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6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论述了别尔嘉耶夫的痛苦观,提出了辩证应对痛苦的策略,通过改变社会制度和发展科学知识来消除和克服痛苦、由“爱”来克服痛苦、用同情减轻痛苦、与不公正的痛苦进行斗争以及懂得痛苦的辩证法.别尔嘉耶夫辩证的痛苦观思想对于人们构建和谐生活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2.
中国园林艺术具有"道"、"空白"的意境结构特点,主要表现为亲近自然、超越自然,创造虚空的空间,表达了中国人的宇宙意识和生命境界。意境是情和景(意象)的结晶(宗白华语)。中国艺术诸如诗词、绘画、书法、建筑、园林等具有同样的意境结构,这就是"道"、"空白"。它们表达的是中国人的宇宙意识和生命境界。中国园林艺术的这种"道"、"空白"的意境结构特点,主要表现为亲近自然、超越自然,创造虚空的空间。本文试就中国园林艺  相似文献   
143.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坛明显地呈现出世纪末的的怀旧情结,单就散文创作而论,以余秋雨《文化苦旅》为代表的作品更是把文化散文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那种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再加上鲜明的地域色彩把人们拉向了古老而引人深思的年代,成为当代散文创作一道亮丽的风景。最近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庄锡华先生的《斜阳旧影》就是这方面的一部力作,其鲜明的人文精神、颇具思辨意味的历史文化反思及凝重、浑厚的美学风格都使这本书得以跻身到优秀作品的行列。一南京、旧称建业、金陵,是中国一座著名的历史古城,也正因此,蕴育了与其帝都相…  相似文献   
144.
1998年9月,按照惯例,(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WorldReport)公布了“1999年大学排名(1999CollegeRankings)”。它将美国大学分为四类:全国性大学(NationalUniver-sities)、地方性大学(RegionalLiberalArtsColleges)、全国性文理学院(NationalLiberalArtsCol-leges)、地方性文理学院(ReginnalLiberalArtsColleges)。全国性大学提供完整的主修、硕土和博士学位计划,且重点通常是科学研究与研究生教育,也即我们常说的“科研型大学”。地方性大学提供完全的本科计划和硕土水平的研究生教育,但几乎不提供博…  相似文献   
145.
不同年龄城乡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多方法复合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采用多方法、多特征的新思路,以4种测量方法分析不同亚文化背景下424名青少年的集体──个体价值取向(collectivism-individualismvalueorientation)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趋势,试图在价值取向的理论构思和研究方法论两方面作新的探索。结果表明:(1)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的被试,其集体──个体价值取向存在着显著差异;(2)4种测量方法之间结果的相关非常显著,多方法复合式分析具有聚合效度;(3)在集体──个体价值取向方向上,我国被试更倾向集体。本研究在方法学上和交叉文化差异研究中都有其积极意义,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6.
谬误研究者历来以演绎逻辑的标准来考察谬误,没有充分注意谬误的语用学问题。事实上,正是谬误的一系列语用学特征才使得谬误研究成为一种不同于纯正的演绎逻辑的应用逻辑理论。相反,由于人们未认识到谬误的种种语用学问题,结果产生了对谬误研究的种种误解。近来的一些著述虽然提到了语境对于制定谬误的影响,但对谬误的语用学这一广泛的题目仍语焉不详。本文意在弥补这一缺憾。  相似文献   
14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近几年来,資本主义各国的新黑格尔主义日益活跃起来,与其他反动哲学流派一道,猖狂地反对馬克思主义。1962年在西德成立了“国际促进黑格尔硏究联合会”。在1956年設立的“黑格尔协会”(在奧地利)中,也有一部分新黑格尔主义者参加。本刊去年譯載的克罗納的《今日的黑格尔》,反映了現今的新黑格尔主义槪况。一般說来,现今的新黑格尔主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新黑格尔主义所有区別,因此这里称它为当代的新黑格尔主义。本刊现在又选擇了下列五篇有关新黑格尔主义的論文:(一)費薩的《黑格尔对历史的騎墙态度》,叙述了黑格尔从青年时期“面向未来”到老年时期“面向过去”的轉变过程,胡說馬克思主义沒有解决黑格尔的历史发展方向問題,认为存在主义也沒有解决这个問題;費薩最后披着黑色的袈裟出現,提出一个“综合”黑格尔、馬克思与克尔凱郭尔的神秘的“意象”——“現代十字架上的理性的蔷薇花”。(二)繆勒的《辯证法与敎育》,一方面从神秘主义的立場出发断言全部物质世界归于“神”,另一方面从存在主义的立場出发主張“人的存在”是全部物质世界的中心,說“人的生存的一切可能性都是在活动的、互为补充的敎育整体中受到培育的”。(三)繆勒的《黑格尔的“正反合”奇談》,不顾客观事实,說黑格尔用“正反合”三段式构造自己的体系这个提法,是馬克思从一个資产阶級哲学家手里“摭拾”来幷加以傳播的一个“最有害的奇談”。(四)西伯格的《精神的发展和自由》,从壟断資产阶级的立場出发,反对劳动人民爭取自由的斗爭,擯棄資产阶級的自由主义,主張个人在資本主义社会中服务于反动的国家。(五)阿万(氵曰工)賴的《黑格尔思想中的战爭問題》,否认黑格尔的反动的战爭理論是法西斯主义的一个思想来源,說黑格尔虽然“贊揚战爭槪念”,但幷“不願意把任何具体战爭现象神圣化”。  相似文献   
148.
本文译自法国《思想》杂志1964年10月号。这是作者(Jacques Guil-laumaud)的一本同名的书的内容的概括。作者说,他的目的是要把控制论的科学理论引进哲学领域内,而使辩证唯物主义得到新的血液——新的科学素材和新的理论根据。因此,居尧谟在他的这篇论文里,对于控制论中一些带有关键性的概念,如自动调节系统的反馈作用、伺服机构、信息传递和负熵的转换关系,都从科学上和哲学上进行了分析。另外,他又别出心裁地从代数学中的群论,从理论物理学中的时间和空间的结构概念,去探讨生物的进化以至于国家类型的发展。并且,宣称控制论经过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处理,就会像古典力学加进了一个时间度而转变成为相对论性的力学一样,有可能使今天的控制论成为“辩证的力学”。作者在各个不同的科学概念所反映的自然现象中,指出矛盾的因素和统一的法则,进而说明“控制论受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反过来又去帮助辩证唯物主义发展……”,并给自然辩证法的探究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作者根据控制论的理论,认为在辩证唯物主义中应该特别强调“时间”范畴、“度量”范畴,以便进一步阐明“运动”和“结构”的问题。作者在论文的最后部分,说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在三个方面是未完成的,有待于现在的人们继续去完成。“物质作为物质是确定的,而且必然有一个形态,而形态则总是物质的,总是以具体的状况存在着的。” (黑格尔:《逻辑学》,Ⅱ,86)  相似文献   
149.
法国《思想》杂志1964年4月号登载了三篇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文章,以及马克思、恩格斯论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语录和一篇马克思主义者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新著目录。第一篇的作者是巴兰(Parain),题为《在一种根本性的争论中的一个新阶段》。这是一篇开场白式的文章,其中介绍了近三年来法国马克思主义者讨论这个问题的概况。作者认为“真正的科学方法在于处身在两种同样有害的倾向之间而能头脑清醒地前进,这两种倾向是:限于罗列事实的实证论和由马克思、恩格斯的几点指示出发而去凭空架设抽象的历史构造的公式主义”。作者接着说:“私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不是两个纯粹的概念。在原始社会里,除了公有制以外,早已有个人所有制的一些因素在形成了,再者,在最进步的资本主义国家里,私有制也从来没有完全消灭某种集体观点的权利。决定所有制形式的性质的改变的不是老形式的突然和彻底的淘汰,而是渐渐地和有意识地实现的统治倾向的推翻”。作者下结论说:“所以对于发展到某一阶段的某一社会的所有制形式的分析必须极其严格地又极其细心地去进行”。第二篇文章是匈牙利汉学家多该(Tokei)写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这是一篇考据性的文章,作者在其中详细摘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的有关段落,并且提出自己对这些段落的理解。作者最后说:“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亚细亚生产方式’看作以原始社会残留的所有制情况为基础的一个特殊的范畴”。最后就是歇斯诺(Chesneaux)所写的这一篇。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追溯了近百年来马克思主义者在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上展开争论的历史,说这个问题的研究工作受到了斯大林个人迷信的压制,而现在,则因对许多解放了的亚非国家的研究所提供的材料和由苏共二十次代表大会所解放的研究精神,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重新引起研究者的兴趣,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作者提出他自己的见解,认为从现在的研究成果看来,马克思所说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个术语真正的含意,不仅可以解释亚洲社会的发展状况,而且足以解释非洲和美洲甚至欧洲原始历史的某些阶段的进化状况,所以“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个术语是不适用的,他主张改为“专制的——农村的”生产方式。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奴隶制”和“封建制”这两概念(特别是后者)不是普遍适用的,他说亚、非国家的社会并没有真正的封建社会阶段,在这些国家里,自从脱离原始公社制以后,直到外来的资本主义侵入以前,一直存在着他所说的那种“亚细亚生产方式”。这篇文章,通过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新的”解释,实际上试图完全推翻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其规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0.
从今年1月11日至16日,在莫斯科苏联科学院举行了由联合国科学、文化和教育组织及社会学家国际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二次社会学家圆桌会议,讨论有关社会学方面的和平合作的各种问题。出席会议的有英国、法国的代表(G.弗利德曼,R.阿朗),还有美国、两德、荷兰的代表和苏联、罗马尼亚、捷克、南斯拉夫以及其他国家的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