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本文从中国宗教思想整体的角度,考察了外来宗教思想传入中国以前中国固有宗教思想的形成、展开和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宗教思想所发生的变化等问题.因篇幅关系,译文拟分三次刊出.  相似文献   
222.
钓者悟钓     
《庄子·秋水》云,“以道观之,物无贵贱”,“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钓鱼的高下不在鱼之大小,而在是否入“道”。“得而不喜,失而不忧”应该是钓手的基本风度。  相似文献   
223.
自尊内隐改变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EAST为内隐自尊测量工具,以阈下评价性条件反射(EC)为基础对自尊的内隐改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EC处理可以有效增强个体对自我的积极态度,继而提升个体的内隐自尊.自尊可以加以内隐改变;(2)EC处理没有增强个体的外显自尊,可能足自我展示等作用的干扰所致;(3)EC处理可以成功地用于自尊的内隐改变,是内隐自尊的形成和改变研究中一种值得深入探讨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224.
本文参考了大渊忍尔、小林正美、柏夷(Stephen R. Bokenkamp)和王承文等人的研究成果,以现存灵宝经(《道藏》本、敦煌抄本)所见葛玄的材料为中心,考察了灵宝经与佛教教理、上清派道经及天师道的思想关系。因篇幅关系,译文分两次刊出。  相似文献   
225.
本文参考了大渊忍尔、小林正美、柏夷(Stephen R. Bokenkamp)和王承文等人的研究成果,以现存灵宝经(《道藏》本、敦煌抄本)所见葛玄的材料为中心,考察了灵宝经与佛教教理、上清派道经及天师道的思想关系。因篇幅关系,译文分两次刊出。  相似文献   
226.
司继伟  孟丽丽  徐继红 《心理科学》2007,30(6):1466-1468
测量估计是算术估计的一种常见形式,被看作个体数量能力早期获得的重要渠道,也可为物理测量教学提供一条有效途径。论文简要回顾了测量估计研究的发展历程,讨论了测量估计能力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个体常用的测量估计策略种类以及相关的教学训练方式,最后指出了现有研究的缺陷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27.
采用自编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问卷和我国台湾学者陈信君编制的学校效能问卷,对301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①高级职称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高于低级职称教师;②省一级学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高于市一级学校教师,而市一级学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高于区一级学校教师;③教师组织公民行为与学校效能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④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学校认同、责任意识和利他行为因素对学校效能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28.
内隐数学-性别刻板印象的SEB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马芳  梁宁建 《心理科学》2006,29(5):1116-1118,1115
本研究采用SEB实验设计,考察大学生的内隐数学-性别刻板印象。结果发现,SEB方法能显著地检测到大学生普遍存在“男性比女性更擅长数学”这样的内隐数学-性别刻板印象;SEB所测量到的内隐数学-性别刻板印象没有性别差异,所测得的内隐数学-性别刻板印象也没有专业差异。  相似文献   
229.
进化心理学一直热衷于人格共同性的探讨,但一些研究者也认为应该关注人格差异性,因为共同性和差异性是人格必不可分的两面。对人格差异性的进化解释比较成熟的有三种:生活历史理论、基因多样性理论和代价信号理论。生活历史理论认为是不同的环境(稳定和不稳定),造成了不同的生活历史策略(K策略和R策略),人格特质差异是这些策略的进化产物。基因多样性理论主要从基因突变和平衡选择的角度来解释人格差异性。前者强调突变基因的不可避免性引发了个性差异的存在和发展;后者强调概率的调节作用,解释了不同人格特质之所以能够并行存在的原因。代价信号理论则认为是个体拥有的先天禀赋或者资源差距导致其传递信号的能力差异,从而选择了不同的行为策略。未来研究需要加大遗传学、神经科学等方面的力度,以及研究范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230.
长期以来,关于面孔表情识别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面孔本身的结构特征来进行的,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面孔表情的识别也会受到其所在的情境背景(如语言文字、身体背景、自然与社会场景等)的影响,特别是在识别表情相似的面孔时,情境对面孔表情识别的影响更大。本文首先介绍和分析了近几年关于语言文字、身体动作、自然场景和社会场景等情境影响个体对面孔表情的识别的有关研究;其次,又分析了文化背景、年龄以及焦虑程度等因素对面孔表情识别情境效应的影响;最后,强调了未来的研究应重视研究儿童被试群体、拓展情绪的类别、关注真实生活中的面孔情绪感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