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8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88篇
  2020年   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107篇
  1987年   120篇
  1986年   85篇
  1985年   109篇
  1984年   103篇
  1983年   131篇
  1982年   87篇
  1981年   80篇
  1980年   72篇
  1979年   76篇
  1978年   61篇
  1966年   49篇
  1965年   132篇
  1964年   105篇
  1963年   126篇
  1962年   54篇
  1958年   65篇
  1957年   56篇
  1956年   2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辩证理性批判》提出问题,真是文不对题!这同在交易所投机中交了好运的小店主竟敢到抽象思辨中碰碰运气,岂不是同样荒唐吗? 萨特尔把马克思主义看作当代的不可超越的哲学,而马克思最初是从批判政治经济学入手的。萨特尔把存在建立在劳动之上(继克尔凯郭尔之后),他明确地研究那些通常留给经济学家们去研究的问题,也就用不着奇怪了。萨特尔提出要在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之间进行分工,这个假想提得这样明确,因而我  相似文献   
982.
把所有关于人、个人、个性的问题列入历史唯物主义,这个问题在最近几年迫切起来了。历史唯物主义在研究其他问题的同时研究人的问题吗?历史唯物主义把人的问题当作个别课题,还是赋予它以某种其他意义呢?既然个人的问题在社会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一般,那末,这个问题是以何种形式出现的呢?我们认为,研究这些问题必须注意凯列、科瓦尔宗提出的观点,即,人的问题在一般历史进程概念中、在社会现实中的特殊作用是通过它在社会哲学范围内存在的特殊形式和特殊功能而实现的。毫无疑问,这个论点具有重  相似文献   
983.
主体和客体问题是马列主义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这首先取决于这个问题同哲学基本问题和实践原则有着概念的联系。在苏联的哲学文献中,这个问题得到了严肃认真的研究,特别是在最近的15年。主体和客体的范畴内容更加确切了,在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主体-客体关系的辩证法得到了揭示,通过理解这些范畴,历史-哲学传统得到了批判分析。所评著作的特征在于,该书试图从两种立场——认识论立场和文化历史立场的有机统一方面,思考主体和客体问题的内容。这就使作者一方面有可能更充分地揭示主体和客体在这两个范畴的世界  相似文献   
984.
“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马克思这个哲学上的断言,是他论述宗教问題的基调。这种彻底的宗教批判的结果势必导致一种激进的无神论,马克思试图用自己的人的哲学论证这种无神论的合理性。一般来说,马克思设想人的本质在特征上既是历史的,在结构上又是社会的。他认为,世界历史是人自我创造的历史,在这个历史中,自然服从于人类。然而,在自我创造的过程中,人与自身和世界相异化。因而,马克思哲学的主要目标是把人从宗教异化中解放出来。马克思受费尔巴哈的影响,最初认为人的异化的原因在于宗教  相似文献   
985.
在生命的一个时期所发生的某种特殊经验比在其它时间更影响一个有机体的发展,这个思想在科学文献中已经存在半个多世纪了。人类发展中或许也存在着这样一个时期的推测,在像教育(例如政府资助的提前教育计划)和眼科学这类十分不同的领域中引起了早期干预的想法。这种看法代表的或许是发展中仅有的在经验上可以证明的质的转变。只要在某些时间内,外部事件能起较大影响,就可以把它看作某种类型的间断性或看作发展的某种阶段。为了表述这个概念以及它所描述的现象,最常用的术语是“关键期”。这个名称主要是  相似文献   
986.
脑半球功能特化是指,人的大脑两半球对认知活动作出的贡献有所不同。这方面的研究是要确定,人的高级认知活动哪些更依赖于左半球,哪些更依赖于右半球。已有的结果包括来自神经病理学研究、对正常人行为的研究、诱发电位研究、人与动物的比较研究、大脑特化个体发生的研究等各个方面的材料。这里对这些材料作个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87.
不管对比较心理学目前状况作出的评价及对其将来的预测如何,看来一个不可避免的结论是:比较心理学最初为其本身确定的方案现在仍然是一个需要完成的主要追求的目标,原因很简单,因为把行为作为进化的产物及在进化过程中一个有贡献的因素,要得到任何恰当的科学的理解,都需要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心理学基本  相似文献   
988.
本文作者伊里因科夫(1924-1979)在苏联哲学界属于后起之秀。他从1953年获得哲学副博士学位并到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以来撰写了许多著作,提出了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发表了许多精湛的见解。伊里因科夫一生研究的中心课题是唯物辩证法。他从不回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些尖端而又难度极大的问题,并作出自己的回答,观点明确,前后一致。他的著作和观点往往成为争论的焦点,一再受到伊利切夫等人的点名批评,但也受到哲学界前辈罗森塔尔和凯德洛夫等人的支持。他的著作和文章曾被译成18种文字。他的第一部著作《马克思〈资本论〉中抽象和具体的辩证法》,使他一举成名。这本书被认为是在把辩证法当作逻辑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加以深入研究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著作。罗森塔尔为该书所写的前言指出,这本书“研究了辩证方法的最本质和最有趣的方面之一,即马克思所说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该书被誉为“整个一代哲学家学习马列主义哲学的参考书”,成了“推动在这个方向上开展一系列研究的强大动力”。(苏联《哲学问题》1979年第6期)此书共五章,下面的译文是该书第五章《马克思〈资本论〉中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中的第一节。  相似文献   
989.
关于精神分析学的地位的讨论,业已集中在什么是据以判定精神分析学是一门科学的标准上面,而且,集中在研究精神分析学能否满足给定的一组特定的标准的要求上面。K. 鲍波尔主张精神分析学不能被证伪,因此,它不是一门科学。A. 格律鲍姆(Grünbaum)则争辩说,有些精神分析的假设能够被证伪,所以,应该抛弃鲍波尔的标准而代之  相似文献   
990.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注重研究哲学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最直接地表现为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即表现为科学、社会科学,而不是哲学。但阿尔杜塞却全面论证马克思主义包含一种独特的哲学,这种哲学不是认识的一个独立分支,而是同马克思的科学和政治实践存在着有机的联系。马克思主义是彻底革命的:它反对资产阶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