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返回抑制(IOR)是指注意过程中个体对已搜索过的位置进行抑制, 从而在随后该位置上出现目标时发生注意重新定向或反应变慢的过程。本研究使用ERPs技术, 采用线索-靶子范式, 考察了情绪目标辨别任务中IOR的发生过程及二者的神经机制。结果发现, 与无效线索相比, 有效线索下的P1波幅更小, N1波幅更大, 正性、负性面孔N170的波幅比中性面孔大。表明当要求被试做情绪辨别任务时, IOR与对情绪信息的反应之间发生了分离, 表现出情绪加工的优先。这说明IOR和情绪偏向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神经通路上的适应机制, 也为进一步探究注意与情绪的关系问题提供了来自神经电生理学的证据。  相似文献   
23.
万物可互联了, 时间却稀缺了, 情感也耗竭了。把这三种现实工作中的趋势关联起来的关键概念是自主性:员工不能自主控制工作时间引发时间稀缺和情感耗竭。过往研究认为, 在一般情景中, 互联网连接性会增加自主性。但是, 当处于一种不对称的权力依赖关系中时, 互联网连接性反而会降低自主性。借助权力依赖理论, 相对依赖性和家长式领导监控氛围是逆转互联网连接性增强自主性的关键条件。通过引入权力依赖理论, 从一个新颖的视角探讨互联网连接性降低自主性的作用机制及其后效, 所构建的理论模型挑战了以往文献中互联网连接性增加自主性的主流理论观点, 也为互联网连接性环境下的自主性问题构建了一个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4.
只要我们换另一种思路,在音乐课堂上给流行音乐以应有的地位,我们就能期望音乐教育教学有较良好的效果。有些音乐教师虽然也认可流行音乐教学的意义,但课堂教学内容往往只局限于教科书所提供的音乐材料,而事实上,流行音乐教学的内容可以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相似文献   
25.
六朝文体与儒家礼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讨了六朝文体与儒家礼教文化的关系 ,认为六朝众多文类萌生、发展于儒家礼制、礼仪的需要中 ,文类之下隐藏着权利意志和礼教精髓。诸如颂、赞、祝、盟、封禅等文类与吉礼 ;诔、碑、哀、吊、墓志、祭文等与凶礼 ;诏、策、制、敕与人君之礼 ;章、表、奏、启与人臣之礼 ;誓词、檄文与军礼 ;诗与礼制都具有紧密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6.
综合化的声乐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师声乐课堂,是21世纪声乐教学模式适应高信息化时代教育需求的最新体现。不仅为声乐教学提供了极大便利,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客观地促进了高师声乐教师综合素质的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27.
贾志军 《中国宗教》1995,(收录汇总):66-67
目前,国内外对“大数据”概念的共识是——需要新的处理模式才能拥有更强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多样化的数据集合(信息资产)。依据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的《大数据时代》可知,大数据除了具有信息数量大、种类多、应用价值高等特征外,还具有实时性、共享性和综合性等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28.
在劳动者权利意识觉醒、工作的心理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等现实背景下,本文聚焦于工作中的客体化这一具有深远社会意义和重要研究价值的现象,从四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首先,在工作情境中,人们为何会客体化他人?其次,在工作情境中,客体化经历将引发工作者哪些心理与行为后果?第三,在工作情境中,工作者会否主动或被动地将自我客体化?最后,在工作情境中,如何减少客体化现象?未来研究应更广泛地探讨情境和宏观环境以及文化因素对工作客体化的影响;探讨工作客体化对道德感知和后续社会行为的影响;关注工作自我客体化的心理功能,以及建立工作客体化的解释框架或理论。  相似文献   
29.
释迦牟尼佛出家后,参访了许多外道,都解决不了问题;又自己苦修了六年,还是解决不了问题.以后感到只限于苦行也不行,入尼连禅河洗浴,接受了牧女所献给他的乳糜.吃了以后,精神焕发起来.独自到伽耶菩提树下敷座而坐,自誓若不证无上菩提终不起座.端坐思惟经过了四十余昼夜见明星而大彻大悟.有人也许以为端坐四十余昼夜有点困难吧!其实这是少见多怪.佛学院传印法师曾经依止几年的虚云老和尚,丛林里都知道.他在终南山入定十八天.此后,他在传戒时,往往一盘腿,就是七八小时不起座.释迦牟尼佛一坐四十余昼夜,在定中则如一弹指顷.所谓"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正是定中光景.这在近代科学中也已得  相似文献   
30.
今天开始给大家讲禅宗,以后不再另换题目了.佛家的各宗各派,老实说,其目的都是为了开悟佛之知见.释迦牟尼佛以开悟而成佛,他根据他的开悟——亲证境界变成语言文字而传播他的教.在各宗各派中特别强调开悟的是禅宗.并且从原理到方法上都有其特殊风格.而其他各宗各派呢,虽然都讲开悟,大多以为开悟是逐渐的,要依照一定的次第渐修渐悟.禅宗则主张顿悟,不论次第的.现在先就禅宗的一些问题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