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3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什么唯心论到了17世纪才在西方出现?在东方,似乎一直流行这样的看法,即我们习惯于认为非精神的实在,近乎一种虚构,因此,一种一元论的形而上学,就以表象形式把宇宙置于一种包罗万象的意识中,而冲突、二元论或矛盾就处在表象内部了。粗略地说,东方的唯心论是一种一元论,在它的范围内,多样性和运动提出了一和多的问题。其实,唯心论(就其完整意义而言),自古希腊时代起直至整个中世纪,业已能够立足于受实在论支配的西方思想中,这大概并不确切。除了例外(贝克莱、施罗丁格、布鲁维尔),西方哲学很少比被纯化了的唯心论或实证…  相似文献   
62.
自我评论     
一、字里行间有与无我已迈入人生第50个年头②,值此理想的时刻,回顾自己思想发展的历程并努力审视在勤奋工作年代(我将永远怀念)走过的正确道路,将受益匪浅。但我不撰写忏悔录,也不撰写纪念文章、我的人生回忆录。仟悔录,即对自我的道路反省,我不写,因为我认为每时每刻忏海十分有益,即力争实施行为时做到心明眼亮,我同样认为对个别人生做普遍判断徒劳无益。除了自认应进天堂或炼狱这个唯一目的,我看这类一般仔海只用以表现个人的虚荣心:或自鸣得意,或自怨自艾和痛心疾首,因为在两种情况下他确信意义重大的事物,实际上并非如…  相似文献   
63.
序言自古以来,日本人总是在积极地吸收着儒教、佛教等各种来自海外的强有力的思想。这些强有力的外来思想都具有一个最重要的共同特征,即追求普遍真理。具体来说,无论是儒教还是佛教,它们都在追问:世界为何物?人为何物?人应当怎样生活?道德、宗教、政治、艺术的理想状态应该是怎样的?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它们各自认为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某种法则。也就是说,这些外来思想都是追求并努力提出某种适用于全人类的、具有普遍性的法则。纵观以往日本的各个时代,由于受到地理风俗条件、社会政治条件的制约,日本人在接受上…  相似文献   
64.
当代如来藏学的开展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当代如来藏学的开展与问题为论点,从E.Obermiller,H.W.Bailey及E.H.Johnston等人对《宝性论》各版本的整理开始,探讨当代如来藏学的起源及其引发的问题,并就日本、欧洲、美国等地区分别说明其对近代如来藏学研究的影响。首先,就日本学者月轮贤隆、小川一乘对Obermiller编译藏文本《宝性论》的批判,与宇井伯寿、中村瑞隆等学者对Johnston校编梵文本《宝性论》的回响,简述高崎直道集当时如来藏学之大成,作为日本佛学界对近代如来藏学的研究。其次,就欧洲学者E.Frauwallner的第三学派说,D.Seyfort Ruegg的藏传如来藏研究,以及S.K.Hookham对近代《宝性论》研究的评论,以了解当代欧洲学界对《宝性论》后续研究的情形。第三,为美国如来藏学研究近况的探讨,分别从近代美国如来藏学研究概述、近代美国如来藏学的影响、留美中国学者有关如来藏学研究的英文资料中,说明其影响与有关问题的发展。最后,以近年来的新论题“批判佛教”(Critical Buddhism)讨论近代如来藏学研究的倾向与问题,除了解“批判佛教” 的起源与论点之外,并就“如来藏思想非佛教”的论点,与如来藏学学  相似文献   
65.
八、中国域外道教 道教是与中国乡村和皇家制度有密切关系的本土宗教。道教活动对于非中国的文化从未表现出传教的态度,也许只有它们分担全中国的职责去“化胡”时除外。道教从没有正式外传,其它国家出现道教在多数情况下是与移居国外的中国人团体联系在一起的。然而,道教以某些形式不仅传播到中亚,而且传播到所有邻近中国的地区:中亚,越南,柬埔寨,朝鲜和日本。正如亚洲研究的诸多领域一样,道教研究具有区域性,过于专业化,结果对于中国域外文化中的道教,西方鲜有研究。 上面(四1)提到过,七世纪时《道德经》曾被译为梵语。但…  相似文献   
66.
佛教在今日的美国,已不再是一种移民宗教。随着越来越多基督教背景的美国人皈依佛教,本土化的美国佛教正在形成。这一过程表明,佛教在某些方面满足了美国社会的需要,提供了美国传统中没有而又为今天的美国人渴求的精神资源。同时,这一过程也不是自发的,它是一代代移民佛教徒不懈努力的结果。今天无论走到美国的哪个城市,都会看到佛教的寺庙和学习佛教的美国人。 在美南第一大城市德克萨斯州休斯顿,有一座宏伟庄严的汉传佛教寺庙,叫玉佛寺,人称美南第一佛寺。寺中有一个成立了10年的英语佛学班,堪称美国佛教本土化进程中的缩影…  相似文献   
67.
企业的产品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畅销不衰,除产品的特色外,还须有推销的“高招”。刻意求新创异、巧妙设疑就是出奇制胜的推销术。比如,当高产抗病的土豆传到法国时,法国人并不感兴趣.为了提倡种植这种土豆,法国有关当局就曾巧妙地设疑,引发了农民的兴趣。他们先在一块地上种上土豆,然后派兵把守,日夜监护。庄稼地居然会设岗放哨?有好奇者决定弄个”水落石出”,便去“偷主”,而后种在自家的地里,精心侍候,认真栽培,望眼欲穿地盼着土豆生收。由于“偷”种者甚多,土豆很快走进干家万户.并被人们所认识.成了法国人最欢迎的农…  相似文献   
68.
1864年冬,德国著名化学家凯库勒由于受梦象的启示,建立了苯的环状结构学说。凯库勒曾生动地描述了他当时产生苯的环状结构设想时的情形:“我坐下来写我的教科书,但工作没有进展;我的思想开小差了。我把椅子转向炉火,打起瞌睡来了。原子又在我眼前跳跃起来,这时较小的基因进沙地遇到后面。我的思想因这类幻觉的不断出现变得更敏锐了,现在能分辨出各种形状的大结构;也能分辨出有时紧密地靠近在一起的长行分子;它们盘绕、旋转、象桔一样地动着。看!那是什么?有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这个形状虚幻地在我的眼前旋转着,象是电光一…  相似文献   
69.
助你成功的情感智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森是佛罗里达高级中学的一名常考第一的学生,他的目标里进入哈佛医学院。一次,物理教师在测验中给了詹森80分,詹森感到沮丧,认为物理教师妨碍了他的前途,于是,第二天,他带着一把屠刀来到学校,将那名教师刺伤,同时也断送了自己的未来.为什么这个智商额高的学生却做出如此失去理智的行为?心理学家的回答是智商并不是成功的必然保证。当我们说某人聪明时常指的是他的智商出众,然而,心理学家们却认为,在导致一个人成功的所有因素中,智商(I.Q.)只占20%的份额,另外80%则来自其它方面,其中就包括心理学家们新近提出的一…  相似文献   
70.
生活中也有身陷困境的时候,但是如果靠着思维进发出的智慧小火花,往往就能够“柳暗花明”,化险为夷。记得我上大学时,有过这么一件事。有一年寒假结束后,返校我坐上了往东北去的火车、快到终点了,已是凌晨两点多钟,车厢里静静地,人们都睡着了。这时车停靠在一个小站上,忽然跳上来几个形迹十分可疑的入物,打头的是一个又瘦又小的穿西装的中年人。一上车,他们的目光就扫向了行李架上的行李和车厢内熟睡的乘客。火车“沈哈优哈”又往前走了。我站在车厢中。我的座位让给了另外一个大学生。他没有座,下半夜他太困了,我把座让给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