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12篇
  1962年   4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耕夫 《天风》2007,(3):42-43
陈小鲁副教授,现任职于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系,参与编撰《外国通俗名曲辞典》、《中学生百科辞典》,并在中外音乐史及宗教音乐等学术领域撰写多篇论文及宗教音乐和传统音乐CD等。  相似文献   
52.
作光作盐     
役夫 《天风》1994,(8):2-3
一、盐的价值和功用 盐,是我们天天都离不了的,我们每天都要用它,因为我们的生命需要它。生命既需要盐,那么,盐就一定具有某种特殊的价值。盐的价值在哪里呢?盐有“味”。如果我们再深究一层——“味”又是什么呢?“味”  相似文献   
53.
波兰哲学家亚当·沙夫在其著作和文章中,以大量篇幅论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问题。沙夫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观点,最集中地表现在他的《歧路上的共产主义运动》(维也纳,1982年)一书之中。在这本书和其他一些书芨、文章中,沙夫自命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观,深谙现实社会主义的经验,自能判定西欧国家根本性社会改造的“文明”前景。然而,沙夫提供的答案不仅没有阐明,反倒大大地混淆和歪曲了当代一些最重大问题的  相似文献   
54.
引言:统一的物理科学理论目前是怎样构建的(物理学的几何学化) 在此,我想首先提请大家回忆一下,近代大数学家D.希耳伯特于19世纪末在巴黎国际教学大会上准确表述了23个当时尚未解开的数学难题。其中第6个难题涉及物理学的公理化。  相似文献   
55.
随着文明的发展,信息在人类的命运中、在社会设制的形成过程中和在观察世界方面的作用,正在不断增长。个人的主观认识,他对外部环境、自身在周围环境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对自己的兴趣和目标的评价,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具有自我发展和世界演化过程的客观手段的条件下,任何加工和分析信息的科学技术方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改变当代文明信息系统本身的计算机化,则应起到特殊的作用。我在使用“计算机化”这个词时,指的是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计算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方法,目前这些方法被人们统称为“信息学”。计算机化在目前、在其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56.
本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西方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这个时期以前,所谓后实证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已经大大“动摇”了逻辑实证主义在科学方法论领域内的支配地位。他们著作中提出来的观念是对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狭隘经验主义的理所当然的反应。后实证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把研究科学中的变化(科学进展的)条件,看作是科学哲学的基本目的,并广泛运用科学史料的研究方法。他们认为,理论负有确认观察的职能,并以此取代新实证主义所提出的标准科学观念。与此同时,他们也特别强调科学家的想象能力和聪明才智对科学探索的作用。他们的着眼点与其说是研究科学知识的逻辑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57.
作者不顾近年来一些民族民主国家中所发生的惨痛教训,美化资产阶级所领导的民族民主国家,把民族民主国家说成好像是当代“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形式,散布关于“和平过渡”的幻想。文章一开头就说,社会主义体系对于民族解放革命本身发展的速度、形式和途径起“决定性的作用”。其次,作者还谈到在反帝、民族民主革命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相互关系,片面地夸大客观因素的作用,抹煞民族民主国家实行自力更生的必要性和伟大意义;说自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产生时起,就出现了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可能性;又说,任何一国,不论其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只要依靠社会主义阵营的帮助和支持,一般都能不经过资本主义,或者不必通过其所有阶段而向社会主义过渡。他还说,非资本主义道路之所以可能,并非因为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只要有了主观条件就已足够,而是因为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的国家的经济发展的足够高的水平对非资本主义发展起着客观条件的作用。作者把世界上的民族民主国家分为两类。他认为:在第一类国家中,资本主义关系已得到一定发展,存在着或多或少发达的民族资产阶级,存在着共产党。在另一类国家中,或者根本不存在民族资产阶级,或者民族资产阶级微弱到还不能把它当作一个已经形成的阶级来谈论。因此,在这里,劳动农民、手工业者、萌芽的工人阶级、民主知识分子和其他人民阶层结成联盟,而民主的爱国知识分子的代表领导这一联盟,领导这一政府。在这类条件下,民族民主国家也将是人民的政权,而且,“人民”这一范畴本身“可能还不具有明显的阶级色彩”。接着,作者断章取义地引证列宁的话:绝不能以关于这个或那个政府的成分问题来顶替阶级专政问题;从而得出结论说,在民族民主国家的政府成员中,工人和共产党人不一定占多数,只要在第一阶段主要使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保证对这一政府从下面施加充分的压力就行了。作者把古巴的社会主义革命说成是采取“和平方式”的。总之,他力图把民族民主国家说成是当代“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形式,暗示民族民主国家的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等革命力量不必准备在必要时推翻现存政权并进行武装斗争,实质上是要从思想上解除它们的武装。  相似文献   
58.
本文是针对Ф.Ф.维亚克列夫的《辩证矛盾的结构》一文(译文见本刊1964年第12期)而写的。作者反对维亚克列夫把矛盾的本质主要与对立面的同一、相互渗透联系起来,把矛盾的本质的表现主要与对立面的相互排斥联系起来。他认为,随着条件、特别是矛盾发展水平的不同,在现象中被提到首位的或者是对立面的分裂为二,或者是对立面的相互渗透。在不够成熟的矛盾中,统一具有更重大的意义,而在成熟的矛盾中,“斗争”具有更重大的意义。他认为“对立面的相互作用”这个命题包含有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思想,抓住了任何矛盾的最本质内容,表现出一切矛盾的一般结构。他认为辩证矛盾的结构中包括:作为矛盾双方的对立面;对立面的统一;对立面的“斗争”;矛盾中统一因素和“斗争”因素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由于矛盾的发展水平和特点的不同而发生的变化。他反对把一切对立面都归结为两极的对立,而认为事物通常只是在其中某些特征方面是对立的。他认为统一有三种表现,即不可分离性、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统一在矛盾中也是能动的本质,而且是冲突和“斗争”的基础。他认为差别是处于可能状态中的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转化为现实的矛盾。他还反对维亚克列夫否认外部矛盾的存在,而肯定外部矛盾是存在着的。  相似文献   
59.
研究实诳主义的历史有很多困难。首先必須把实证主义的哲学問題和这一流派的某些代表人物曾作过研究的具体科学問題加以区分,这一点在分析現代实证主义时特别重要。主要困难在于实证主义所提出的哲学原則往往很不明确和极其一般。因而,連資产阶級历史学本身都把19世紀和20世紀欧洲哲学中各种不同的、甚至彼此往往有原則差別的派別叫做“实证主义”。  相似文献   
60.
因为在劳动的基础上不单是自然界变化着,而除此之外还有、甚至首先是人自己也变化着。这就是历史的发展。人从一开始就依赖着他的实存的此在的自然条件。他确实能够通过在一次维护威严的斗争中冒生命危险而超越这些条件。但是在这个冒险中他同时否定了这些一直没有变化的条件的全体性:他不分青红皂白地否定这些条件而并不去改变它们,而且这种否定总是毫无变化的同样的否定。因而,他在这个否定行动中并通过这个否定行动所创造的自由并不依赖于此在之物的特殊形式。由于人通过在劳动中并由劳动实现的否定使自由超越于此在条件,因而只有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