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科学方法论关于理论确证的解释模式,先后出现了假说演绎法、贝叶斯方法和拔靴带方法等理论。这些解释模式尽管各有其特征,但绝非根本对立,而是相互可通约。  相似文献   
52.
从本世纪30年代起人们对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并放射出绚丽多彩的科学美感。如果造血干细胞被比拟为“种子”,则可以把调控造血的造血微环境比拟为“土壤”,把微环境中供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场所比拟为“龛位”。“种...  相似文献   
53.
1998年11月30日,《哲学动态》编辑部邀请首都哲学界知名人士30余人在京举行了“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暨《哲学动态》创刊20周年座谈会”。会议回顾了20年来中国哲学发展道路和面临的挑战,畅谈了《哲学动态》20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和有待进一...  相似文献   
54.
传统的变迁一般由两种因素促成,即传统内部不断完善的自身要求和外来传统的影响.自19世纪末以后,随着西方的军事和经济强势而产生的文化上的扩张,使得中国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彻底地反思自己的文化,反思的新坐标就是西方文化.而"哲学"作为西方学术体制中的核心部分,成为中国人整理传统、反思传统的重要出发点.尽管在以经、史、子、集的知识传统中,从未有过"哲学"这样的知识系统,但我们不但接受了这样的系统,而且还努力使自己的文化适应这样的系统.无论是严复还是王国维,他们都认为中国思想中缺乏纯粹的哲学趣味,缺乏严密的逻辑背景,这是中国落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5.
命令说将规范视为自上而下发出的、以制裁为威胁的命令,回避了规范本身的合理性问题。规则理论认为,命令说仅仅从外在视角出发,实质上是将规范视为是一种关于"行为"与"制裁"之联系的预测工具,忽视了规范本应该具有的内在面向,即其是人们予以"接受"的行为规则。而这种对规范予以"接受"的心理状态不同于人们出于生物本能的、对规范的"内化"状态,它意味着在规范性讨论中对相关"规范"的真诚主张,对人们就规范达成共识期待和对失范导致不利后果的真心认可。这一主张将"规范"与"合理性"密切联系了起来。  相似文献   
56.
杜夫海纳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全方位发展 ,不同程度地涉及到鉴赏、品位、判断、体验、因借、翻译等美学或跨文化问题。新世纪的美学研究到底是何走向 ?是要重估传统的学说 ,澄清原来的疑难 ,继而提出新理论、新体系呢 ?还是从跨文化学的角度切入 ,将中西美学与诗学的主要范畴及其理念 ,置于社会历史和语言文化的特定语境中加以比较分析 ,继而在其互动互补的关系中追求“法乎其上”的沟通与超越呢 ?凡此种种 ,中外美学家均有各自的构想与见地。 2 0 0 2年 1 0月 ,“美学与文化 :东方与西方”国际美学研讨会在京成功召开 ,来自 1 5个国家与地区的近 80名美学家就相关话题进行了积极而热烈的讨论与对话。这其中 ,侧重审美经验的现象学美学 ,推崇伦理功用的实用主义美学 ,强调跨文化视界的翻译美学和标举诗性智慧的比较诗学 ,均试图为未来美学研究提供新的理论维度与探索平台 ,故值得我们从学理上给予一定的关注。  相似文献   
57.
罗静 《四川心理科学》2014,(24):119-119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所以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特别是真对三年级刚刚起步学习英语的小学生有一套好的学习英语方案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8.
2015年11月1日,第三届科学无神论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的主题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科学无神论"。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作领导小组主办,中国社科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中国无神论学会联合承办。来自中国社科院、教育部、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反邪教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浙江大学、新疆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社科院、河北经贸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燕山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泉州师范学院、常熟理工学院、温州医科大学等单位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全国政协民宗委朱维群主任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59.
60.
在事业和竞争中为了取胜,当然不可以示弱,但在特定情况下公开承认自己的短处,有意暴露自己某些方面的弱点,往往是一种有益的处世之道。 示弱可以减少或消弱不满或嫉妒。事业上的成功者,生活中的幸运儿,被人嫉妒是客观存在的,在一时还无法消除这种社会心理之前,用适当的示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