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胡心智 《哲学动态》1998,(12):29-31
一、信息生产力的特征和涵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电子信息技术作为当今高科技的重要内容,它成为生产力的一种新类型,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信息生产力是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中产生的,其外延和内涵都有相对独立的特点。从生产力的要素来看,劳动者已从蓝领和白领转向了...  相似文献   
72.
语言的获得会对空间认知产生深刻的影响。关于语言与空间认知,近些年来,不仅有大量的相关研究发现语言能力跟空间认知能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还出现了实验研究,来试图直接揭示语言对空间关系表征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一系列涉及不同空间关系的任务中,相较于非语言线索,语言线索提示的效果明显更好。在此基础上,从语言编码的特点和加工过程等方面进一步分析语言的作用机制,发现在空间表征中语言主要起到了选择和整合的作用,语言的作用过程是即时性的。建议未来研究在空间任务和语言表述形式上有更多的变式,从而更全面地来揭示语言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为考察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和抑郁的影响,采用智力和人格内隐观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抑郁量表对624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如下:(1)变量中心的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大学生智力和人格内隐观仅对积极应对的预测作用显著。(2)为考察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组合类型,采用个体中心的分析思路对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得分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可将大学生的内隐观划分为四种类型:智力/人格固存观型、智力/人格内隐观适中型、智力增长观/人格可塑观型、智力固存观/人格可塑观型。四类大学生在智力内隐观上的得分两两差异显著;除智力增长观/人格可塑观型与智力固存观/人格可塑观型外,四类大学生在人格内隐观上的得分也两两差异显著。(3)智力增长观/人格可塑观型大学生的积极应对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三类大学生,而消极应对和抑郁显著低于其他三类大学生;智力固存观/人格可塑观型大学生的消极应对和抑郁显著高于其他三类大学生。  相似文献   
74.
研究表明海洛因戒断者的情绪加工异常,但其阈下情绪加工是否异常尚无定论。本研究采用阈下情绪启动范式,考察其阈下情绪加工能力。结果:戒断组的反应时显著高于控制组;两组中,相比不一致、控制状态,一致状态反应时均显著最短;在戒断组中,不一致状态的反应时显著大于控制状态,负性图片的反应时显著大于正性图片,而在控制组中差异不显著。结论:戒断者存在阈下情绪启动效应,阈下情绪加工存在正性偏向,且能力弱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75.
从必要性分析、可行性分析、预防效果分析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探讨在我国必须要发挥医院、医生在慢性病预防中的作用,只有整合医疗资源与疾病预防控制资源,才能更好地预防慢性病。  相似文献   
76.
教学中使用幽默语言是教师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等的综合体现,它更是使学生"乐学"的因子。适时适度地运用幽默,可促进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77.
盼望和追求     
走过多少弯路, 也走过多少坦途, 却始终未能走出: 迷茫与困苦的幽谷。 有过多少盼望, 也有过多少追求, 眼中却始终充满: 那一片萧瑟的寒秋。  相似文献   
78.
部分成瘾者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治疗,即其自知力损伤是成瘾领域面临的挑战之一。多项研究表明自知力在成瘾及戒断过程中十分重要。然而,不同的研究对自知力的概念化存在差异。并且,研究主要依赖自我报告的施测方式,行为测量工具较匮乏。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厘清了包含行为、临床、认知自知力的自知力概念框架;此外,提出使用差异评分的方法对自我报告存在的因果循环矛盾进行优化;最后,提出临床、认知自知力实验范式的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79.
师范类心理学课程改革之我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志海  梁宁建 《心理科学》2000,23(2):230-231
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 ,师范类心理学教材体系在内容和方法等诸方面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愈益突显出差距 ,迫切需要改革。师范类心理学课程所用教材基本上仍为传统模式 ,即以普通心理学为主干 ,结合教育心理、发展心理等方面内容 ,上课时从对心理现象的分析开始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按部就班地讲授。课堂上着重分析一个个心理过程的概念、特点、规律 ,并顺带涉及教学应用。由于教材中所阐述的心理规律与实际应用没有紧密结合 ,课堂内容与教学实践脱节 ,这样的教材体系与培养合格教师的要求存在着较大差距。九十年代以来 ,心理学教材开始不…  相似文献   
80.
准备时间和预先信息对任务切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两个实验采用任务线索范式,考察了准备时间和预先信息对任务切换的影响。实验1的准备时间为可预测,实验2的为不可预测,以考察准备时间的可预测性对任务切换的影响。以被试执行重复任务、切到任务和切离任务的正确反应时为主要指标,结果:(1)在准备时间可预测和不可预测两种条件下,准备时间和预先信息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在可预测条件中,重复和切到任务的反应时随着准备时间的增加而减少,但切到代价无显著变化,切离任务的反应时不受准备时间的影响,切离代价表现出反准备效应;不可预测条件下,三种任务的反应时都随着准备时间的增加而减少,但是切到和切离代价表现出反准备效应;(2)切离任务的反应时和代价显著高于切到任务的反应时和代价;(3)在这两种条件下,都没有出现切换代价的准备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