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研究表明同伴侵害是青少年抑郁的重要风险因素,然而其中介机制和调节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究。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834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考察了社会退缩在同伴侵害与青少年抑郁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师生关系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社会退缩显著中介同伴侵害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2)师生关系显著调节中介路径“同伴侵害→社会退缩→青少年抑郁”,具体而言,相较于高水平师生关系的青少年群体而言,同伴侵害通过社会退缩影响抑郁的中介效应在低水平师生关系的青少年群体中更高。  相似文献   
42.
今年(指1957年——译者)是奥古斯特·孔德逝世的一百周年。孔德是进步的热烈拥护者,各人种统一的热情的宣传者,各民族之间的和平的维护者。孔德接受了和发展了18世纪和19世纪初期先进的思想家所提出来的一系列的思想。孔德完全有理由把这样的一些思想家,比如杜尔果,狄德罗,孟德斯鸠,孔多塞当作  相似文献   
43.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情绪问题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探索家庭功能发挥过程和发挥结果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两者对青少年情绪问题的作用大小和机制为目的,采用Skinner等人编制的家庭评价量表(FAM,测量家庭功能发挥过程)和Olson编制的家庭适应性、亲密度量表(FACESⅢ,测量家庭功能发挥结果)、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422名中学生进行匿名问卷施测,通过相关分析、分层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统计分析发现:(1)总体上青少年的情绪处于良好状态;(2)家庭功能发挥过程和发挥结果各变量之间呈显著相关;(3)家庭功能发挥过程比家庭功能发挥结果对青少年情绪问题预测作用更大;(4)家庭功能发挥结果是家庭功能发挥过程与青少年情绪问题的部分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44.
家庭功能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关系的追踪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北京市三所中学620名初一和初二的学生为被试,采用追踪调查的方式,先后两次(间隔为九个月)让被试报告其家庭功能和问题行为,以探讨青少年家庭功能和问题行为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家庭功能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1)青少年的家庭功能和问题行为均存在一定的稳定性,但在任务完成、沟通和卷入方面存在变化,均为后测功能不如前测功能;而危害健康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显著下降趋势。(2)家庭功能的每个方面均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呈显著相关,即家庭功能发挥越好,青少年的问题行为也相应越少。(3)交叉滞后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更大程度上是家庭功能影响着少年的问题行为,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家庭功能中的卷入维度对青少年问题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5.
张锦涛  陈超  王玲娇  刘璐  刘凤娥 《心理学报》2014,46(10):1521-1533
通过整群取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某所高校2250名大一新生为测查对象, 采用问卷方式探讨了大学新生网络使用时间、网络社交使用占网络使用总时间的比重、网络使用的背景性渴求以及网络成瘾程度之间的关系。基于网络使用满足的相关理论以及渴求的条件反射理论,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即网络社交使用比重在网络使用时间与网络成瘾之间起调节作用, 而且这一调节作用通过网络使用的背景性渴求这一中介变量得以实现。结果显示:(1)大学新生每周上网时间为13.58 ± 8.94小时, 网络社交使用占全部上网时间的比重为27.18 ± 18.15%; (2)网络使用时间、网络社交使用比重、网络使用背景性渴求与网络成瘾的五个维度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3)网络使用时间以及网络社交使用比重均能够直接正向预测网络成瘾, 同时网络社交比重在网络使用时间预测网络成瘾这一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即相比较少使用网络社交的被试, 较多使用网络社交的群体表现出更高的网络成瘾程度, 且网络使用时间对网络成瘾程度的预测作用相对较低; 而且网络社交比重的调节作用部分通过网络使用的背景性渴求这一中介变量实现。  相似文献   
46.
工业设计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1900年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产品不断涌现,传统的概念、传统的形式无法适应新的功能要求,而新的技术和材料则为实现新功能提供了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以柯布西埃、格罗披乌斯等人为代表的现代设计先驱开始努力探索新的设计道路,以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47.
内化同性恋嫌恶是同性恋者经历对外界偏见的内化过程后,所形成的对自身性取向的负性态度。本文在回顾和分析内化同性恋嫌恶形成及影响机制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整合性的内化同性恋嫌恶形成/影响机制假设模型。最后,本文提出进一步验证和发展内化同性恋嫌恶形成/影响机制模型、考察缓解内化同性恋嫌恶影响的保护因素及加强内化同性恋嫌恶的本土化研究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8.
我有一位在欧洲搞摄影的朋友,收入颇丰,多年的积累少说也在百万。然而他在巴黎10年来一直租住着人家的地下室,没有一件像样的家俱,沙发还是头一个房客留下的,弹簧早已从破洞中露出头来,入座前必须用几本旧杂志垫在其上,否则,后果可想而知。问他为什么不换换,他却很是无所谓地说,先这样  相似文献   
49.
青少年和母亲知觉的差异及其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从辽宁辽阳市选取605名小学五年级至初中二年级、高中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及其母亲为被试,探讨青少年与其母亲对父母冲突知觉的差异,以及这种知觉差异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要求青少年和其母亲分别报告父母过去一年中在10个方面的冲突频率,同时要求青少年报告自己在过去一年中20种问题行为的发生频率。研究发现:青少年对父母冲突的知觉明显比母亲消极,但是到了高中.两者知觉的差异不再明显;青少年与母亲在指向父母自身冲突方面的知觉差异大于指向孩子的父母冲突方面两者的知觉差异;青少年知觉到的父母冲突多于母亲知觉到的父母冲突的人数比例高于青少年知觉到的父母冲突少于母亲知觉到的父母冲突的人数比例;青少年与母亲对父母冲突知觉的差异会增加青少年出现问题行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0.
以544名初一、初二、高一和高二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在控制了相关人口学变量后,消极饮酒期望对积极饮酒期望与青少年饮酒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以及饮酒拒绝自我效能对消极、积极饮酒期望及两者交互作用与饮酒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28.31%的中学生在过去一个月中曾饮酒,其中13.60%在过去一个月中曾大量饮酒,8.27%曾醉酒;(2)积极饮酒期望能正向预测青少年的饮酒行为,消极饮酒期望在积极饮酒期望与青少年饮酒行为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3)饮酒拒绝自我效能在消极饮酒期望与饮酒行为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积极饮酒期望与饮酒行为的关系以及消极饮酒期望的调节作用中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4)调节效应的中介机制表明,低消极期望组中,随着积极期望的提高,饮酒拒绝自我效能呈直线下降的趋势;而在高消极期望组中,无论积极期望高或者低,饮酒拒绝自我效能均较高。研究结果对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干预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