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概率的不同表征对贝叶斯推理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研究以贝叶斯推算、判断为实验任务,探讨了三种概率表征(百分比、自然频率、概率词)、三种概率规则认识水平对贝叶斯推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概率词表征的贝叶斯推算实质是判断过程。2)在三种概率表征中,频率表征更适合于正确完成贝叶斯推理,但存在学科背景的差异。3)贝叶斯推理使用的策略有正确规则、错误规则、命题知识、概率简捷式、直觉和个人意愿六种。4)贝叶斯判断的正确率高于贝叶斯推算,个体在贝叶斯判断上使用的正确规则多于贝叶斯推算过程。  相似文献   
52.
FOK产生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art提出的RJR(回忆-FOK判断-再认)研究范式,通过两个实验对FOK产生机制的两种假说--线索熟悉性假说和靶项目提取可能性假说进行验证.实验一采用单因素被试内设计,即通过中、英文词对不同组合形成四种材料类型(中-中、英-中、中-英、英-英);实验二采用二因素被试内设计,即控制实验材料和呈现方式两个变量(2×2).结果表明,被试所做的FOK判断既不完全取决于线索熟悉.也不完全取决于靶项目的可提取性,而是取决于线索与靶子之间的联结强度.  相似文献   
53.
根据双重认知控制理论,抑制控制分为主动性控制和反应性控制。为了探索冲动特质青少年究竟在哪个抑制控制成分存在不足,本研究用冲动性人格量表(BIS-11)选取了高冲动特质和低冲动特质青少年,并记录了他们在完成AX-CPT任务时的反应时和正确率。结果显示:与低冲动个体相比,高冲动个体在BX试次(主动性控制)上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以及线索辨别力指数上的表现均差于低冲动个体,而在AY试次(反应性控制)上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以及探测敏感性指标上的表现与低冲动个体没有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说明,与低冲动特质青少年相比,高冲动特质青少年的反应性控制保存较好,但主动性控制能力表现出不足。  相似文献   
54.
该文对Rips提出的“证明心理学理论”做了综合述评。这一理论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对推理过程与人类记忆相互关系的解释;(2)根据逻辑学中的“自然推理规则”进行修正后用于解释人类推理过程的推理规则;(3)关于如何控制推理过程的论述。Rips认为他于1983年设计并实施的以“自然推理系统”所含各推理规则为实验材料的实验结果支持该理论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55.
大学好学生与一般学生的能力结构差异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问卷方法对大学在校的好学生与一般学生在能力结构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就美国心理学家H .Gardner所提出的七种智力因素中 ,好学生在其中的五个能力因素上确实比一般学生发展更好。教育者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56.
闵容  胡竹菁  邱琴 《心理科学》2006,29(3):658-660
本研究采用单一目标映射技术(one-shot mapping)设计实验考察了相似比较中的加工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相似等级的判定对映射任务中结构映射没有显著性影响。相似加工不一定表现为基于结构的加工,基于特征的加工和基于结构的加工是相似加工中两种并行的加工模式。在反应时方面,基于结构的加工的反应时比基于特征的加工的反应时更长。  相似文献   
57.
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题目为测验材料,对小学四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和大学二年级共469名被试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1)内容和形式两种判断标准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发展了,但是小学生和中学生还是根据经验事实来进行判断,直到大学才摆脱经验事实的束缚。(2)必要条件推理的能力发展要早于充分条件推理的能力,而且最后能够达到的水平也要高。(3)被试对规则掌握的先后顺序是肯定前件式、否认前件式、肯定后件式和否认后件式。(4)被试是否受到信念偏见效应的影响,还要看题目是否符合事实以及是否符合逻辑规则。  相似文献   
58.
开展两个实验探究证据顺序和证词自信水平对5岁儿童因果推理的影响机制。132名和127名5岁儿童分别参与实验1和实验2。实验1发现证据顺序对儿童因果推理的影响表现为近因效应,但证词的自信水平差异不影响儿童的因果推理;实验2发现如果儿童注意到证词的自信水平信息,他们更倾向于在自信证词条件依据证词推断因果关系,证据顺序的影响力被削弱。研究结果说明证据顺序变化导致易受影响的近因效应。  相似文献   
59.
"命题推理"的心理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在对“如果…,那么…”规则、“四卡问题”和“THOG”等三种有关“命题推理”领域的研究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0.
推理心理研究中的逻辑加工与非逻辑加工评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胡竹菁 《心理科学》2002,25(3):318-321
本文对西方心理学研究中有关推理心理学争论的两个热点问题之一:逻辑推理与非逻辑推理之争的发展线索和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评述,指出了这两种理论争论中未能注意到的三个问题,并对试图解决这三个问题的“知识和试题双重结构模型”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