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1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研究者普遍认为,个体的内部动机促进创造力,但这种观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与质疑。最新的动机性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亲社会动机能使个体不仅关注新颖性,而且重视实用性,从而提高创造力。本研究采用2×2组间设计,操纵内部动机和亲社会动机,将被试随机分配到其中一种条件下完成一项创造任务。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内部动机和亲社会动机对创造力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只有当亲社会动机高时,内部动机才显著提高创造力;内部动机和亲社会动机均高时,个体创造力最高。本研究证明了亲社会动机在创造过程中的重要性,为创造力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2.
对伦理学历史演变轨迹的一种概述(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早产生的伦理学理论主要是目的论的.超验目的论、幸福论、快乐主义是它的重要形式.效用主义是快乐主义的一种较晚近的形式.德性伦理学也是最早产生的一种目的论伦理学.中国儒家学说在其核心处是一种德性的伦理学.在斯多亚学派的学说中,德性与至善概念疏离后成为目的本身.在西方,德性伦理学又由于它具有的不同特点被称为完善论或自我实现论.从德性伦理学中逐步分离出独立的正当概念.康德在许多方面来说是从德性伦理学到义务论伦理学的联系环节.在义务论伦理学中正当(应当)成为核心的概念.在义务论伦理学中,基于对正当的不同解说,形成责任论与权利论两脉.康德学说是责任论的杰出典范.在权利论中,首先形成作为其古代先声的回应的近现代契约论伦理学.从这种传统中新近发展出程序论的伦理学.  相似文献   
63.
过去,在一个上不挨村、下不挨店的要道上,过往行人、富商巨贾甚多,可是,由于这里地处偏僻的浅山区,每逢日暮西山,往往强盗出没,拦路抢劫,闹得行路者人心慌慌、提心吊胆。 一位好心的人看到这种情况后便决定在此开一过路酒店。每到晚上各路客官可食宿此店,以防不测。并且,为了旅客的生命和财物的安全,防备夜里盗贼偷  相似文献   
64.
在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的围廊内,置有108个由绿色铁皮制作的法轮。法轮上写着“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每当旅游客人瞻礼大白塔时,都会顺手转转法轮。但大多游人不解其义,只当玩具而已。其实不然,意义深哩!据密教的《大乘庄严宝王经》说,唵嘛呢叭咪吽,梵文为Ommanipadmehum,又作唵嚤呢叭咪吽、唵么抳钵讷咪吽、唵么抳钵讷铭吽、唵摩尼  相似文献   
65.
“中国哲学”有广义、狭义之分 ,本文是在狭义的意义上来谈论的。吊诡的是 ,纯粹狭义意义上的中国哲学是不存在的。自从有了“中国哲学”这一称谓 ,它就不再是狭义的了 ,因为“哲学”是我国学界经日本从西方输入的概念。也正因为如此 ,关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的讨论几近百年 ,迄无定论。肯定说、否定说、折衷说 ,说来说去 ,至今还是三种观点。这篇文章没有限于从中国哲学有否合法性的角度去讨论问题 ,相反把中国哲学当成一个既定事实 ,不是关注“是什么”而是强调“怎么做”。文中提出的“悖论” ,绝非康德二律悖反意义上的悖论 ,也不是逻辑学里的悖论 ,而是用一个剌激性的“悖论”语词以发人深省、引起注意罢了。而文中强调的“面向现代”、“参考西方”等 ,又体现了传统实用理性的精神和开放胸襟。作者是高校教师 ,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作基础 ,所以或许能给人们以启迪  相似文献   
66.
共享心智模型影响团队绩效的权变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新文  刘武  林琳 《心理学报》2011,43(5):561-572
共享心智模型指团队成员关于团队关键要素的共同的知识结构, 诸多研究表明其能有效提高团队运作效能。本研究从权变的角度入手, 以负责通讯网络监控与维护的106个高技术团队为分析对象, 探讨团队的共享心智模型与团队绩效的关系, 并揭示团队互依性作为权变因素对共享心智模型与团队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共享心智模型能显著预测团队绩效, 而团队互依性则负向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 即在互依性程度较低的团队里, 共享心智模型才显著提高团队绩效。作者从共享心智模型的测量和权变因素的作用两个角度展开讨论, 并基于此提出了后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7.
团队心智模型相似性与正确性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晓敏  白新文  林琳 《心理学报》2014,46(11):1734-1747
现代组织越来越依赖团队进行创造与创新活动, 团队创造力成为理论与实践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最新理论指出, 与个体类似, 团队也是信息加工者, 团队决策实质上也是信息搜寻、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从团队认知角度开展研究是团队创造力领域的新方向。鉴于此, 本研究从团队认知的角度出发, 探讨共享心智模型与团队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基于80个信息平台运行维护团队的数据, 研究结果表明, 心智模型的相似性与正确性均能影响团队创造力, 但方向正好相反。心智模型相似性负向预测团队创造力, 而心智模型正确性则正向预测团队创造力。两者还共同影响团队创造力, 当成员心智模型正确性高且相似性低时, 团队创造力最高; 而当成员心智模型彼此相似但错误时, 团队创造力最差。本研究首次将团队认知和团队创造力两个研究领域结合起来, 研究结果有望丰富和拓展两个领域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8.
69.
70.
概括和勾勒孔子思想的体系才能更好地把握他的学说的活的精神。在传统上对孔子的体系有不同的概括进路。我们采取"为己之学"的人文主义的进路来概括它。我们在把人作为哲学思考的中心这种原本的和非常广泛的意义上谈孔子的人文主义。在哲学方法上,这种人文主义以同时关注人之道或人的最终的真实与善和人的当下正确道路及策略这两者的方式来贯通对人的广泛关系的理解和对人的境况的关怀。这种人文主义的基础或本质是"为己之学"——一种泛义的人生的教育实践。孔子"为己之学"的思想内含"使我们作为学习者自己成为仁者"的目的。这目的使它孕育出一种德性伦理学。由于这种伦理学适合概括为孔子思想的重要特点,我们可以把孔子思想的体系概括为德性伦理学的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