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0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88篇
  2020年   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107篇
  1987年   120篇
  1986年   85篇
  1985年   109篇
  1984年   103篇
  1983年   131篇
  1982年   87篇
  1981年   80篇
  1980年   72篇
  1979年   76篇
  1978年   61篇
  1966年   49篇
  1965年   132篇
  1964年   105篇
  1963年   126篇
  1962年   54篇
  1958年   65篇
  1957年   56篇
  1956年   2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20世纪哲学究竟在何种程度上是现代的哲学?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幼稚的问题.事实并非如此.和抽象化的绘画,由八音度转变为十二音系统的音乐以及打破传统叙事结构的文学一样,皙学思想在本世纪初不就表现出发展断层吗?哲学是一桩非常致力于古典文化及其复兴的事业,如果这一事业确实揭示了变动不居  相似文献   
932.
一直在海德格尔那里看到自己重要对立面的卢卡奇,曾多次同他的著作作对照。他把这样的对照纳入到诸如《是存在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理性的毁灭》或1949年的论文《论人道主义,海德格尔的复活》等主要论战性的著述中;他把这种对照也纳入到诸如《美学》或《社会存在本体论》这些哲学概论中。在其他当代哲学家中,没有哪一位哲学家能使卢卡奇产生一种对照的兴趣,这是一种批判的兴趣,当然正象难以捉摸的亲合性和排斥性的作用那样,把这种兴趣同他的思想结合起来。 海德格尔对于异化现象的探讨也处在这个兴趣的中心,他的探讨始于《存在与时间》中对人的某种著名描述。卢卡奇在《理性的毁灭》中和在《美学》中,在承认《存在与时间》中的某些篇章有启发性和有力的同时,对该书作者的方法和结论进行了严肃的批判,他确信,异化,正如海德格尔所想像的那样,是针对马克思以物化和商品拜物教为题所分析过的社会现象。此外,他毫不犹豫地论及这位哲学家身上的“反资本主义的浪漫主义”,他不是转向过去,而是(沿着克尔凯廓尔的足迹)转向近乎神学的存在的现实,因为常人无非是被清除掉社会的和经济的规定性的现代的日常生活的形象。  相似文献   
933.
1976年,普特南在题为“意义与知识”的洛克讲座中开头就指出:“真理的本质是哲学中极为古老的问题。”该问题无疑引起了普特南的极大兴趣。在我看来,在极少数能抓住问题症结的哲学家中,他是出类拔萃的。然而本文要讨论的不是这个问题,而是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即我们究竟是如何获得真理概念的? 按照弗雷格以及随后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的看法,假如真理概念在某一思想的内容中具有中心地位,那么它的应用中的不确定性又是怎么回事呢?这种不确定性的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关于自然语言陈述条件式的真值这一悬而未决的问题。对弗雷格、《逻辑哲学论》,实际上还有戴维森来说,说明一个陈述应该为真的条件之间的差别,必须反映对该陈述的解释的一种差别;或者,反映以该陈述表达的思想的差异。然而,对陈述条件式有争议的哲学家无疑都以完全一致的方式理解这些陈述条件式。他们之间的分歧在于如何把真理概念应用到这些条件式中。如果弗雷格等人是正确的。如果实际上大家对陈述条件式的含义看法一致。为何在使用真理概念时曾出现不确定性呢?  相似文献   
934.
所有动物都是平等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近年来,许多被压迫团体都在积极地为平等而抗争.经典性的例子是黑人解放运动,该运动要求结束那种把黑人视为二等公民的偏见和歧视.黑人解放运动的巨大号召力及其所取得的初步(即使有限)胜利,使得它成为其它被压迫团体仿效的榜样.之后,我们又目睹了西班牙裔美国人、同性恋者以及其它各种各样少数派团体的解放运动.当妇女这个多数派团体开始她们的抗争时,有些人以为,我们已经走到解放运动道路的尽头了.据说,性别歧视是普遍被人们接受的最后一种歧视形式;即使那些向来以摆脱了对少数民族的种族偏见为自  相似文献   
935.
《论确实性》一书由维特根斯坦晚年所作的四组笔记构成。其主题是命题的认识论意义(如“地球在我出生以前早已存在”和“这是一只手”),这些命题是由摩尔作为“捍卫常识”和“外在世界的证明”的例子而提出来的。根据N.马尔科姆在他的《回忆录》中的记载,这些笔记来自维特根斯坦与他的讨论,其中包含了维特根斯坦在自己去世之前的感受;“我突然发现自己的智力达到了研究哲学的最佳状态,我曾经绝对地认为自己永远不会再回复到这种状态了。两年多来,幕帘第一次在我的头脑中掀起来”。我们可以通过马尔科姆的《回忆录》了解笔记中的有关材料,比如维特根斯坦关于证实论观点的讨论。以及他对梦幻问题的研究。虽然《论确实性》一书在形式上并不是按照对某些典型的怀疑论论点的回答而组织起来的,但是我在此文中还是要从中取得一些材料,同时也从传统论据中取得一些材料。  相似文献   
936.
一种关于理性和文化差异的实用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想首先区分“理性”一词的三种意义。 理性Ⅰ是一种能力的名称,这种能力乌贼鱼比阿米巴要多,使用语言的人类比不使用语言的类人猿要多,以现代技术武装起来的人要比没有这种武装的人更多地具有这种能力。这是一种以更为复杂和精致的方式来调整其对环境刺激的各种反应,从而顺应环境的能力。它有时被称为“技术理性”,有时则被唤作“生存技巧”。靠这种能力本身,并不能帮助一个个体决定自己最好是属于什么物种或是属于什么文化。在这种意义上,理性在伦理上讲乃是中立的。  相似文献   
937.
马克思为什么要批判资本主义?他又为何倡导社会主义呢?马克思本人对这些问题的解释似乎是莫名其妙的。一方面,他声称提出了一种客观的、“科学的”历史理论。这一历史理论的一个根本原则是,道德价值——包括马克思主义自身的那些道德价值——是社会的和历史的产物。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又断言自己并不是一种“中立的”或“没有价值趋向的”观点。它毫不掩饰地谴责资本主义,并且不遗余力地倡导社会主义。一种批判性的观点正是它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938.
本研究是在一家名列全美百家成功企业公司中进行 ,通过对该公司高层领导者的管理行为的分析 ,指出了成功的领导者在如下四个方面所具有的特点 :一、在思维活动方面 :成功的高层领导者知识面广泛 ,抽象分析能力也很强 ;视野开阔 ,能够灵活地考虑各方面的问题 ;勇于面对不明确的情景 ;具有高度的直觉洞察力。二、进取精神方面 :成功的高层领导者责任感强 ,工作不受他人的影响 ;执着精神强但不刻板 ;言语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强 ,善于处理各种不同意见 ,甚至是敌意的观点 ;工作富有开拓性和主动性 ,善于把握各种机会 ;工作中精力旺盛 ,充满活力。三、关心员工的感情方面 :成功的高层领导者时刻关心他人 ,热心助人 ;体恤民情 ,富有同情心 ;勇于面对失败和挫折 ,他们的工作目标是成功而不是获取个人权力 ;乐于奉献 ,助人为乐 ;一心为企业 ,而不是刻意经营个人的势力 ;工作中既有高度的民主精神 ,又有丰富的个人见解。四、自我形象 :成功的高层领导者工作灵活性好 ,思想开放 ;善于处理应急事件 ,有很好的生活与时间的自我管理能力 ;工作目标明确 ,计划性强 ;良好的幽默感 ;有一个客观而现实的自我认识 ,言行一致 ,不夸夸其谈。  相似文献   
939.
如果一个人要问自己,他是怎样对那些注定要在他一生中占有最重要地位的思想领域发生兴趣的,那么,他就会发现,要简单的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并不容易。或许,他天生对某些问题就有一种爱好,或许,他是受了某些老师的影响,或是受了当时各种思想或个人经历的影响,才走上了他所感兴趣的道路的。然而,又有谁知道,在这些因素中究竟是哪些因素决定了他的人生道路呢?说实在的,如果有人想要确切地知道在所有这些因素中哪些是较为重要的因素的话,那么,没有一部详细的历史自传恐怕是不可能找到问题的答案的。但是,我并不打算把此书写成一部历史的自传,而是想写成一本关于我的思想发展的自传。因此,在这本书中,我要选择自己青年时代的一些经历来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即正是这些经历才使我以后对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学说,以及对这两种学说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兴趣。  相似文献   
940.
M.邦格的《科学唯物主义》,一开始就承认哲学唯物主义似乎是虚弱无力和早已过时的了。邦格告诉读者,哲学唯物主义对生活、思想以及人类思想的创造物,如价值观、文化和数学,给予似乎合理解释的企图,已经起了窒息的作用。邦格的目的,是使哲学唯物主义按照当代的逻辑学、数学和科学的要求,重新获得新生并跟上现时代。邦格确信这个任务的重要性,因为他认为,唯物主义是唯一的科学和技术的本体论,而且对他来说,只有科学才能产生真正实在经验的知识。邦格希望,他的著作的价值是为当代科学提供一个适当的概念框架,能引导读者把唯物主义当作一个研究领域,而不是把唯物主义当作一个僵化的信仰体系。在构造他的科学和技术本体论过程中,邦格不仅注意到避免唯心主义者所犯的把时空概念具体化的错误,而且由于这些唯心主义者是他的“亲兄弟”(可以这么说),他也注意到避免诸如物理主义者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