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000篇
  免费   4888篇
  国内免费   9152篇
  2023年   959篇
  2022年   1049篇
  2021年   784篇
  2020年   911篇
  2019年   1344篇
  2018年   1666篇
  2017年   859篇
  2016年   952篇
  2015年   793篇
  2014年   1917篇
  2013年   1571篇
  2012年   7853篇
  2011年   9530篇
  2010年   3609篇
  2009年   3045篇
  2008年   8421篇
  2007年   8047篇
  2006年   7383篇
  2005年   6200篇
  2004年   5505篇
  2003年   5095篇
  2002年   4518篇
  2001年   3275篇
  2000年   4183篇
  1999年   1767篇
  1998年   619篇
  1997年   590篇
  1996年   543篇
  1995年   597篇
  1994年   586篇
  1993年   516篇
  1992年   482篇
  1991年   457篇
  1990年   483篇
  1989年   456篇
  1988年   592篇
  1987年   577篇
  1986年   437篇
  1985年   530篇
  1984年   437篇
  1983年   454篇
  1982年   366篇
  1981年   352篇
  1958年   641篇
  1957年   523篇
  1956年   448篇
  1955年   425篇
  1954年   334篇
  1953年   304篇
  1952年   29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61.
西晋末年,社会危机,民不聊生,流民暴动,此伏彼起。史载,从永宁元年(301)到建兴元年(311)的十多年间,各地爆发的流民暴动或以流民为主体的暴动约有九次,其中发生在长江中游的就有四次(江汉的张昌、襄阳的王(卤辶)、沔汉的王如、荆湘的杜弢);而且,在对晋廷打击较大的三次流民暴动中,除了益州的李特、李雄,其余两次均发生在该地区。可见,长江中游已成为晋末流民暴动的中心。  相似文献   
962.
中国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动与老年赡养问题,不仅是中国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早已为国际学术界所瞩目。费孝通教授在80年代前期曾根据在“江村”(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的调查,一连写了三篇专题论文,具体分析了中国农村不同类型家庭的结构变化,指出主干家庭的凝固力和分化力正在相持状态中,凝固力略高于分化力,反馈模式是中国亲子关系的特征和家庭养老方式的基因。  相似文献   
963.
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法制建设的推进也比较快,但总的来说,法制化的推进步履艰难,障碍重重。发展中国家(也称迟发展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由于所处的国际社会的格局与早发展国家不同,面临的制约条件也截然不同。外国学者  相似文献   
964.
一、分析与解释当奥尔巴赫在《模仿:西方文学的现实表现》中写到,尽管荷马可以被分析,但不能被解释时,他是在提醒读者注意,并非所有的口头陈述都体现解释的结构。他还告诉读者,有的陈述为了被看懂,就必须加以解释,例如圣经及其继承者们的陈述。尽管《模仿》一书早已出名,但是它的读者没有充分注意到,使奥尔巴赫能够深刻地理解西方文学的恰恰是他严格地区别分析和解释、缺乏或忽视解释和有意识地进行解释。假定不懂得奥尔巴赫有意识地  相似文献   
965.
Ⅰ经济科学的发展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紧密相联的。虽然古代和中世纪的思想家在该领域中已经陈述过某些观点,但直到17世纪和18世纪初,现代意义上的经济科学才真正诞生。当时,探索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得到发展,首批科学研究机构与社团已经建立起来(英国、法国、普鲁士、俄国)。经济科学的最初发展是与这一过程相联系的,而且,最初的经济学家的思想总是集  相似文献   
966.
意识形态的工作不能淡化而必须加强。要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就必须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意识的特征、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是由它内部予眉特殊性决定的,是区别与其他意识形态的根本特点。自有人类社会以来,意识形态主要经历了奴隶主意识形态,封建意识形态,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上述种种意识形态在制度基础、阶级属性、指导思  相似文献   
967.
一《物类相感志》是北宋赞宁(919—1001年)的著作。在开头的总论里,作者从“磁石引针”(磁气现象)、“琥珀拾芥”(电气现象)、“蟹膏投漆漆化为水”(化学现象)开始,列举了七十七例被作者视为“物类相感如斯”的现象。接着作者按照传统的类书分类法把各论分成身体、衣服、饮食、器用、药品、疾病、文房、果子、蔬菜、花竹、禽鱼、杂著等十二个部门,分别记述了物类相感的种种特殊现象共计四百四十八例。全编自始至终只是一味地记述现象,没  相似文献   
968.
继《先秦社会和诸子思想新探》之后,祝瑞开先生又奉献出他的新作《两汉思想史》。无论就宏观与微观而言,都有新颖而独到的见解。按照通常的见解,与其前后的先秦和魏晋的广博和深邃相比,往往有两汉思想淡而乏味,无需多品尝的感受。作者潜心研究汉代社会与思想之后,发觉事情并非如此。“在我国思想史上,汉代是一  相似文献   
969.
事实与价值的混淆:儒家伦理学的一个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像许多伟大的伦理体系一样,儒家伦理学既有许多优点,也有其缺点。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着力论述问题的后一个方面。在我看来,儒家伦理学的根本缺点在于,将事实与价值,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混淆一道。在中国的典籍中,我们可以看到,事实  相似文献   
970.
简论主体和客体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客体问题的提出和讨论,是近年来哲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的成果之一。应当承认,在这个问题上还存在许多疑难之处。对这些疑难问题的探索,常常促使人们回过头来对基本概念进行反思,不断提高辩证思维的自觉性。在本文中,我们吸收了国内学者的有益见解,对主体和客体概念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