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4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今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去年12月到京的英国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教授、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施拉姆教授(S.Schram)继续他在北京的学术访问。他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研究,尤其是毛泽东的研究受到国际学术界和中国学者的重视。他1967年出版的《毛泽东传》由中央文献出版社译成中文出版。他在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所做的题为“从马克思主义的正  相似文献   
52.
公共艺术散布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各个角落,兼顾功能与美感,融深刻的理念于现实素材中,与观众之间形成一种亲切互动的关系,影响人生态度和审美观念。本文针对公共艺术的弊端提出了以相应的管理办法为纲,考虑整体的城市设计,重视艺术家的个性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3.
齐国舞蹈艺术是中国古代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具有玄鸟崇拜情结的先齐东夷舞蹈,舞以时化、风移俗变的齐国民间舞蹈,还是礼与变俱、以俗为美的齐国宫庭舞蹈,都充分反映了齐国舞蹈的艺术成就,并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特别是由丰富内容和独特形式构成的"尽善尽美"的齐国《韶》乐舞,不仅是先秦时期舞蹈的巅峰之作,并被历代作为宫廷乐舞的典范,影响中国舞蹈创新与实践长达2000多年,成为具有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舞蹈艺术中的经典之作,而且对丰富和发展我国及世界舞蹈艺术也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从霍布斯对“愚人”问题的阐述和设计,可以看出规范伦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尝试用美德来修补自身问题,把美德看作主体遵守道德规范的习惯倾向,从而使之成为维持道德体系的有效因素.规范伦理学从狭义上理解的美德不能真实地反映道德生活.相比之下,古典美德理论以美德来定义幸福和价值.事实上,美德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重新看待道德生活的一种视角.  相似文献   
55.
周代的“敬德保民”思想中包括了三个方面的经济伦理思想内涵:一、“无逸”的劳动伦理观和“孝养父母”的生产观;二、反对“独专于利”,主张利益分配的公正性;三、在生活方式上,主张“恭俭惟德”的消费观。这些思想具有德性主义的性质。  相似文献   
56.
科学说明是科学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因而也是科学哲学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科学哲学家提出了形形色色的科学说明理论,彼此之间展开了热烈而持久的争论。这种争论在近十余年来似乎变得越来越尖锐,分歧也越来越大,这部分地是由于科学哲学家开始认识到科学说明本身的极端复杂性,部分地则是因为说明研究者各自的哲学立场和倾向大不相同。我们刊登选译的几位科学哲学家有代表性的对科学说明的不同看法。我们希望通过这组文章能够勾画出这场争论的轮廓,有助于国内对这方面问题的研究。本组文章主要是在武汉大学江天骥教授指导下选编的,陆健体负责具体选编工作,责任编辑鲁旭东。  相似文献   
57.
一在我的著作《自然科学之解释学的现象学观念》中,我解释了为什么和在什么意义上我认为自然科学生来就属于解释学事业,以及为什么和在什么意义上科学家在其作为科学家的工作中对“那是什么”给我们作出了“合理的”解释。我还阐明了,在什么意义上可以说,这些解释(就其的确对“那是什么”作出的断定而言)是真的;不过,对这一点的理解总要假定或预先断定:这些科学家一定有能力去做他们的工作。正是由于这个理由,对于“那是什么”的问题科学断言无法把完整、详尽和确定的事实全部揭示出来。在对这种基本观点的详细阐述中,我曾努力解…  相似文献   
58.
美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只有一种社会经济形态——资本主义,且没有自己世代相继的本地居民的国家之一。美国的大批移民来自世界各地,他们带着各自不同的宗教观念和政治动机,奔向地球上这个富有的国家,即被称作“乐土”、“无限希望的国家”、“无限自由”的国度。他们为了追求富裕,摆脱权力的苦恼而来到这个“花园式的天堂”,同时,所有以侨民身份来的形形色色的、多民族的人们带来了自己不同国家和社会阶层的风俗和习惯。他们的习俗在新的环境中逐渐发生变化,形成  相似文献   
59.
为纪念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六十周年,于1977年10月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马克思城召开了社会主义国家第三次国际伦理学会议,大会的议题是“社会主义和个人的道德发展”。参加会议的有保加利亚、匈牙利、越南、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蒙古、波兰、罗马尼亚、苏联、捷克等国的学者和高等院校教师近百人。会上讨论了三个问题,这些问题涉及了有关新人形成规律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本领域:一、社会主义的个人道德发展;二、经济和道德;三、伦理学的方法论问题。Э.哈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致开幕词。他在  相似文献   
60.
科普宁在本文中讨论了普遍客观规律与辩证逻辑方法、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经验与理论、知性与理性的关系问题。有两个基本观点值得注意:第一,“人的观念、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物化了,变成了已经不依赖于意识即主体而存在的客观实在。另一方面,客观现实的对象为人所占有,人化了,成为人的自然器官的继续、加强和延伸”。第二,“一切认识都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一方面,“人的认识无论按其形式来说或者按其内容来说,始终是理性的。另一方面,人的认识在其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没有失去它跟感性的联系”。在他的《作为逻辑的辩证法》一书中还说“感性和理性不是两个阶段,而是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由以组成的两个因素。感性与理性在认识过程中的统一,并不是说它们一个紧跟着另一个,而是说这两者都必然参与我们的认识”。“在列宁那里甚至没有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这样的术语”,把感性与理任看作先后相接的两个认识阶段是“形而上学家才会准许的”。(这段文章已译出,插入本文,用括号[ ]标明。)关于知牲与理性,请参看本刊今年第七期科普宁的文章《知性与理性及其在认识中的机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