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2(年级)×2(声旁家族大小)×2(形旁家族大小)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在形声字识别中考察了三、五年级儿童的形旁和声旁家族效应。结果仅在三年级中发现了显著的形旁家族大小效应,而五年级中却没有发现。但两个年级中形旁和声旁家族的交互作用均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声旁处于大家族时,形旁也处于大家族时,三、五年级儿童的反应时更快。此结果说明声旁和形旁家族共同影响形声字识别,但在三年级儿童中,形旁家族效应可以不依赖于声旁家族单独发挥作用,五年级儿童中却没有独立的形旁家族效应。  相似文献   
42.
探讨特质自我控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多重中介模型揭示自我控制策略在特质自我控制(TSC)与主观幸福感(SWB)之间的作用。对92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情境选择、注意分配、认知重评均为TSC与SWB之间的中介变量。结论:解释了高特质自我控制个体SWB高的内在机制,也为自我控制过程模型提供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43.
191 2年之前的中国社会中 ,儒家显然不单纯是一种观念化的思想流派 ,它更多地是一种制度化的存在。本文正是试图从这个角度来审视儒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现实的生存状况。我主要是从两个层面来讨论这种制度化的存在。一方面是儒家本身的制度化 ,这种制度化是通过科举、经学化而确立的儒家著作的经典化和儒家传播、儒家与权力之间的联系而确立的 ;另一层面则是体现着儒家意识形态的国家观念、宗族制度、政治社会结构的现实的制度存在。这两个层面通过权力、真理和制度之间的互相配合而长期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一、从权力和真理的互动看儒家…  相似文献   
44.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通过对留守儿童产生背景,概念界定,心理健康、自我意识、情绪与社会支持、社会行为、人格、学业与校园关系,家庭与生活等方面研究的系统总结,概括了已有研究中在多个学术领域宏观呈现与微观分析的“22N”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目前干预措施实施不利的情况下,以保护性因素作为突破的新进展。最后从理论研究和实践干预方面提出:留守儿童并不一定是问题儿童,留守儿童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他们自身具有发展与成长的心理资源,而且留守儿童研究的纵深趋势与切实可行的干预模式必须是以社会的发展与需求为背景。  相似文献   
45.
高低拖延者的冲动性特征与延迟折扣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拖延是一种复杂而常见的心理行为现象.研究结合国外拖延心理研究的新趋势,以拖延者是否具有冲动性人格与行为特征为切人点,采用人格问卷与行为实验相结合方式,综合测量了拖延者的冲动性特质与延迟折扣程度.结果发现:(1)拖延与冲动性具有显著正相关,高拖延者具有较高无计划冲动性、注意力冲动性和运动冲动性;(2)高、低拖延者在延迟折扣率上无显著差异,但在多数实验条件下,高拖延者比低拖延者具有更高延迟折扣程度.研究对理解拖延行为产生原因和制定拖延行为干预措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6.
干春松 《哲学动态》2007,5(9):28-33
三子思思想的特质:“诚”及其他郭沫若在同一文章中将《尚书》中的《洪范》、《尧典》、《皋陶谟》、《禹贡》诸篇作为思孟学派的作品,多少有些陈义过于宽泛。不过,他是从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来考虑问题的。由五行到“诚”涉及到了子思思想的核心内容,而并非考据家单纯的“五行”的追索。近代对子思思想的义理层面的研究也可以追溯到康有为和章太炎。出于其经学立场,康有为之思孟论述是今文经学的路数,因此有许多托古改制和微言大义的因素。他在《中庸注》中说:“天下之为道术多矣,而折衷于孔子;孔子之道大矣,荡荡如天,民难名之,唯圣孙子思,…  相似文献   
47.
"拟文本"是指第一读者在阅读某一文本时,留在原文本或其摘录式资料上的种种符号性批注及其空间布局,甚至还包括批注空白或摘录空白.张一兵的<回到列宁>以"拟文本"为主要解读对象,取决于解读模式和研究方法的变迁;"拟文本"进一步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中的文本眼界;通过对"哲学笔记"中"拟文本"的解读实验及其基础上的"思想构境",揭示出阅读实践中存在的主客体向度并展示了其互动关系,特别是其中起主导性作用之主体的思想再生产."拟文本"是对人为的外在文本分类法的一次学术"反冲".  相似文献   
48.
张申府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的两大核心观念“大客观”和“具体相对论”,是试图将罗素、列宁、孔子三流合一的文化综合主义思想,从中引申出他基于文化综合主义立场反思五四启蒙思想而提出的新启蒙主义的观点,这对于我们认识中国现代文化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9.
燕阳  杨竺松 《学海》2022,(5):128-134
我国行政运作体现了领导重视的重要性,由领导关注而形成的政策注意力深刻影响着政策的设计与执行。通过对省市两级地方党委书记上任后议题关注的测量分析,本研究认为我国地方领导干部的注意力配置不同于传统的政治-行政二分法,体现了当代中国将经济社会发展统一于党的领导之下的体制特征和制度优势。但是,受制于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和注意力资源的稀缺性,地方官员容易产生政策议题的“策略性偏好”、议题关注的“碎片化”和“不连续”等注意力配置“失灵”现象,这给地区高质量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对此,亟待通过加强宏观战略规划的引领示范、提高决策者的注意力管理能力、改革干部考核体制机制等途径加以应对和治理。  相似文献   
50.
干春松 《现代哲学》2023,(6):125-132
在清末民初,人们政治观念的转变往往可以从他们对儒家的态度变化中窥测到。梁启超也是这样,他的思想复杂多变,尤其是政治主张随着时代的变迁差异很大。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勾勒梁启超的思想演变线索,来发现他的思想与时代的共振。此方面研究目前并不充分,本文即是以梁启超的《新民说》和《欧游心影录》为线索,在他对儒家思想的态度的矛盾中,探讨他对“国家”与“天下”等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