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7篇
  1966年   4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评卢卡奇     
一、毫无疑问,卢卡奇是二十世纪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他完美的道德是不容争议的;同样,他的思想上的完美性也是不容争议的。卢卡奇的思想发展是矛盾的,而且必然是矛盾的,因为他的思想所向往的现实本身过去是,而且现在仍然是矛盾的;这种矛盾贯穿着整个历史时期,即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整个历史时期。卢卡奇所从事的事业及其影响,说得更确切一些,他的著作及其影响,是有争议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既受到人们的称赞也受到批评;有的对它不屑一顾,有的对它保持沉  相似文献   
32.
使用“晚期资本主义”这个词汇的人,都有一种明确的论点:在由国家管理的资本主义中,社会的发展也是“充满矛盾”,或曰蕴含着危机的。因此,我要解释的首先是危机的概念问题。危机(或危象)是医学术语,我们最早是从医学里知道这个概念的。危机是疾病发展的一个阶段,从中人们可以看出,病者自身的力量能否足以使他恢复健康。危机过程、疾病,都是客观存在。传染病是外界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病者同自己在正常状态下的差别,是能够加以观察,或者借助仪器测  相似文献   
33.
丰富唯物主义辩证法基本规律的知识,概括起来有三条途径:第一、对从共产主义建设实践和国际阶级斗争实践中获得的新认识和新经验(这些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进行哲学的研究;第二、对各个新的部门科学知识,首先是自然、社会和认识中发展联系方面的新知识,进行哲学研究;第三、对哲学内部出现的问题的研究。只有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4.
简论社会学     
社会学,从字面上讲就是研究社会的学说。首先使用这个术语的是孔德(1798—1857)。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学,就是用综合联系(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联系,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的联系,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的观点,来研究作为整体的社会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例如,工矿企业、劳动集体、家庭)。因此,人们可以说,社会学所研究的那些领域,  相似文献   
35.
文章说,资产阶级和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家们总是喜欢把青年时期的马克思与成年时期的马克思加以割裂,并且以青年马克思在人道主义方面的言论来歪曲马克思,来解释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本质的异化现象。但青年马克思在谈人道主义时,总是以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非人的生活状况为对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改造世界和人的学说为基础的。文章说,早期马克思关于人道主义的言论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在当时提出人道主义思想是一种创举,表现了马克思的崭新的大胆精神。并说,列宁在后来发展了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学说,俄国工人阶级首先把这种思想变成了现实。马克思谈过“异化”问题,但这个“异化”概念是他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那里借用的概念。马克思使用这个概念是为了说明在有剥削的社会中,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下劳动者丧失人的特性,人的劳动不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愿活动,而是强迫劳动。劳动者所创造下的东西成了劳动者的对象化,劳动者的产品剥夺了劳动者的族类生活。文章说,人的异化现象的消除只能通过消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通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来实现。这是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也是我们时代人类的基本任务。这就意味着必须改变抽象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理想:“人人皆兄弟”。文章接着说,“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是为创造一个新的人的制度而斗争的无产阶级的具体的人道主义口号。  相似文献   
36.
我们过去编辑的《现代外国资产阶级哲学资料》1961年第5期曾摘要发表过《原子弹与人类的未来》。雅斯贝尔斯的这部反共作品,于1961年又稍加修改,出版了第二版。奥共中央理论刊物《道路与目标》主编马雷克最近在该刊上连续发表了两篇文章,评论这部反共作品。马雷克的观点,我们并不完全同意。兹将他的文章摘译如下。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7.
在当今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文献中,人们把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分为四个原则,这就是:集体主义、人道主义、社会主义的劳动态度,以及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为什么只有这四个原则?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有没有主次之分或次序排列?所有这些问题,在专业性的文献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有人把这些原则设想成一个带有等级差别的体系,有的则根本不承认有什么根本原则。就是在那些承认要有一个明确的根本原则作主导的  相似文献   
38.
阿拉伯哲学     
阿拉伯哲学是公元800年到1300年间,在哈里发封建伊斯兰教国家(这些国家包括近东,中东、北非和西班牙诸国)的社会基础上产生的各种哲学流派的总称。说得精确一些,阿拉伯哲学涉及的不只是阿拉伯哲学,而且还有用阿拉伯语撰写成的哲学,因为在阿拉伯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中,除了阿拉伯人以外,还有波斯人、土耳其人、塔吉克人、乌兹别克人、阿塞拜疆人和犹太人。培育这种中世纪东方哲学的精神土壤,一方面是伊斯兰教和神学思想,另一方面是希  相似文献   
39.
五对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异化概念的作用的解释,是和对于马克思1844年在巴黎期间进一步研究国民经济学文献时所撰写的《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评价,联系在一起的。在研究《手稿》时,第一个应该提出来的问题,就是《手稿》的性质(特点)的问题。《手稿》自身是一个完整的东西呢?还是不成系统的残篇断简呢?这样的——至少部分或者大体上是这样——《手稿》所展示的是一个统一的学说或者仅仅是一些没有联系的思想呢?任何一位粗读过《手稿》的人,都会说,《手稿》本身绝不是一部完整的东西。因此,也就不能说《手稿》中包含了一种发展了的、统一的学说,这也适用于《手稿》中广泛陈述到的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40.
到1848年为止,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发展可分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他们的思想发展是由他们要评说的、摆在他们面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决定的。他们的思想就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变化着,发展着。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可算到1845年初,也就是说,可以算到他们提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时为止)的特征是:他们(特别是马克思)的思想变迁是在思辨和分析交互影响的情况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