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道教在长达二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理、教义体系。“我命在我不在天”是道教重要的教义思想之一,对这一教义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现代价值进行探索,有助于21世纪的道教教义思想发展与建设。人生变幻莫测,在充满竞争、挑战和机遇的现代社会更是如此。古老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教义思想不啻为一剂催人奋进的催化剂。道门中人以“天道自然,人道自己”的“道理”来衡量、透视宇宙自然、人生社会,响亮地提出“我命在我,不属天地”的口号。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教义思想蕴含着道门中人强烈的生命自主精神,认为通过…  相似文献   
62.
云南省富民县田野考察首次发现的清乾隆年间《紫虚观碑记》,详实地记载了紫虚观创建始末,从碑记所见道众姓字名号看,紫虚观道脉自康熙初“常”字始,至乾隆时期的“复”字,共传八代,证实了紫虚观所传为全真龙门道脉的历史事实。结合《真庆观古名真武祠碑记》及虚凝庵所存碑刻内容看,紫虚观道脉实乃源于昆明真庆观,进而表明明末清初云南境内的龙门派不仅自觉地依循龙门派谱传承,且以真庆观为中心向昆明周边及各地州辐射,成为明末清初云南境内最为活跃的道派之一。  相似文献   
63.
2008年10月7日至8日,首次"梦与中西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福建著名风景旅游区福清石竹山道院的狮岩堂(辽天书院)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石竹山道院、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和厦门大学道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福建省易学研究会和福建省老子研究会协办,是福清石竹  相似文献   
64.
本文以学术界较少涉猎的《庄林续道藏》为基本素材,通过对其所收道书的研读,钩沉出许多有价值的闽台道教交通史料,并对清代闽台道教文化的交流提出了新见解。指出,清代是道教经典大量传入台湾的主要时期,福建是清代大陆与台湾道教交流的主要门户。从《庄林续道藏》所收道书的经卷的内容、刻刊人或助印人身份以及斋醮文书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清代大陆道教正一派三山符箓(龙虎宗、阁皂宗、茅山宗)及清微派、神霄派和净明、闾山派(三奶派)都相续移入台湾,而这些道派的许多经卷是直接从福建传播到台湾的。  相似文献   
65.
一、大连地区音乐辅导机构的音乐教育与文化产业的交流与互动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们对孩子学前教育与业余爱好的培养高度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大连地区的社会音乐辅导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全民的音乐文化素养,也为大连地区的高校音乐人才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实践平台,两者的完美结合对大连地区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6.
我是一名侦察员。我和战友们侦破一起案件的经历,就可以很好地说明逻辑知识对于我们从事侦察工作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一天,我们接到报告,退休工人老张家中放在阳台上的“雀舌”、“五针松”等十多盆名贵花卉盆景,一夜之间被偷得精光。我们赶到现场,经调查了解得知:老张家住在三楼,昨夜家中始终有人,而且门气窗全部都关闭完好。清  相似文献   
67.
一1877年11月,俄国进步杂志《祖国纪事》登载了民粹主义思想家米海洛夫斯基的一篇文章——《卡尔·马克思在尤·茹柯夫斯基先生的法庭上》。由于这篇文章包含了对《资本论》的错误解释,因此马克思便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写了一封答辩信,试图纠正米海洛夫斯基对《资本论》的错误解释。但是这封信写好之后,马克思生前一直没有把它寄出去公开发表。马克思逝世之后,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的遗稿时发现了马克思所写的这封信。1884年3月  相似文献   
68.
福建号称“八闽”,地处东南沿海。特殊的地理历史环境,造就了闽人“信巫鬼、重淫把”的巫道文化传统。八闽大地上,从事炼丹活动的高道代代有之,其中尤以汉未魏晋时期为多。汉未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中原战乱不断,社会动荡,而江南一带则相对稳定。尤其是福建地处偏远,人烟稀少,闽山秀水颇符道士“合丹当于名山之中,无人之地”①的标准。不少道教金丹术士纷纷东渡,进而南迁入闽,云游于八闽名山大川之中,积极从事合丹活动。其中著名的人物有左慈、葛玄、郑隐和葛洪等人。左慈,字元放,善道术。葛洪在《抱朴于内篇》中云:“昔左元…  相似文献   
69.
随着道教与传统医学关系的进一步密切,魏晋以来,历代修道而兼通医术者层出不穷。同时在道教史和中国医学史这两个领域中都享有盛誉的的道教医家也不乏其人,可谓代代有之。道教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流派正逐步悄然崛起。魏晋南北朝时期较著名并且入列《古今图书集...  相似文献   
70.
关于白玉蟾生卒年尤其是白玉蟾的生年究竟是绍兴甲寅(1134年)还是绍熙甲寅(1194年),学术界有针锋相对的看法,聚讼纷纭。其住世年龄问题上也有"夭寿"与"长寿"之争。本人认为国内外学术界围绕白玉蟾生卒年的争议,各执一词,没有注意到白玉蟾与其师陈楠相遇的时间问题。本文依据掌握的新材料,考订白玉蟾并非早年遇师得道,其遇陈楠当是在其四十岁以后。白玉蟾遇师时间是解决白玉蟾生卒年谜团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