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正>甘绍平研究员的新著《伦理学的当代建构》(中国发展出版社2015年版)是对基础伦理学探究的成果。以人的意志自由为前提,该著揭示了道德规范具有对人的共通利益以及和谐相处提供保障的功能、分析了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相互关系,阐释了四大重要的规范伦理体系——德性论、功利主义、义务论、契约主义的历史延展与现代流变,并且将这些  相似文献   
92.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出版于1806年,在一个新世纪的开始;海德格尔关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课,开在1930年到1931年之间,而他的《存在与时间》则在三年前已经出版,大体上也可以说是本世纪初开始时的作品。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算起,两个世纪快要过去,我们现在又处在一个世纪交替的时期,“哲学”也似乎又处在一个需要瞻前顾后的关口,于是研究一下我们的前辈大师是如何进行这项工作的,自是一件颇有兴味的事。一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是他自己哲学思想体系成熟的标志。我常常感到,一个哲学家,在他第一部阐述自己独特…  相似文献   
93.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身体、认知和环境是和谐的统一体。以该理论为基础的具身学习认为,身体不是学习过程的无关因素或障碍因素,身体是学习的主体,身体活动的参与在塑造学习者的思维、判断及记忆等心智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已有一定数量的实证研究发现,身体活动能够显著提供语言习得、数学学习等学业成绩,提供学生在同伴中的社会地位。将来,可基于具身认知的角度,采用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跨学科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探讨具身学习影响学业成绩的因素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94.
1.晓以利害法。此法就是把利害关系分析清楚、告诉对方使之折服的一种方法。为此,分析必须中肯实在,利与害必须与对方的切身利益有关。战国时期鲁哀公大兴土木,公宣子劝阻他说:“房舍过大,多住人则喧哗,少住人则空旷。”哀公不听。公宣子又劝阻说:“鲁国小而房舍大,百姓将怨,诸侯将嘲。”但哀公仍不听。公宣子第三次劝阻说:“左右边是先祖之庙,在中间大兴土木恐于君有害。”哀公一听马上停止修建工程。为什么公宣子前两次劝说没有成功,而第三次却成功了呢?因为前两次的理由对哀公而言无关痛痒,而第三次则不同了,古人最崇尚…  相似文献   
95.
正中国佛教教育问题百年来一直受到教界、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的持续关注。今天,这一问题在新的历史境遇下愈发重要。因为营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离不开佛教文明的要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佛教文明的力量;而化解当代世界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更离不开佛教的智慧。一、当代中国佛教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初窥一是清末以来佛教界人才匮乏稀缺的状况愈发严重。传统的僧教育中宗门(禅)教育如龚自珍所言的"禅门愈降愈滥,愈诞愈  相似文献   
96.
叶秀山 《世界哲学》2013,(1):5-13,160
本文从对康德“知识论转向”的意义分析入手,讨论了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在康德开辟的哲学方向上的努力,重新审视了德国古典哲学从“存在论”到“知识论”的发展脉络,指出德国古典哲学并未放弃传统的“存在”问题,而是深化和发展了这个问题.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存在”不再满足于成为空洞无内容的抽象概念,而是要成为具有“规定性”的哲学范畴.这条路线的梳理打通了德国哲学从古典到现代的内在发展理路.  相似文献   
97.
战国古籍和《管子·轻重》中的黄金货币叶世昌战国古籍和《管子·轻重》中有一些关于黄金作为货币的记载,研究这些记载既可以证明当时黄金的货币性,又可以证明《管子·轻重》应属于西汉作品。一黄金在自然界因不和其他的物质化合,比较容易开采,故在中外历史上黄金的早...  相似文献   
98.
99.
八大山人的花鸟画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能够带给观者一定的艺术共鸣。构图在他的绘画作品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来分析八大山人绘画的构图形式,来体会他的作品所表达出的那种简约含蓄、返璞归真、空灵冷逸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00.
张笑  冯廷勇 《心理科学》2014,37(3):689-693
研究采用JAS范式,通过操纵群体信息的性质(支持和反对)以及一致性程度,考察了决策信心在信息化从众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个体仅在接收到反对信息时会发生决策的偏转,表现出从众;(2)群体参照信息能够显著影响个体的信心:支持性的群体信息使个体的信心显著增高,而反对性的群体信息使信心显著降低,且表现出一种“负性偏向”(即个体对来自群体的负性信息更加敏感);(3)在反对条件下,个体信心降低的程度能够很好地预测其决策偏转的概率,即信息化从众行为。这说明,决策信心可能在信息化从众中起着核心的中介作用——反对性的群体信息使得决策信心下降,而决策信心的下降导致了决策的偏转,从而表现出从众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