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来比较源记忆和靶记忆的难度。实验一比较两种记忆提取阶段的事件相关电位(ERPs)。实验二设置较高的成功标准,比较两者达标所需的时间,以此比较它们的难度。在实验一中,被试先进行项目记忆任务,接着进行源记忆任务(从两位虚拟人处接收项目,并记住项目的来源)和靶记忆任务(向两位虚拟人递送项目,并记住项目的去向)。源记忆和靶记忆的测试阶段要求被试再认项目的源或靶,并记录提取阶段的脑电。结果显示,虽然源记忆与靶记忆的正确率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正确提取的ERP中观察到,两者与回想有关的LPC之间有边缘显著差异(靶记忆比源记忆更趋正向,且在顶区差异最明显),这说明在回想上,靶记忆可能比源记忆需要更深的加工。实验二将源记忆和靶记忆结合在同一个任务中,要求被试反复尝试,直至两种记忆的正确率都达到较高的成功标准(近90%)。结果进一步证实,源记忆的加工水平深于源记忆。  相似文献   
12.
赵娟  邵志芳 《心理科学》2004,27(6):1486-1487
本文介绍了一种将多维数据视觉化呈现的技术elastic模型.以及以该模型为理论基础开发的软件ViDaExpert。elastic模型与ViDaExpert使用便捷功能强大.可以帮助解决多维数据视觉呈现及数据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刘铎  邵志芳 《心理科学》2006,29(1):231-232,213
随着基因科学的不断发展,对基因与人类心理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大量涌现。本文对此类研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列举了三个主要阶段。并提出了几点在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关于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的诊断和矫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邵志芳 《心理科学》1999,22(2):167-168
1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的由来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活环境不断丰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当今的青少年显得比较轻松活泼、思想开放,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较强、容易接受各种不同的文化,他们的竞争意识显著增强,情...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一种新型的人工问题,探讨了一些影响问题难度的因素。结果表明:未知参数越多,问题难度越大;中间未知参数不予提示时问题难度显著提高;参数排列方式越乱,问题难度越大;供选择的操作数越多,问题难度越大;供选择的操作的相似性越强,问题难度就越大;对过去题目中某些特征的意识水平越高,经验就越容易迁移,从而影响难度。  相似文献   
16.
学习困难儿童诊断量表常模制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邵志芳  陈国鹏  单阳 《心理科学》2000,23(2):169-171
"学习困难检查表"在上海范围内向1067名被试施测后,本研究对所获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到(1)各变量原始数据的均数和标准差.(2)各变量原始数据有显著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3)信效度检验结果基本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4)制定了上海地区常模.  相似文献   
17.
关于pCI与因果判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志芳  王健 《心理科学》2005,28(4):946-949
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检验了pCI公式对人类因果判断预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发现,被试的判断与pCI的预测趋势基本一致,但(a+d)/n的预测似乎更加准确;被试的判断较pCI而言波动较小,且可能在开始判断时需要一段时间形成自己的判断标准或方法,之后的判断与精密的数学计算有共同之处;不同个体判断方式有比较大的差异,但是仍能归为一些类型。  相似文献   
18.
因果错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志芳  赵娟 《心理科学》2004,27(1):107-110
本研究分别从可控情境和不可控情境两方面探讨了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人对因果关系的认知的特点。结果发现:1.在可控情境下。延迟反馈可能导致被试的因果错觉;2、在不可控情境下,被试同样表现出因果错觉:迷信和控制幻觉,并且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3、提供恰当的外部线索能有效地帮助被试消除已经形成的因果错觉。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客体回溯范式考察了特征变化的连续性对维持客体连续表征的作用。实验1和实验2分别探索了形状维度上的变化方式(不变、渐变、突变)和亮度维度上的变化方式(不变、渐变、随机变化)对客体预览利化效应的影响。在特征连续条件下(不变或渐变),两个实验都获得了客体预览利化效应。而在特征不连续变化条件下(突变或随机变化),该效应消失。这些结果说明特征变化的连续性同样影响客体连续表征的维持。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知觉实验通常采用视觉后向掩蔽在网膜水平上干扰对目标刺激的加工,主要有模式掩蔽和偏对比掩蔽两种形式.近年来客体替代掩蔽(简称OSM)的实验研究表明,围绕目标刺激呈现四个点也可导致目标刺激的可见性下降.OSM发生在客体表征水平上,它既是值得研究的掩蔽现象,也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本文介绍OSM的心理物理学和计算模型研究,并指出它对于认知科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