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编制与多维自我控制理论相适应的,用于测量中国青少年多维自我控制的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通过查阅文献、专家评估等方式形成初测问卷; 以初中生和高中生为被试,选取1424名被试进行初测,681名被试正式施测。主动性自我控制量表包含情绪调节、目标维持和自我控制策略3个维度,抑制性自我控制量表包含注意力控制、冲动控制和情绪控制3个维度。两个量表均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和信度。综上所述,青少年多维自我控制量表中的主动性、抑制性自我控制量表均符合测量学标准,可用于评估中国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22.
当前,人们对智力发展十分重视,家长们为了孩子的智力开发而“不惜重金”,而要真正地做好智力开发的工作,关键还在于对智力的本质、智力发展的规律、影响智力发展的影响因素等内容的正确认识。智力之谜,犹如“哥德巴赫猜想”,令人神往。对于智力本质的探索研究,已成为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脑科学家、认知神经科学家、计算机与人工智能专家、语言学家、医学专家、老年学家等多学科专家关注的热点。一般人面对纷  相似文献   
23.
说谎,作为人性的一方面,已经成为心理学、生物进化学、实验经济学等多学科的关注点。说谎会受到多种文化的谴责,说谎行为也是人们所不支持的。但是国外的研究发现,在普通人群中,不诚实行为也是普遍存在的,而且这种不诚实行为并没有影响被试诚实的自我概念。因此了解这种不诚实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对人们认识和识别不诚实行为,提高人际互动质量至关重要。本文从不诚实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出发,重点介绍了不诚实行为的研究范式、认知神经机制和影响因素。并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1)实验结果的解释水平低;(2)变量操纵不严谨;(3)研究方法局限; 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4.
运用行为事件访谈(BEI)技术访谈32名幼儿教师,通过对叙述事件的主题分析和行为编码以及对不同绩效教师胜任特征的差异比较,初步筛选出幼儿教师胜任特征,并编制成问卷,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因素分析,构建幼儿教师胜任力模型。模型包括基准性胜任特征和鉴别性胜任特征,其中,基准性胜任特征指的是个人特质,包括9项子特征,鉴别性胜任特征包括沟通与交往、专业知识与技能、自我意象、追求卓越、成就能力等五个维度共34项子特征。  相似文献   
25.
爱荷华博弈任务作为一种经典的模糊决策范式,常被用来模拟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不确定情境下的决策行为。随着研究的深入,该任务范式作为一种临床诊断工具,逐渐在临床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爱荷华博弈任务为出发点,介绍其在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综合征、物质依赖、进食障碍等领域的应用,以期对其他临床领域有借鉴作用,并指出了该任务范式的局限及未来发展前景,使研究者对此予以积极关注。  相似文献   
26.
大学生学业成就与人际关系成败归因的特点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董圣鸿  张璟  熊红星 《心理科学》2002,25(3):375-376
Weiner的研究表明,人们对成功和失败有不同的归因倾向,成功时更多地归因于能力、努力等内部原因,失败时更多地归因于任务难度、运气等外部原因。继Weiner之后,西方学者在成就范围内对成败归因进行广泛探索,研究表明,学生不仅对成功和失败有不同的归因倾向,而且成败归因在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上也存在差异。我国大学生的成败归因特点与西方是否一致?国内的相关研究较少。而且,归因理论的研究大量集中于成就归因范围,人际交往范围内的归因研究就更少。为此,本研究采用MMCS归因量表,对我国大学生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成败归因的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7.
目的:修订梅尔美术判断测验(Meier Art Judgment Test)并对其信度、效度进行检验。方法:通过对来自6所大学、中专共2270人施测梅尔美术判断测验,采用CTT区分度和IRT的模型拟合检验、区分度筛选项目,以霍兰德艺术分测验、学生艺术创作水平自评与艺术过往经历分量表为效标,以及采用效标组法(美术与非美术专业)检验效标关联效度。结果:保留的61题都拟合IRT的2参数logistic模型,量表得分与各效标得分相关显著,美术与非美术专业学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 但测验信息量分析表明,对高能力被试的测量误差相对较大。结论:修订的量表能测量个体的美术判断能力; 今后改进方向应该是增加更难的试题。  相似文献   
28.
采用语义差异法编制心理疾病污名语义差异量表,用于测量外显污名,并用语义差异量表的词对作为单类内隐联想测验的材料,测量内隐污名,用这两类材料研究外显污名与内隐污名的结构及关系。结果表明:外显污名的三维度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χ2/df=2.99, RMSEA=0.075, CFI=0.918, TLI=0.902);内隐污名的三维度模型也具有良好的拟合度(χ2/df=2.272, RMSEA=0.071, CFI=0.857, TLI=0.833),且与外显污名的结构相同,都由认知评价、情感体验、行为反应三维度构成;心理疾病污名的外显认知评价与内隐认知评价存在显著相关(r=0.436),外显污名与内隐污名的其它维度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9.
心理统计学教学中,不同的统计方法常常是独立教学,致使学生不易理解各种方法之间的关系。事实上,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都可以统一到一般线性模型的框架下,而结构方程是对这个框架的最一般化的描述,且结构方程路径图是呈现这个框架的形象工具。因此,本文尝试用路径图的方式来呈现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统计方法,并将结构方程分析结果与传统分析结果进行对照,帮助学生建立一般线性模型上位概念,将以往孤立的统计方法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30.
公平行为是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采取博弈实验范式来考察学龄前儿童公平意图的发展情况。以往对儿童公平意图的博弈研究中,选取的儿童年龄跨度大且研究范式并不适应学龄前儿童的认知特点,而学龄前期可能正是公平意图开始发生及发展的时期。因此本研究选取108名4-6岁学龄前儿童,在实验一中采用独裁者博弈(DG),实验二中改进mini-最后通牒博弈(mini-UG),分别从提议者和回应者的角度考察学龄前儿童公平意图的发展情况。结果表明:4岁儿童已经能初步辨识对方的公平意图,但分配结果的公平性在他们行为决策时占的比重更大;5到6岁期间公平意图的影响更大,是儿童公平意图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