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气道管理是机械通气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人工气道管理各个环节的处理,关系到机械通气的顺利进行,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有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气道管理的策略应该注重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在全身调整的基础上细致地管理气道的各个环节,体现气道管理的艺术。本文结合最新的临床研究证据阐明气道管理与VAP防治的策略。  相似文献   
82.
冯友兰的“新理学”思想体系具有鲜明的理性特征。一方面,他借助于逻辑分析的理性思维方法,创建了“新理学”的形上学体系;另一方面,虽然冯友兰以理性来定义人的本质,但是由于他仅仅强调其中作为思维分析方法的逻辑理性,而完全忽略了价值层面上的理性的批判向度以及与理性密不可分的人的自由本质,以至于从根本上严重制约了“新理学”对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变革。  相似文献   
83.
民族教育作为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的省份,全省少数民族人口1483万人,占总人口的38%。世居少数民族有苗、布依、侗族等17个。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252个民族乡.自治地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5.5%,自治地区人口占全省人口的40.9%。  相似文献   
84.
为考察初中生的核心自我评价在班级环境和学业压力之间的中介作用及此作用在不同性别群体中的差异性,对北京市四所初中697名初一到初三的学生进行了班级地图量表、中学生学习压力问卷、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的测查。结果表明:(1)总体班级环境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但女生在学业自我决定上具有小效应量的显著优势,男生的学业压力显著高于女生,核心自我评价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2)班级环境中的师生关系和班级行为自控可以显著预测学业压力,两者共同解释学业压力12%的变异;(3)男生和女生的核心自我评价在班级环境和学业压力间均起完全中介作用;(4)女生群体中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显著高于男生群体,说明性别对此中介效应存在调节作用。最后对核心自我评价在班级环境和学业压力之间的中介机制及其对女生群体的重要意义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5.
吃辣产生灼痛感, 却成为享乐。纯粹接触效应、良性自虐说等可诠释食辣的原因。食辣与感觉寻求、冒险、奖励敏感度、攻击和易怒的特质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具身隐喻理论认为食辣的心理效应可能具身于身体的生理体验之中。食辣的脑基础涉及脑岛的岛短回和下丘脑, 但尚未发现更高级功能脑区的激活。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挖掘食辣的心理根源, 深入探究食辣心理效应的具身隐喻机制和脑机制, 并开展食辣心理在感官营销和饮食文化营销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86.
编制适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筛查工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实际调研及专家研讨的方式构建出量表的三个筛查级别,22个维度指标,并据此发展出具体项目。再通过对890名普通大学生和67名正在接受咨询的临床大学生样本进行预试,对另810名大学生进行正式测试,以及多轮专家评估来检验和修订项目,最终形成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的模型结构合理,拟合良好;量表各项目区分度良好,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咨询求助和未求助大学生在量表以及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有显著差异。因此,该量表可作为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87.
婚姻与幸福的关系一直备受学界和公众关注,但尚无明确定论。研究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两次追踪到的24172人数据,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探讨婚姻与幸福感因果机制。结果发现婚姻状态转变(未婚→已婚)能明显提升个体幸福感,但提升效应受性别调节,即婚姻对男性幸福感回报明显高于女性。结论:婚姻带来的社会支持、经济增益等可能是婚姻促进幸福感的主因;而传统婚姻文化及婚后男女在家庭结构或功能上的分工差异,可能是婚姻对男性幸福感的回报明显高于女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8.
青少年期母子性格与家庭亲密度的关系:性格喜好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旨在考察性格喜好与母子性格、家庭成员亲密度的关系以及性格喜好在其他两个变量之间的中介作用。成都市632对初高中学生及其母亲分别自评并填写了艾森克人格问卷,同时评价喜欢对方性格的程度。另外,青少年还报告了与家庭成员的亲密程度。通过相关分析、多元方差分析、层级回归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建模,结果发现:性格喜好与母亲性格、青少年性格均有显著关系,青少年对母亲的性格喜好程度与家庭成员间的亲密感有显著正相关。青少年性格和青少年对母亲的性格喜好程度能直接预测家庭成员亲密度,同时青少年和母亲的性格还通过青少年对母亲的性格喜好程度间接作用于家庭亲密度,提示性格喜好在二者的关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9.
由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系、河北信德文化研究所主办,爱德基金会和进德公益协办的"首届宗教与公益事业论坛"于6月27日至2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政教学三界的领导、专家和学者60多人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宗教公益事业的回顾与展望",与会各界人士围绕论坛主题,就宗教与公益事业的关系、宗教公益事业的意义、宗教公益事业的实践与经验以及宗教公益事业的未来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论坛既是对宗教公益事业的总结与推动,也包含着对宗教公益事业的肯定与期许。本期,我们选刊部分与会者精彩发言,由此表达我们对宗教公益事业的鼓与呼。  相似文献   
90.
视觉线索诱发的香烟渴求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考察了90名男性青年志愿者(30名不吸烟者,60名香烟成瘾者被随机分成两组:被剥夺组和即时满足组,每组30名)在不同视觉线索刺激下诱发的心理渴求程度,以及喜欢和厌恶两种情绪的感受程度.视觉线索刺激为90张彩色图片,分为吸烟线索刺激图片(60张,包括与吸烟高度相关的图片和中度相关的图片,每类30张,和控制线索图片(30张,亦称与吸烟低度相关的图片),用计算机随机呈现给被试,每张图片呈现4秒钟,每呈现完一张图片,就让被试对该图片所诱发的香烟渴求程度,以及喜欢和厌恶感受进行评价.结果发现:(1)视觉线索能诱发香烟成瘾者对吸烟的渴求,并且诱发的渴求程度和剥夺状态有关,表现为被剥夺的香烟成瘾者的渴求程度高于即时满足的香烟成瘾者;(2)视觉线索与吸烟行为的相关程度越高,所诱发香烟成瘾者的心理渴求程度越强;(3)对香烟成瘾者来说,刺激图片对香烟渴求的诱发程度越高,引发的喜欢情绪越强,厌恶情绪越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