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绿色技术包含绿色自然技术和绿色社会技术,其价值论基础是人类中心环境整体论.人类中心环境整体论主张以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中心,去处理和解决人类实践性活动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但有别于本体论和目的论人类中心主义;承认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及其对社会系统的"先在性",但又不同于各种形式的自然中心主义.现实中差异性主体特殊的环境需求,也无法否定和消解"人类共同"环境利益的客现存在.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亲子冲突处理策略问卷的编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构建了亲子冲突处理策略的理论维度,并据此编制了青少年亲子冲突处理策略问卷。914名适龄被试接受测试,结果显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青少年亲子冲突处理策略的测量工具。研究发现,青少年亲子冲突处理策略有如下特点:①青少年处理亲子冲突的策略主要有主动解决问题策略、屈服让步策略、回避冲突策略、反抗攻击策略、他人调节策略。②青少年在亲子冲突处理策略的使用上具有显著的类型、性别、年龄差异,且冲突对象不同,策略的使用也有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运用实验法和问卷法对118名初中男学生进行攻击性的研究.比较了四种不同类型的攻击行为.包括群体之间、个体之间、群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结果显示:群体无论是作为攻击来源还是攻击目标都能起到增加攻击行为的情境作用;个体之间与群体之间在攻击性方面有显著差异;群体之间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的攻击性远高于个体之间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的攻击性: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时比个体之间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更高的攻击性.  相似文献   
14.
弗洛伊德和皮亚杰都是心理学的大师,他们关于心理发展的阶段、过程、结构等方面的思想既有关联,也存在不同。揭示两位大师心理观的关联和异同不仅有助于认清心理学思想的发展逻辑,而且对心理学理论的建构和研究也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生命美学与中国美学的伟大精神──评《周易美学》邹元江新近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周易美学》,是刘纲纪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美学思想研究的一部新著,它是继著者撰写的在海内外颇具影响力的《中国美学史》第一、二卷之后,更深入阐发中国美学思想精髓的又一力作。在论...  相似文献   
16.
人体有许多对称性器官,如双手、双腿、双耳、双眼等。但其功能却往往并不一定呈现对称性,在我国,91%以上的人属于右利手,即在用手活动中,右手占优势,左手作辅助,0.23%的人则是左利手,即平时所说的“左撇子。”手的这种偏侧性一般容易看得出来,然而眼睛的偏侧性却往往难以觉察到。心理学家为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在我国医药产品需求不断增长、医药市场迅速发展的形势下,由于体制等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科研与生产脱节,造成医药新产品开发困难或大量成果积压,难于转化为生产力,而企业则缺少新产品储备、缺乏发展后劲。文章指出,现阶段我国已具备建立医药技术转移中心的法律条件和社会环境等。文章介绍了医药技术转移中心的目标、任务、运行机制及其风险因素等。  相似文献   
18.
日常的非日常化与非日常的日常化邹广文、常晋芳从文化哲学角度看,日常生活是个体生活实践,是人的本真存在的自在自为的存在方式和对象化方式,是人类存在之“根”。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都有四个基本层次。日常生活的四个基本层次为:日常生存世界、日常交往世界、日常...  相似文献   
19.
“接受美学”(Rezeptionsasthetik)又称“接受理论”(Rezeptionsthorie)或“接受研究”(Rezeptionsforschulung),作为一种研究文学接受和影响的新方法,是本世纪60年代中期由联邦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汉斯·罗伯特·尧斯(Hans Robert Jaus)和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等五名文学理论家创立的,1984年始介绍入我国。近三年来,这一理论的介绍和研究有所进展,兹将进展情况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20.
邹相 《法音》2014,(4):72
正2014年4月10日下午4点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国务院副秘书长江小涓、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等人的陪同下,到少林寺视察,受到少林寺方丈永信法师及寺院僧众的热烈欢迎。在少林寺山门前,永信法师率两序大众,列队欢迎刘延东副总理一行。在永信法师的讲解下,刘延东副总理一行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少林寺常住院的建筑、雕塑、碑刻等文化遗存。当看到《皇唐嵩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