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着眼于目前心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再次探讨了几个切入点:(1)改善预后,注重患者心理因素调养;(2)从“治未病”角度入手;(3)从复方-有效组分-单体的转换入手;(4)建立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循证医学模式;(5)从流行病学调查疾病证候的分布情况入手;并提出创新是中医学体系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并适应当前形式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32.
33.
34.
龔耀先 《心理学报》1963,8(2):59-67
在对健康人进行联想实驗的同时,我們也对几种神經症、精神分裂症、癲癇、躁狂症和抑郁症等患者进行了研究。本文是研究神經症患者的一些資料的初步总結。 自伊万諾夫-斯莫林斯基于1917年首先将联想实驗用于人类高級神經活动的研究后,許多作者以此方法研究了神經症患者的皮层动力特点,他們所得結果頗不一  相似文献   
35.
吐鲁番地区在丝绸之路上极为重要,新疆地区中西佛教艺术的最早交汇就在此处,而现在已湮灭的摩尼教,其珍贵史料与艺术遗址亦多发现于此。摩尼教是一个世界性的宗教,源起在波斯,由教主摩尼(MANI)创于3世纪中叶。3—15世纪曾在亚非欧三大洲很多地区流行,吸收了不少东西方宗教思想,形成二宗三际的独特教义后,又影响了希腊哲学与基督教一些教派,甚至与佛教也有交互影响,但是摩尼教(东方教区)佛教化的程度远过于佛教中吸纳摩尼教的成份。新疆的古代遗迹与文书中有不少摩尼教的踪迹。考古工作成果可分为两次大的发现,即20世纪初德国人的发现及80…  相似文献   
36.
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解军 《心理学探新》2001,21(1):49-53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新时代社会发展有密切关系.他们的心理特点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大学新生与毕业生的心理需求不同,所产生的心理障碍也不同,但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们保持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7.
麦春燕  何先友 《心理科学》2017,40(5):1040-1046
运用Stroop任务的SOA范式,考察中-英双语者干扰和易化效应的时间进程及程度,比较双语者认知控制和词汇通达的差异。结果发现,在中文条件下,干扰效应的峰值发生在SOA为-200ms时,在英文条件下,最大的干扰效应发生在SOA为-300 ms时,由此可见,干扰效应时间出现了负转换。在英文条件下,-400ms SOA引发了最大的易化效应,而中文条件下最大的易化效应发生在-300ms SOA。该研究表明,双语者没有表现出认知优势,在Stroop任务中受到了词汇通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摩尼教作为一种已湮灭的古代宗教,今天已难见其面貌。但摩尼教在古代曾广泛传播,是影响很大的世界性宗教,所以在现存的文化与艺术遗迹中仍有踪影可寻。这种源于波斯的二元论宗教有很强的生命力,其影响达于欧、亚、非三洲,虽屡遭禁断,在中国与欧洲中世纪都久有流传。摩尼教在中国的流行与回鹘即维吾尔族先民有很直接而密切的关系。据信史记载,此教唐高宗时已流行中国,延载元年(649)时,因其教使拂多诞的杰出表现更得武则天的赏识。但摩尼教的真正发展是在唐朝安史之乱时,因平定叛乱之需,唐军请回鹘铁骑入助,因而收复东都洛阳。…  相似文献   
39.
本文从维吾尔族的婚育等习俗等出发,对维吾尔族婚姻、生育、养育、家庭等方面观念与习俗,进行了详细析解,使其中的伊斯兰教与原始信仰、萨满图腾崇拜等多元宗教文化内涵得以呈现,并阐释其中一些元素的变化状况,从而对维吾尔族的宗教文化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0.
柏拉图主要从两个方面批判通常所谓的"诗"和"诗人":就主观方面而言,诗人缺乏对于真实存在的知识;因此,就客观方面而言,诗人的作品在伦常、政治、教育等领域带来了恶劣的影响.柏拉图希望表明,以智慧、真善美为目标的哲学才是诗的典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所以,"哲学家"和"诗人"这两个角色在柏拉图那里是一种完美的融合,而不是一种分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