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1990年11月23、24日,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纪念恩格斯诞辰170周年理论讨论会。首都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70多名理论工作者到会。 与会同志认为,恩格斯与马克思共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功绩是永远不能抹煞的。今天我们纪念恩格斯诞辰170周年的最好献礼,就是要捍卫这个学说的纯洁性,警惕与防止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侵入我们党的肌体,腐蚀广大的干部群众。许多同志指出,在当前意识形  相似文献   
42.
晏婴作为春秋末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在政治、军事、思想等各个方面都有重要的建树,作出了其应有的贡献,本文仅就其军事思想方面,作些初步探讨,以就教于诸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43.
安乐死对象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关于安乐死对象的界定,突出了医学要件,忽略了权利要件。为安乐死立法,必须对安乐死对象作出法律界定,应该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自然条件,即存在死亡痛苦;二是权利条件,即公民享得并行使安乐死的权利。不规定和具备权利条件,仅存在死亡痛苦,在法律上不能列为安乐死对象。  相似文献   
44.
荀子的军事思想姜国柱战国末期,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和长期兼并战争,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趋于形成,荀子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子百家的学说,把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推到了时代的高峰,而成为先秦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与此同时,他的兵论,亦颇有...  相似文献   
45.
二、藏传佛教的僧职称谓藏传佛教的僧职,在教内已形成一整套既严格又分门别类的选拔制度,它是维系藏传佛教寺院及僧团秩序、开展各类宗教活动的重要组织保障。其称谓众多,概括来说,大体上可分为封号性僧职称谓、学位性僧职称谓、戒律性僧职称谓和寺院组织中之僧职称谓。(一)封号性僧职称谓封号性僧职称谓,是由历代中央王朝授封的一种僧职称谓,在藏传佛教诸多僧职称谓中最具声望。这类僧职起始于元朝,1260年,忽必烈即帝位后,封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八思巴·洛哲坚赞为国师,授予玉印,领总制院事,统领天下释教;1269年,忽必烈又晋封八思巴为…  相似文献   
46.
47.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已有悠久的历史,信教群众达上亿人。这是一个很大的群众面,覆盖了整个中国大地。今天,当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一伟大历史时期,如何认识和摆正宗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一宗教在哪些方面可积极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是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统一。稳定、统一是小康社会的先决条件,而宗教恰恰在稳定社会、维护国家统一方面能作出自己的贡献。如佛教的报“国土恩”,基督教的“…  相似文献   
48.
藏明 《管子学刊》2011,(1):37-41,69
鲁国与齐国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统治政策的不同,造成了鲁学与齐学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到了战国中后期,阴阳家邹衍对鲁学与齐学进行了兼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阴阳五行学说。特别是其五德终始说,既对稷下的学术著作《黄帝四经》、《管子》有所借鉴,又对鲁学的主体儒学的仁义思想、经世致用理论有所吸收,进而使鲁学与齐学达到了初步的融通。  相似文献   
49.
中国儒学注重人、人生,尤其注重人生的价值,目的,追求实现人生理想、价值,达到人生目的、目标,这就是人们常常议论的人生境界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50.
齐国兵论冠天下姜国柱有人类存在,便有生养、防卫之事,生养要有智慧,防卫要有勇力,前者与哲学相关,后者与兵学相联,故中国哲学与兵学融为一体,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国兵论、兵法,起源很早,历史悠久。在先民时期,华夏始祖为了生养和防卫,部族之间经常发生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