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81.
《美诺篇》是柏拉图写的一篇苏格拉底对话。最初讨论的问题从“德性是不是可传授的”开始,然后过渡到“德性是什么”。美诺关于德性的若干界定被驳斥之后,提出了关于探究之不可能性的“美诺悖论”。苏格拉底为了应对它而提出了“回忆说”。后续的论证看似陷入矛盾:一方面,如果德性是灵魂中起正确指引作用的东西,那么德性就是知识;另一方面,如果不存在德性的专业教师,那么德性是不可传授的,也就不是知识。不过苏格拉底随后认为行为的正确指引不仅有知识还有真信念,由此他试图论证通常被认为有德性的人可能没有知识而只有真信念,并且以某种方式解释了知识和真信念的差别。  相似文献   
282.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海学阿訇,广大穆斯林称赞他是一位廉洁奉教的好阿訇。马阿訇现年48岁,他轻财重教,品学兼优。自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落实以来,他先后在上磨、西窰湾、关河清真寺掌教,把全部精力倾注在伊斯兰教事业上,深受穆斯林群众的爱戴。马阿訇家住上磨村。自1987年至今,一直在距家30华里外的关河清真寺任教长。他从未让坊上负担他的生活费用。他常说:“我  相似文献   
283.
我前次对当前僧教育提了要有保证学习的体制和应机施教的教材的意见,但是过后一想,在实际工作中,还有值得注意的事项,也不应该忽略.  相似文献   
284.
近一段时间来.中国不少百姓、专家甚至官员都在询问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的大学生到底怎么啦?  相似文献   
285.
詹文杰 《哲学动态》2023,(10):35-46+126-127
语言决定论认为语言形式决定思维形式。语言决定论自身存在强有力的理论对手,如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指出所有语言都有共同的形式普遍性,皮亚杰认为思维决定语言而不是相反,等等。在汉语哲学的研究中,语言决定论的贫困依然存在。张东荪和谢和耐等语言决定论者的许多具体分析是不成立的,他们将中西哲学的差异归因为语言差异时证据并不充分,而且忽视了语言之外的其他因素。尽管弱版本的语言相对论可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强版本的语言决定论在理论上难以得到辩护,由此引申出的许多关于汉语哲学的判断是不正确的,并且可能会导致坏的特殊主义,破坏普遍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286.
阿拉玛·托布托巴易(又译塔巴塔巴仪),全名阿拉玛·赛义德·穆罕默德·侯赛因·托布托巴易(AllamahSayyidMuhammadHusaynTabatabai)1903年(伊历1321年)出生在伊朗大不里士(Tabriz)一圣裔家庭,该家庭系圣族,14代皆出著名伊斯兰学者。托布托巴易从小在家乡接受初等教育,掌握了阿拉伯语和基本的宗教知识。大约20岁时赴伊拉克纳贾夫(Najaf)著名的什叶派大学继续攻读,在宗教大学里许多学生盲从“传播科学”的分支,特别热衷于神圣法律(divinelaw真主的沙里亚大法)、伊斯兰法理学和判决原则,而托布托巴易则寻求传统科学的两个分支,继承科学和推…  相似文献   
287.
海德格尔、印象画派与中国传统审美感合思想分别从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语言阐发了对艺术中道思想的理解与认识。海德格尔认为的澄明境域即是艺术化的中道本体境界,后印象画派与强调审美主体对客体瞬间印象的自然主义不同,它是一种导向主客统一、混化一体的创作思维,即是艺术创作中的中道思想。我们中国传统美学讲究的是心物平衡,相感相应,不在物我间进行强行分割与对立,主张和谐共构,以世界自然和谐的生态化为宗旨,从艺术本源到创作、接受等全方位都是中道思想的贯通。  相似文献   
288.
本文集中讨论赫拉克利特著作残篇DK-B1的翻译与理解问题。作者利用古典语文学方法详细阐述了DK-B1的若干文本问题,在总结西方学界各种观点的基础上对Λγο(logos)的含义进行了深入分析。作者认为,赫拉克利特的具有多个层次的含义,它不仅表示赫拉克利特个人的"叙述"或"教义",而且表示超越的"理性"或"法则"。赫拉克利特呼吁人们理解Λγο,洞察存在者之本性和真相,追求智慧而脱离愚昧,这是真正哲学式的召唤。  相似文献   
289.
詹文杰 《世界哲学》2017,(5):106-114
按照柏拉图的《斐多》,获得知识首先意味着灵魂自身的净化,其次意味着灵魂对于纯粹实在或诸理念的回忆,最后意味着借助"假设法"或命题推演的方法而不是借助经验观察来探究实在。本文从这三个方面阐释了《斐多》中关于知识之获得的论述,从而说明柏拉图在写作这篇对话录之时关于认知和知识所持有的基本思想。本文同时还反驳了陈康的一个主张,即《斐多》提及了比"思维"更高级的所谓"理念直观"。  相似文献   
290.
血管外科在近几十年日益发展成熟,并逐渐从普外科分离出来成为单独发展的学科.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新世纪,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也推动着血管外科诊疗手段的突飞猛进.这就要求从事血管外科的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要树立科技发展观的意识,及时了解科技前沿的发展动态,用新技术新方法改善治疗效果,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类健康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