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往研究考察了不公平经历如何影响个体的认知、情绪及行为。然而, 这些研究着重于考察个体“独自经历”不公平的现象, 而尚未有研究考察, 当个体与他人以群体身份共同经历不公平时, 不公平经历对个体的影响。3项实验采用改编的三人最后通牒博弈任务考察“群体共同经历”不公平如何影响个体的不公平感知。研究结果表明, 无论是通过“共同命运” (实验1)、轮流为群体做决策(实验2), 还是招募成对朋友(实验3)来操纵或凸显群体身份, 群体共同经历不公平, 相比独自经历不公平, 均显著降低(而非提升)了被试的不公平感知。研究结果对于社会及组织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2.
群际态度是人们对于某一群体的喜欢或不喜欢,包括外显群际态度和内隐群际态度,它是一个群体对另一群体正负连续体的评价。群际信念是人们对某一群体特性的刻板印象。以往研究认为,群际态度和群际信念是耦合关系,相互影响,相倚存在。但群际态度和群际信念也存在分离性证据,即存在矛盾性和非统一性。为何形成耦合或者分离,文化定型论、群际态度补偿机制(低地位群体的创造策略、高地位群体的慷慨策略),以及认知差别等都成为调节性平衡点。探讨群际态度和群际信念的分离性关系和作用机制对于干预和消弭群际边界与群际冲突,缓和群际关系具有深远影响,可以支持其独立路径予以针对性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93.
智力运动是以开发智力为目的且涉及到较多认知活动的竞技运动。研究表明, 长期的智力运动经验会影响专家在领域内任务中知觉及记忆的行为表现及其大脑活动。智力运动经验使专家知觉广度增大的同时, 促进专家对棋子关系进行整体性知觉加工, 且这一过程与颞顶联合区、缘上回、压后皮质、侧副沟、梭状回等区域有关; 在长时记忆中存储的具体(空间位置)及抽象信息(知识、策略、棋子关系等)是专家记忆优势发生的基础, 该过程与内侧颞叶、额叶和顶叶有关。未来研究可以从智力运动类型、创新实验范式, 结合测量设备及认知特点, 深入探讨智力运动专家整体知觉优势及记忆优势的神经机制, 为人工智能和技能训练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时最佳输注方式及应用时机.选择30例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3种输注方式:间歇泵入输注(90min/次,5次/d)、持续泵入输注20h、持续泵入输注14h;每4h监测1次患者胃液残留量及胃液pH值,每种输注方式观察24h.结果3种输注方式下抽取的胃液残留量及测得的胃液pH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歇泵入输注方式较持续泵入输注14h、持续泵入输注20h测得的胃液pH值低,胃液残留量少,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适应后,更适宜采用此输注方式.  相似文献   
95.
探索现代人类世界道德整合的不同途径内容提要:本文主要介绍著名宗教社会学家贝拉(Robert N.Bellah)有关现代社会道德秩序存在可能性的观点。文章以贝拉领衔著作的《心灵的习性》和《好社会》两部社会学典范为基础,指出贝拉彻底地把理论探讨和经验研究与道德热情混合在一起,呈现出人道主义文化的特质;贝拉洞悉现代社会由于个人主义过度膨胀造成的道德困境,将宗教视为创造和维持道德团结的道德力量之源;他还特别注意到由于文化的差异,会出现不同途径的道德整合方式,而宗教在美国则扮演提供平衡各种社会混乱力量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6.
本研究采用复制时距和数字加工双任务,探讨数字大小影响时距知觉的机制。实验首先呈现不同时距的圆点,然后让被试按键复制圆点呈现的时距,与此同时,对屏幕上出现的数字进行命名(实验1)、奇偶数判断(实验2)、大小判断(实验3)。实验结果发现对数字进行奇偶数判断时,数字大小对时距知觉没有影响;进行数字命名和大小判断任务时,数字大小对时距知觉都产生了影响,并且时距不同,数字大小对时距知觉的影响也不同。该结果表明时距知觉的数字效应与数字加工任务和时距长短有关,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7.
在项目间语义关系的熟悉性研究中, 一个关键问题是熟悉性效应依赖于哪种信息的加工, 关系概念还是抽象结构?研究通过两个实验, 借助无线索回忆再认范式(the recognition without cued recall paradigm, 简称RWCR范式)和四词类比材料, 采用混合设计, 直接分离与比较关系概念和抽象结构的加工对RWCR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 关系概念作为测验线索能够引发显著RWCR效应, 但仅仅学习关系概念却不能;只有学习关系概念的结构化材料时, 才能引发显著RWCR效应。该结果表明, 项目间语义关系的熟悉性过程与结构信息有关。  相似文献   
98.
通过对放射科实施工作流程重组期间医务人员工作负荷的研究分析,发现工作流程重组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增加医务人员工作负荷.只有运用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减轻工作负荷压力,才能保障工作流程重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9.
美德伦理学通常被指责为不能提供正确行动的独立标准。面对这一责难,美德伦理学产生了两种回应。一些美德伦理学家认为,伦理学应当用美德概念替代正确行动的概念;另一些美德伦理学家主张,正确行动的概念可以还原为美德概念,并提供了正确行动的美德伦理学解释。前者的回应是不合理的,后者提供的解释是不成功的。美德伦理学的结构决定了它不能提供正确行动的独立解释。其根源就在于美德伦理学与规则伦理学是伦理学的不同组成部分。美德伦理学主要是一种道德修养理论,不适合于论说对行动的道德评价。  相似文献   
100.
道官初探     
道官,是中国古代道教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广泛搜集正史及道教经典、金石中的有关史料的基础上,采用道教金石史料与正史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方法,对道官司职、道官在道教历史上的作用与贡献、道官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影响等内容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