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1篇
  82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0篇
  1965年   15篇
  1964年   8篇
  1963年   10篇
  1962年   4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10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631.
善哉德格     
第一次听说德格印经院,是在国外听外国人介绍的。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我率团到澳大利亚举办中国佛教文化展览,我们带去的是“雍和宫藏传佛教艺术展”。提供场馆的昆州国立博物馆馆长在晚宴上和我谈起藏传佛教,说她已安排了到中国的行程,并且很想去德格印经院看看,因为那里才有真正的“德格版”。那时,我作为中国藏传佛教艺术馆的馆长,对德格印经院并不了解,其尴尬之状可想而知。回国后留心打听这方面的情况,却听到了更为尴尬的故事:比我还  相似文献   
632.
麦加的黑石     
在爱德华·W·赛义德的名著《东方学》之后,另一位阿拉伯裔的英国穆斯林学者齐亚乌丁·萨达尔(Ziauddin Sardar)又著述了同名作品,论述了在中世纪、启蒙时期、殖民主义时代及现代性的影响下,东方主义怎样被不断改写与反复运用,它不但没有销声匿迹,而且将自身再形成为更加多样化  相似文献   
633.
维吾尔建筑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点。维吾尔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经济状况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和风格以及华丽而神奇的建筑艺术。维吾尔族建筑文化园林中,伊斯兰建筑是伊斯兰文化与维吾尔族传统建筑文化相结合的实物精品与瑰丽奇葩。  相似文献   
634.
藏传佛教密宗蔓荼罗艺术探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蔓荼罗艺术是盛行于雪域西藏高原藏传佛教文化中的密集艺术,它不仅以佛教教理身、语、意之所依的重要象征内涵,对藏传佛教艺术中的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等参生了巨大引响.同时,也渗透于藏民族的精神信仰生活和物质生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本文就藏传佛教密宗蔓萘罗艺术的发展源流,种类形武、表现内容、形制构成、宗教象征意义、使用功能及审美内涵等作了较全面的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635.
作者说,《经济学与哲学手稿》是说明马克思的思想起源的重要著作。它所谈的既不是物质,也不是思想,而是族类的劳动生活。使人成为自然的主人的劳动,同时也使人对自己的生产和产品有了依赖性;人的产物变成了统治人的无名力量。人通过自己固有的活动创造了异化。异化是一件经济事实,它起源于人的“占有”和“占有欲望”这两个特性。这两个特性不仅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发挥作用,而且在不成熟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也发挥作用。马克思以自我异化给理解我们时代的人的历史命运揭示了一个新的完整的方面。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是从黑格尔来的。黑格尔给理解人与世界奠定了新的基础。黑格尔认为,与精神对峙的、使人异化自己的实证性是主体固有的表现和外化,主体将实证性理解为自己的他在,通过这个他在的对峙而回复到自身。因此,以客观化为出发点的主客矛盾是人的生成的创造环节,人的生存的真理惟有通过历史的对立才能实现自己。马克思接受了黑格尔的这个中心思想,但在批判黑格尔时走了错误道路,把人道愿望变成了革命动力因素。马克思批评黑格尔仅仅在思想上扬弃异化,这实际上是误解了黑格尔。在黑格尔看来,完成异化的扬弃的意识过程,并不是与现实隔绝的,而是自在存在变为自为存在的过程,是在与现实进行的斗争中实现的。在黑格尔那里以种种矛盾辩证法建立连续性的历史联系,被马克思放弃了。马克思认为,真正的共产主义社会不仅是过去社会中的异化状态的克服,而且应该消灭一切对立。因而历史辩证法中断了,过去的东西被消灭殆尽,没有任何复兴。一个崭新的世界被建立起来,在这个世界里,迄今全部历史结束以后,具体的人的轮廓也就变得模糊不清了。马克思对自己的革命思想的考虑是十分非历史的。  相似文献   
636.
奥地利议会议员、奥共中央委员费舍尔,不久以前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这篇文章原先发表在意共刊物《新生》上,后来转载于奥共刊物《道路与目标》。现在,在这个刊物上正围绕着这篇文章进行着一场激烈的争论。费舍尔打着反对“僵死的意识形态体系”的幌子,歪曲和修正马克思主义,胡说什么马克思主义是“受时代限制的”,“需要重建马克思主义”。他借口“各国发展的不平衡”,说什么没有“一模一样的社会主义”,否认社会主义革命的普遍规律;他说,“由于居民和工人阶级的结构有了变化,现代工人不再是马克思时代的赤贫者了”,企图抹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并把资本主义国家里的工人贵族说成是“新的工人运动核心”。他鼓吹“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道路,他认为,由于“工人阶级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经过时”,“通过党的代表人物的正直、才智和吸引力,通过党所放射出来的民主、文化和人道的光辉”就会赢得群众,“逐渐埋葬资本主义”。费舍尔把马克思主义的党性与科学性对立起来,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什么意识形态”,而只是一种“科学知识”,否认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世界观,他主张无产阶级思想体系与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和平共处”,胡说什么“不管我们愿望与否,意识形态都在共处着",而且在两种对立的思想中,有一种思想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让对手纠正自己”。米特艾克尔、格鲁士、菲恩伯克对费舍尔的观点持有不同的意见。米特艾克尔认为费舍尔“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倒退到‘永恒正义’上去了,因为费舍尔主张完全离开阶级的属性,而仅仅用‘正确’与‘错误’来判断事物”。米特莱克尔认为,“在阶级社会里,‘正确’和‘错误’只能由阶级立场来决定”。他反对费舍尔关于“新的工人运动核心”的观点,他认为,“大批的工人干部是向社会主义发展的无可争议的中流砥柱”,转移“阶级斗争的重心就意味着剥夺工人的道义力量”。格鲁士认为“赢得群众要通过党的代表人物的正直、才智和吸引力,通过党所放射出来的民主、文化和人道的光辉,这是一种错误的解释”。他指责费舍尔企图“修正”《共产党宣言》。他认为,费舍尔主张“逐渐埋葬资本主义的实力地位”,其结果是与社会民主党相同的。菲恩伯克认为,费舍尔“把在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里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混为一谈”。他认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共处,但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就没有什么共处,而只有不可调和的阶级斗争”。“扬弃旧的思想在阶级社会里就其实质来说是一场阶级斗争”。巴赫纳同意并发挥了费舍尔的观点。他胡说什么“马克思主义是解放人的哲学,它本身不是什么科学”。他认为思想论战是“不必要的”,“思想共处必须以容忍的态度来进行”。后来费舍尔又写了第二篇文章,为自己辩护。在这篇文章中他竟然认为,“马克思主义首先是指导工人阶级行动的,是阶级斗争的学说这两种提法,是多余的”。象资产阶级思想家歪曲马克思主义一样,费舍尔也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637.
最近几年来,我国美学思想有了重大的发展。出版了不少探讨极重要的美学问题的专题著作、论文集和文章。经过长时期的沉寂之后,美学中开始了一个活跃的阶段。很多美学问题的提出是合理的和有益的。正在建设世界上第一个共产主义社会的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学问题表现出特殊的兴趣。尼·谢·赫鲁晓夫在党的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的总结报告中说道:“在现代条件下,必须认真注意对全体苏联人进行美学教育,培养艺术鉴赏力。必须对枯燥无味作坚决的斗争,不论它的表现是什么——是形式上的追求,或者是对艺术中、对日常生活中的‘美’的市儈式的理解。”所有这一切都迫使我们必  相似文献   
638.
七、道教和佛教佛教激发道教创立的看法早已为人所抛弃(赛德尔1969,页105)。这种观念来源于日本学者,他们甚至在今天也能用十分敏锐的眼睛看出佛教对道教的影响,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最初都是中国佛教专家并且本身就是佛教祭司。另一方面,西方的道教专家对辨...  相似文献   
639.
非洲哲学是否存在?这个问题强烈地刺激着非洲新逻辑实证主义者的神经,他们就非洲哲学的主体提出了种种责难,用以否定其存在.他们的基本论点有三:(1)就群体的侧面而言,不存在非洲哲学;(2)专业的非洲哲学家过分热衷于非洲古代哲学  相似文献   
640.
美国哲学中的实用主义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实用主义成为哲学呼声的历史背景中有四个主要的“默认的”特征,被实用主义者认可的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理解实用主义运动所具有的同一性。同时,其中某些特征在某些实用主义者身上体现得更为突出,这个事实有助于说明在这场运动中产生的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