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001年9月 5日-19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哲学系主任克劳德·安贝尔(Claude Imbert)教授应邀在复旦大学哲学系作为期两周的学术讲演,内容涉及“20世纪法国哲学概貌”、“现当代法国人类学”、“法国艺术哲学”和“认识论与现代逻辑”等。安贝尔教授是从事数理逻辑、艺术哲学、语言哲学研究的著名哲学家,著有《现象学与程式语言》、《逻辑史》、《梅洛-庞蒂、马  相似文献   
22.
感情就像织毛衣,织的时候一针一线,格外仔细;而拆的时候只需要轻轻一拉,瞬间就会变成一堆毛绒。  相似文献   
23.
宗教院校是培养爱国宗教人才、正确阐释宗教教义、培训在职宗教教职人 员的主要阵地,也是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重要基地。浙江作为全国宗教院校工作重点省份之一,宗教院校众多,办学历史悠久。近年来,浙江各宗教院校以努力培养“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宗教人才为目标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强调政治引领,将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教育和中国化教育贯穿院校建设始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24.
道德困境     
1.当代道德体验中的困境令人奇怪的是,在近来关于道德困境的哲学讨论中,文献资料反复引自昔日往事的某些例子是关于这样的人们的,他们面临使人胆怯可怕的两者取一的选择,可决定取舍,他们并未感到显然不可克服的困难,那是关于那些并没有体验到自己的处境是什么困境的人们的例子。譬如,埃斯库罗斯的亚伽门农和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之类的虚构人物就是如此。这么多的评论意见似乎提示:倘若我们面临亚伽门农或安提戈涅所面临的那种两者取一的决择,他们不为之所惑,而我们却会手足无措。也许这是一个这样的迹象,即对我们来说,在  相似文献   
25.
闸明宗教意识的特征和结构,对于研究宗教现象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无神论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宗教意识的特征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通形态,其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基本方面:首先从反映的对象上来看,宗教是怎样反映社会存在的,它的根源是什么;其次,从反映的形式上来看,宗  相似文献   
26.
如果说分析哲学在二十世纪出现了什么问题,那就是词如何“依附于”世界的问题。艾耶尔的困难在于没有承认该问题的难处,他在最近出版的书中试图总结二十世纪哲学。阅读艾耶尔的《二十世纪哲学》的前半部,令人愉快,颇受教益。人们碰到詹姆斯、刘易斯、罗素、摩尔以及W. D. 罗斯和H. A. 普里查德之类次要的牛津人物。他们被刻画为或  相似文献   
27.
引言:统一的物理科学理论目前是怎样构建的(物理学的几何学化) 在此,我想首先提请大家回忆一下,近代大数学家D.希耳伯特于19世纪末在巴黎国际教学大会上准确表述了23个当时尚未解开的数学难题。其中第6个难题涉及物理学的公理化。  相似文献   
28.
本文是作者(Henryk Skolimowski,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即将出版的《波兰的分析哲学》一书的一章,发表在美国《思想史杂志》1965年4—6月号上。翻译时删节了部分注解。在本文的第一部分中,作者从资产阶级哲学立场出发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波兰哲学的概况,同时提出波兰分析哲学的四个特征。在第二部分中,他追述了四十年代波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分析哲学的斗争,认为这种“冲突”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者受了分析哲学的影响”,最后形成了“分析的语言学的马克思主义”。这种“新型的马克思主义”经过了三个阶段:一、1951—1955年,二、1955—1958年,三、1958年以后。在第三部分中,作者说:“1956年被认为是波兰哲学和整个理智生活伟大转变的一年”;沙夫关于真理论的著作“吸收了许多分析哲学的概念”,他的关于矛盾的学说是“反对恩格斯和列宁的”;柯瓦科夫斯基“反对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过时的陈腐的概念”;克拉耶夫斯基把马克思主义分为“实证主义派的马克思主义和黑格尔派的马克思主义”,作者认为前者“在数量上和重要性上都正在增长着”。在第四部分中,作者专门评述沙夫的演变及其同存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及语义学的关系。他认为沙夫是“一个卓越的实证主义者”和“正统的修正主义者”;沙夫所做的事主要是五个方面(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新领域;恢复语义学;把语言哲学并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等等);他在萨特尔影响下写了《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企图“弥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的哲学这个缺陷”。作者特别评介了沙夫的《语义学导论》及《语言和认识》这两本书。《后记》叙述了战后一直到1956年10月前后波兰分析哲学的状况及年轻一代哲学家的“分析倾向”。他说,“哲学的分析方法已经侵入他们(指波兰哲学家——译者)的心灵”,“所以,即使整个分析运动被完全消灭了,分析哲学将在他们的血管内运行。”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特别重视波兰年轻一代哲学家,高度赞赏他们的修正主义哲学方向,期待他们成为资产阶级哲学的继承者,他说:“如果传统要继续下去,年轻的一代就应该接过去”。可见资产阶级哲学家也正在激烈争夺年轻一代的哲学工作者。这是值得引起我们高度警惕的。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到资产阶级哲学、特别是逻辑实证主义和存在主义对波兰哲学界的影响。同时也可以看到,以沙夫为首的修正主义哲学家如何追随资产阶级哲学,并且按照资产阶级哲学家的“最新”成就修正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9.
孔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十分关注而存在分歧的问题。迄今为止,几乎在孔子思想研究的一些主要问题上,都存在不同的看法。研究的现状需要我们认真地考虑:推进孔子思想研究的关键在哪里?对孔子的哲学思想应该如何进行科学的研究? 象孔子这样的历史人物的思想研究,有分歧是正常的,有些问题只有经过长期的研究和讨论才有可能解决。我们希望在研究和讨论中,把问题的疑难点揭示出来;把在研究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揭示出来。科学研究的目的不只是对历史人物作出某种价值评论,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细致的科学分析和说明。在学术研究中,我们提倡不同学术观点的讨论。以下郭碧波、罗祖基两同志的文章,阐述了他们自己的见解。我们欢迎学术界的同志撰文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0.
迷雾都市     
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