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考察了白天室内照度(300 lx vs 1200 lx,眼位水平)对认知加工的影响及主观情绪和警觉性在照度水平与认知加工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被试在高照度照明条件下的认知加工绩效(Go/No-go,2-Back)明显好于低照度照明;(2)高照度照明对积极情绪和主观警觉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警觉性在照度水平对Go/No-go任务的影响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情绪的中介作用不显著。这表明警觉性在室内照度与部分认知加工间扮演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探索了9-26个月婴儿在上位水平类别、基本水平类别和下位水平类别的发展顺序。采用触摸屏式的序列触摸任务,36名婴儿参加实验,分9-14月、15-20月、21-26月三个年龄组。以平均序列长度作为组分析的因变量指标,以Dixon等(1998;2007)开发的Touchstat V3.0软件统计的归类者概率作为个别分析的因变量指标,结果表明,9-14个月、15-20个月和21-26个月三个年龄组的婴儿,都能显著地区分基本水平的类别;15-20个月和21-26个月婴儿,能够显著区分上位水平的类别;21-26个月的婴儿,能够区分下位水平的类别,说明了婴儿不同类别水平概念的学习,是按照基本水平(L2),然后上位水平(L1),最后才是下位水平(L3)的顺序发展的,即L2→L1→L3。  相似文献   
13.
人们似乎认为,在以公域为主的时代,对人们的道德要求就是遵守普遍的社会法律规范和社会管理规范,个人的美德就是与这些普遍规范相适应的欲望、情感、气质、性格,它只具有一种工具性的价值。实际上,美德是人的一种内在价值,本身就是善。美德是心灵品质的优秀状态,是理智、情感、欲望相互渗透、融合、化通的状态。塑造美德是对人生意义的创造;美德中内涵着对行为对错的判断力,有着社会正义原则的普遍维度。  相似文献   
14.
詹文杰 《世界哲学》2012,(5):40-53,161
本文首先追溯了"诗"和"哲学"在古希腊语境中的原始涵义,并对柏拉图批评诗的思想史背景做了某种程度上的还原。在这些铺垫之后,文章的主体部分详细阐明了柏拉图如何在"教化"和"真理"这两个基本视域中展开他的"文艺批评",并且指出了这两种视域之间的内在张力。文章的最后部分对如何确认诗与哲学各自的地位做了几点提示。  相似文献   
15.
康德的实践哲学具有一个完整的义理系统,贯穿其道德形而上学、实用人类学、教育学、政治哲学、历史哲学等等,从本体与现象的绝对划分开始,为绝对的道德价值在理性世界确定其先天来源,开出法权学说和美德学说,在经验世界中考察人的自然禀赋在符合理性理念的政治国家中如何发展到与理性的自主运用相互协调的状态,并把人类历史看作是人类作为一个总体而整体地道德化的无穷的进程。由于缺少物质实践的观念,其义理系统中也存在逻辑跳跃。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集中阐释了柏拉图的感觉学说。在第一部分,笔者通过借鉴弗雷德的观点考察了古希腊语aisthēsis这个词在柏拉图著作中的多重用法,指出它不仅表示感官知觉,还表示一般的觉识、意识,以及基于感觉之上的判断,等等。从第二部分开始,笔者按照发展论视野梳理并评论了柏拉图关于感觉的论述,主要涉及《斐多》《理想国》《泰阿泰德》和《蒂迈欧》几篇对话录。  相似文献   
18.
罗尔斯对政治美德的关注是一贯的,在《政治自由主义》中,他构造了一种独立于各种完备性学说的政治观,给出了政治美德的内在基础,即在一个自由宪政的社会中,人们具有并可以得到发挥和发展的两个基本道德能力:形成正义感的能力以及形成、修正和追求善观念的能力,设定了使政治美德能够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良序社会的环境条件,在严格限定了的政治范围中,考察了诸种政治美德及其塑造途径。他以一种理论上自洽的方式捍卫了自由主义关于美德的信念。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历史上出现过多种无政府主义观点,它们缺乏对国家功能的正确认识。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国家的出现是必然的,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国家的政治必须具备道德基础,而“互利”“相互性”和“公道”模式在提供按正义原则行事的主观动机方面都有其局限。应该从国家作为最高伦理实体的角度走出契约论正义观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一、“求真”作为希腊式“爱智慧”的特征如果从1607年徐光启和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开始算起,汉语界接触希腊学问至今已有400年的历史。400年来,尤其是进入20世纪之后,以希腊式学术为渊源的西方学术与中国传统学术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与交流,其影响可能比中古时代印度佛教文化传人中国还要深远得多。在这种处境下的汉语学者应当如何面对思想上的异质性:是固执地维持原有开端的纯粹性,还是把某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另一个开端从“异在的”收纳或承认为“本己的”?理解是承认的前提。我们必须对中西方学术传统的根本性质做一番考察和反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