动数据没有差异;显著条件下的注视点数量多于控制条件,前瞻记忆目标在进行中任务目标之后的注视点数量多于进行中任务目标之前的刺激类型。结果说明,前瞻记忆任务完成以后,在随后的阶段中遇到原前瞻记忆目标时被试会投入认知资源对其进行抑制,支持抑制加工。  相似文献   
16.
有问卷调查表明,个体的学业成绩特别是数学成绩与前瞻记忆表现有一定的相关,学业不良生报告更多的前瞻记忆失败。也有实验研究显示,学业不良生在很多情况下前瞻记忆表现劣于学优生。但是,影响学业不良生前瞻记忆表现的因素却并不是很明确。本研究从目标显著性和任务重要性这两个可以着手于改善前瞻记忆的主要因素入手,考察其对数学学业不良生和学优生事件性前瞻记忆和前瞻干扰效应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学业不良生的前瞻记忆表现提供实证依据。 采用2学业成就(学业不良生、学优生)×2前瞻记忆任务重要性(强调重要、不强调)×2目标显著性(显著、不显著)混合实验设计,目标显著性为被试内变量,其他两个因素为被试间变量,在双任务实验范式(前瞻记忆任务镶嵌于进行中任务)中,考察三个因素对前瞻记忆正确率和反应时的影响。此外,被试还需完成基线条件,在基线条件下被试只有进行中任务,没有前瞻记忆任务,通过实验条件和基线条件的正确率和反应时差异,考察前瞻记忆任务对进行中任务的干扰效应,推测前瞻记忆的加工机制。结果表明,学业不良生在所有前瞻记忆任务表现均劣于学优生;目标显著性与前瞻记忆任务重要性对前瞻记忆正确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强调任务重要性使目标不显著条件下的前瞻记忆正确率提高,对显著条件的前瞻记忆正确率没有影响。强调任务重要性使所有实验条件的前瞻记忆反应时下降,目标显著使所有实验条件的前瞻记忆正确率提高。所有实验条件进行中任务正确率低于基线条件,反应时也慢于基线条件,表明执行前瞻记忆任务对进行中任务产生了干扰,学业不良生和学优生在本实验条件下对前瞻记忆任务均采用监控的加工方式。结果说明,学业不良生前瞻记忆成绩较差,可以通过设置显著的目标提高其前瞻记忆成绩,当目标显著时无需强调其重要性,若无法设置显著的目标,则通过强调任务重要性提高前瞻记忆表现。  相似文献   
17.
实验1探究认知负荷(高、低)与编码方式(标准、书写、执行意向)对前瞻记忆的影响,实验2进一步探究其对前瞻记忆两种成分的影响。实验1显示执行意向与书写编码的正确率高于标准编码,而前二者无差异;低负荷的前瞻记忆表现好于高负荷。实验2显示执行意向与书写编码的前瞻成分正确率高于标准编码,而前二者无差异;低负荷的前瞻成分表现好于高负荷;不同认知负荷与编码方式均对回溯成分无影响。结果表明:在意向内容相对简单的情况下,执行意向与书写编码对前瞻记忆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前瞻成分的提取,低负荷比高负荷有利于前瞻记忆的成功执行,主要体现在前瞻成分成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8.
前瞻记忆是指形成和保持一个意向直到合适的情境或时间再执行的一种记忆任务。由于在执行背景任务的过程中保持和提取前瞻意向, 使成功执行前瞻记忆任务与加工背景任务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保持前瞻记忆意向对背景任务的反应时和正确率有影响的现象称之为前瞻干扰效应。本研究通过操纵背景任务刺激间时距的两个实验, 考察了背景任务刺激间时距长度对时间性前瞻记忆和事件性前瞻记忆干扰效应量的对比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背景任务刺激间时距缩短, 两类前瞻记忆干扰效应量的对比关系发生了变化, 且在背景任务刺激间时距长度不同的情况下执行时间性前瞻记忆任务时, 被试查看时钟的策略也有差异。提示了时间性前瞻记忆任务与事件性前瞻记忆任务认知加工机制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前瞻记忆后效(aftereffects of prospective memory)是指个体错误地重复执行已完成的前瞻记忆意向或已完成的意向对进行中任务产生干扰的现象。基于前瞻记忆多重加工理论,通过对文献梳理发现,任务特征(前瞻记忆任务特征、进行中任务特征、任务情境)和个体特征会调节事件性前瞻记忆后效。目前,关于事件性前瞻记忆后效的加工机制的理论解释主要包括自动化加工、控制加工、提取-抑制加工、停止标记加工、双加工和动态多重加工等。其中,自动化加工可分为反射-联结加工和差异-搜索加工,而控制加工又可分为监控加工和抑制加工。事件性前瞻记忆后效的形成与自动化加工和监控加工关系更密切,而后效的消退更依赖抑制加工。未来研究需深入考察事件性前瞻记忆后效的加工机制,增加对不同类型以及自然情境中前瞻记忆后效的考察,注重探究降低前瞻记忆后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采用混合实验设计,结合行为和眼动数据,探讨任务规律性对前瞻记忆的影响。行为结果显示规律已知条件下前瞻记忆成绩显著高于规律未知和无规律条件,规律未知条件下的前瞻记忆成绩在靶线索之后刺激上有高于无规律条件的趋势;眼动结果显示规律已知条件下的注视点最多,首次注视时间最长。结果说明:(1)任务规律性对前瞻记忆成绩具有促进作用;(2)任务规律性促进了对前瞻记忆任务的自动化加工;(3)在规律已知条件下前瞻记忆的加工过程呈现出动态交替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