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考察在有情境条件下不同层面的自我参照加工的特性及其神经机制。实验发现,在两种音乐情境条件下个体自我参展刺激所激发的P300波幅比集体自我参照刺激和非自我刺激更大,而集体自我参照刺激所激发的P300波幅比非自我刺激更大;两种音乐情境条件下个体自我参照刺激所激发的P300波幅差异显著,而集体自我参照刺激所激发的P300波幅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了在不同的情境中,个体自我参照加工的差异较大,表现出不稳定的特征;个体自我参照加工与集体自我参照加工的神经机制是不同的。这些结果还可能表明了相对于集体自我来讲,个体自我是自我的核心层面。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和语义启动范式,考察身体清洁刺激启动后对道德纯洁词加工的影响及其内在神经机制,探讨身体清洁信息与道德纯洁信息的认知加工特征。研究通过启动词(清洁词VS非清洁词)与目标词(道德纯洁词VS非词)四类刺激类型在N400波幅和潜伏期上有无差异来进行判断。结果发现,启动词(清洁词VS非清洁词)与目标词(道德纯洁词VS非词)四类刺激类型所诱发的N400成分差异显著,与非清洁词-道德纯洁词相比,清洁词-道德纯洁词所诱发了更小的N400波幅。结果表明:身体清洁词与道德纯洁词之间存在紧密的语义联结。身体清洁词启动后,个体更关注道德纯洁信息。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探索自我欺骗的研究方法、产生的原因和认知机制,以及这一领域中有待解决的新问题。近期研究发现:基于自我欺骗产生的动机特点,主要存在三类不同的定义方式,大多数心理学家是基于第三类定义来研究自我欺骗。研究方法上,适用性较强的自欺问卷是自欺性提升量表(SDE),操作性较强的经典实验范式是点追踪任务。在认知过程的任一阶段中,调节心理状态是个体产生自我欺骗的直接动机,改变个体的心理状态或对事物的模糊感知可能阻止个体自我欺骗的产生。未来应从如何调节个体心理状态的角度探讨和研究自我欺骗,能够利用点追踪任务,结合ERPs或fMRI技术为之后研究自欺产生的具体阶段、认知机制以及神经机制提供实证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4.
考察社会观察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以及社会距离的作用。实验1通过多试次的绿色消费范式探讨有、无互惠的社会观察的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无互惠的社会观察并未对亲环境行为产生影响;而在有互惠的社会观察条件下被试的亲环境行为大于无观察条件(控制条件)。实验2通过操纵决策者和环境结果承担者的社会距离进一步探讨社会距离与社会观察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当环境结果的承担者指向熟人和陌生人时,被试在社会观察条件下的亲环境行为大于控制条件;而当环境结果的承担者指向密友时无此差异。这些结果说明,社会观察情境下人们为了将来获益会出于名誉的策略考虑而表现出更加积极的亲环境行为,社会距离可调节社会观察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情感韵律在真假句子加工上的差异:来自ERPs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毅平  范伟  赵科  周海波 《心理科学》2011,34(2):312-316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探讨语义-情感韵律的神经生理机制。六种基本情绪类型的韵律分两种条件呈现给被试,即假句子的韵律预期偏差条件和真句子的语义-韵律预期偏差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预期偏差是纯粹的价独立,无论情感价正性还是负性都会得出相同的ERP效应;六种情感韵律都诱发了右单侧化的ERP正波效应,而语义-情感韵律都诱发了早期双侧化分布的ERP负波效应。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情感韵律和语义-情感韵律加工的时间进程的差异性;同时,无论是有语义的真句子和无语义的假句子,情感韵律都能够提高表达的目的意图。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4个实验考察羞耻情绪对欺骗行为的影响, 并进一步探讨这一影响存在的条件及其机制。实验1考察羞耻情绪对欺骗的影响, 结果发现羞耻组的欺骗行为和欺骗倾向显著低于控制组。实验2将羞耻分为道德失范和能力不足两种情景, 考察羞耻对欺骗产生影响的条件, 结果发现, 道德失范羞耻组的欺骗行为显著低于能力不足羞耻组和控制组。实验3a考察道德失范所引发的羞耻对自我控制资源的影响, 结果发现, 羞耻情绪诱发组的自我控制任务成绩显著高于未诱发组。实验3b考察自我控制资源在羞耻情绪影响欺骗行为中的作用, 结果发现, 自我控制资源在羞耻情绪影响欺骗的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 当个体的羞耻情绪由道德失范而诱发时, 会遏制其欺骗行为的产生; 羞耻情绪对欺骗行为的影响机制可能是: 感受到羞耻的个体, 为恢复和保护受损的道德自我, 通过调集更多自我控制资源的方法影响欺骗行为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钟毅平  李琎  占友龙  范伟  杨子鹿 《心理学报》2016,48(11):1379-1389
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平面旋转角度对自我面孔识别影响的时间进程。实验采用面孔异同匹配范式(same-different judgment), 首先呈现一张正立的自我或他人内特征的探测面孔, 然后再呈现一张旋转至某个角度(0°、90°、180°)的自我或他人的目标面孔, 要求被试判断两张面孔是否属于同一个人, 并记录其判断的反应时和ERP成分。实验发现, 在N170 (180~240 ms)和N2 (240~300 ms)成分上, 旋转至90°、180°的面孔刺激比正立条件下的面孔刺激分别在枕颞叶和额区诱发了更大的平均波幅。在LPP (400~500 ms)成分上, 对于自我面孔, 正立条件、旋转至90°、旋转至180°所诱发的波幅差异显著。而对于他人面孔, 3个角度所诱发的波幅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 面孔识别早期阶段是自动化的结构编码, 旋转角度增加了面孔结构编码的难度; 在面孔识别晚期阶段, 大脑对面孔的特异性信息进行精细加工, 自我面孔会占用个体有限认知资源进行下一步精细的心理旋转加工, 因此平面旋转角度会调节晚期个体对自我面孔的加工过程, 并且其影响时间约为100 ms。  相似文献   
18.
自我控制是欺骗识别中一种重要的动机线索。但无论是在识别欺骗中, 自我控制扮演的动机线索角色, 还是在欺骗行为中, 自我控制扮演的监管机制的角色, 其认知机制和神经基础还不完全清楚。自我控制能力与自我控制资源对欺骗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而这些影响的神经基础也还没有完全破解。因此, 有必要结合行为、事件相关电位(ERP)及功能性磁共振(fMRI)等多种技术手段来考察识别欺骗和欺骗行为中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控制资源在欺骗中的作用及其心理机制。旨在探求在识别欺骗中是识别他人自我控制能力, 还是识别他人自我控制资源在起主要作用; 欺骗行为中是自我控制能力, 还是自我控制资源在起主要作用; 自我控制资源对欺骗行为的影响是符合能量耗竭观, 还是符合能量保存观。  相似文献   
19.
年少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事,便是在知了没有蜕皮之前,将它们捉了来,放入罐头瓶子里,在夏日夜晚的灯光下,大人们都熟睡的时候,悄无声息地看那个瓶中的小虫,怎样静静地趴伏在光滑的玻璃上,开始它一生中最重要的蜕变。这样的蜕变,常常是从它们的脊背开始的,那条长长的缝隙裂开的时候,我几乎能够感觉到它们的外壳与肌肉之间撕扯般的疼痛,它们整个肉身在壳中剧烈地颤抖、挣扎,但却没有声息,我只听得见老式钟表在墙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响声,  相似文献   
20.
显性度对隐喻加工的影响: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明意义显性度因素对隐喻与直义语言加工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修改后的S1-S2范式,使用ERP技术考察高、低不同显性度条件下隐喻与直义材料加工的差异。被试判断S1、S2词间的语义关联强度,记录S2词的事件相关电位。实验发现:低显性度比高显性度材料诱发更负的N400,在低显性度条件下隐喻比直义材料诱发了更负的N400;P600时间窗内低显性材料平均波幅更低,隐喻与直义平均波幅差异不显著。结果支持意义显性度假说,显性度因素影响隐喻加工,同时在隐喻加工的后期语义整合阶段,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影响隐喻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